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接受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的作用研究

2022-07-25 07:14杨青香
人人健康 2022年13期
关键词:缝隙下肢静脉

杨青香

(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 江苏 盱眙 211700)

静脉曲张是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可导致下肢血液蓄积,长此以往,可使得患者下肢静脉压过高,使得血管于皮肤表面突出[1]。疾病以下肢为主要发病部位,也可出现在腹腔、胃底食道等部位。大隐静脉曲张出现在下肢,由深静脉瓣膜异常关闭所致,可出现浅静脉曲张、疼痛、肿胀和色素沉着表现,若干预不及时,可出现静脉性溃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2-3]。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为常用术式,旨在消除浅静脉反流,减轻静脉压力[4]。全程无缝隙护理是新型护理方式的一种,指的是从患者入院治疗到出院整个过程中接受的护理服务,目的在于向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不同层面的护理需求,促进护理工作顺利开展[5-6]。为提高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可行性,本研究将全程无缝隙护理在围术期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中研究对象为110 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就诊于我院,所用手术方式均为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根据抽签法均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 例,38 例男性,17 例女性,年龄30 岁~70 岁,平均(53.21±2.54)岁,病程6 个~30 个月,均值(19.18±2.24)个月;观察组55 例,32 例男性,23 例女性,年龄32 岁~68 岁,均值(52.18±2.72)岁,病程8 个~27 个月,均值(18.56±2.45)个月。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告知相关知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观察组常规护理与全程无缝隙护理合用,具体护理措施为:

1.2.1 组建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医生、护理人员、心理咨询师和营养咨询师,由专家对组内成员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培训,设置科室护士长为组长,统筹安排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制定护理方案,确保组内成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医护人员紧密联系,共同参与护理服务,并加强与患者的联系,确保治疗目标的实现。

1.2.2 术前护理。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病情稳定的前提下主动交流,为患者详细说明与疾病和手术治疗有关的健康知识,告知患者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的优势,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对于理解难度较大的内容,可通过制作PPT 和播放影像视频的形式辅助宣传,帮助患者全面了解自身疾病;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信心不足,可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需要护理人员在沟通交流中了解患者心态变化,根据患者性格特点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为患者说明在术中积极应对的重要性,通过暗示、安慰、支持与鼓励的方式予以患者情感支持,促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告知患者主治医师手术技术水平过硬,向患者分享其他患者成功救治的典型病例,以坚定患者内心信念;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和四肢伸展训练,并对术前饮食与用药情况进行指导,向患者说明术前检查的重要性,协助指导患者顺利完成,确保其以最佳状态应对手术治疗。

1.2.3 术中护理。术前半小时将患者送至手术室,核对信息,搭建静脉通路,进行心电监护,为患者说明麻醉方式和术后注意事项,告知家属于手术室外等候;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调整(温度:22℃~26℃,湿度:45%~50%),调低仪器设备报警声,播放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术中注意保暖,实时监测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1.2.4 术后护理。术后复苏期间,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告知手术结果,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抬高患者患肢20°,促使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为患者佩戴弹力带,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和主动脉波动情况,告知患者卧床时活动关节,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态,下床活动时动作缓慢,以免静脉破裂出血;遵照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术后多饮水,促进肠道蠕动,降低便秘风险,以免腹内压上升;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告知患者不可摄入刺激性食物;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告知患者洗澡时不使用碱性沐浴产品,不可长时间站立,下肢负担不可过重,睡前可用温水泡脚,适当按摩,以改善患肢血液循环状态。

1.3 观察组指标

1.3.1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两组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皮下血肿消失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

1.3.2 心理状态。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AD)[7]判定,二者界限分别为14 分和17 分,得分下降提示负面情绪缓解。

1.3.3 并发症对比。包括切口感染、色素沉着、皮下瘀斑和下肢深静脉血栓。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皮下血肿消失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下床活动时间(h) 疼痛消失时间(d) 皮下血肿消失时间(d) 拆线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 55 28.32±4.12 10.78 7.54±1.56 17.72±3.32 12.96±2.24 15.16±2.28观察组 55 22.16±3.18 ±1.12 12.36±2.72 8.12±1.44 10.27±1.54 t 8.778 12.512 9.262 13.479 13.18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患者接受护理前,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无差异(P>0.05),经护理,两组评分下降,观察组患者得分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分)

焦虑 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55 18.78±2.12 15.12±1.48 20.27±2.56 17.72±1.21观察组 55 19.24±2.36 12.16±1.54 20.68±2.42 14.24±1.32 t 1.075 10.278 0.863 14.413 P 0.285 0.000 0.390 0.000组别 例数

2.3 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对正常工作和生活均有影响。高位结扎结合剥脱术为常用术式,可在疾病治疗中取得理想效果,但同样会出现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既要规范操作,也要重视护理工作的开展,以保障疗效,改善预后。

无缝隙护理理念由美国一家医疗机构提出,目的在于满足患者不同层面的护理需求,在具体护理工作中落实人性化护理理念,消除整个护理流程中存在的缝隙因素,予以患者连续性、完整性护理服务,提高医疗服务可行性。

文中数据显示,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主要是因为全程无缝隙护理从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既告知患者相关知识,又协助完成术前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重视保暖措施,重视手术室环境营造,术后从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方面进行指导,使得围术期护理工作紧密连接,充分发挥手术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低,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主动沟通交流,予以针对性疏导干预措施,也用其他患者成功救治的典型案例鼓励患者,重视手术环境营造,可消除患者面对手术治疗时的不安感,进而缓解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重视围术期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既提高手术效果,也保障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中运用全程无缝隙护理,能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可推广。

猜你喜欢
缝隙下肢静脉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雨的缝隙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从文本的缝隙挖掘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