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2-07-25 09:38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研究员赵倩
党课参考 2022年14期
关键词:种业粮食农业

〉〉〉〉〉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研究员 赵倩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并深刻把握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关于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中,以昂扬的姿态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2 年6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调研时,对当地坚持粮食种植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我们要时刻将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神禾塬的麦田景色。图:邵瑞/新华社

一、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1974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96年,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明确了自给率大于90%、库存消费比大于17%至18%等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自力更生、不懈奋斗,通过兴修农业基础设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免除农业税收,加大政策补贴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国家粮食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一)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一组数据: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 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 万吨,增产2.0%。其中,夏粮产量14596 万吨,增产2.2%;早稻产量2802万吨,增产2.7%;秋粮产量50888万吨,增产1.9%。

谷物生产直接关联民生,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影响全局的伦理问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表示,中国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粮满仓,天下安。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多中国人的吃饭生存问题,也为第二、三产业创造了发展所需原材料及其他要素,保障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稳步前进。

(二)农业生产品种多元化

在保障主要口粮安全供给的同时,我国也积极拓展多元化、多样性农副产品生产体系。坚持质量兴农是农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已由粗放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正以调整优化品质和结构为突破口,扩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满足农产品消费升级的需要。同时,我国实施了质量兴农战略,坚持以标准化为基础,加强产地环境治理和生态过程规范,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互动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数据显示,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 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猪肉产量5296 万吨,增长28.8%;牛肉产量698 万吨,增长3.7%;羊肉产量514 万吨,增长4.4%;禽肉产量2380 万吨,增长0.8%。禽蛋产量3409 万吨,下降1.7%。牛奶产量3683 万吨,增长7.1%。年末生猪存栏44922 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0.5%;全年生猪出栏67128 万头,比上年增长27.4%。全年水产品产量6693 万吨,比上年增长2.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5388 万吨,增长3.1%;捕捞水产品产量1305 万吨,下降1.5%。

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树立大食物观”作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的重要内容。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其中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部署,就是大食物观的一个具体体现。大食物观就是要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从供给质量出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通过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了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大食物观的生产体系构建,提升了我国农业产品的生产综合实力,进一步助推了农业生产品种多元化发展,改善了中国国民总体营养健康水平。

(三)粮食生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围绕粮食生产,进行了一系列服务体系建设,粮食烘干、冷鲜、仓储、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供应链得到有效提升和完善。具体来说,国家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得到有效健全,通过推广节粮减损技术装备,提高了成品粮出品率、加工转化率和副产品利用率。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得到有效构建,增强了粮食供应链抗风险能力。通过实施粮食应急保障、粮食现代物流、粮机装备提升等重点项目,健全了产购储加销协同、产销合作、决策咨询等机制。完善了粮食监测预警体系,保持了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得到改进完善,粮食执法监管有效加强,确保储备粮数量实、质量好、调得快、用得上。我国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服务社会化和生产机械化,将先进适用品种技术装备和组织形式导入小农户,培育了95万多个农业社会化组织,服务面积近17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超过7800万户;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

这些分工各异而又紧密相连的粮食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既防范了粮食生产环节之外可能遇到的风险,又着眼于服务保障收、储、运、调等关键环节,提升了我国粮食生产综合实力。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水土保持、污染治理、土地休耕、绿色农业等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党和国家在统筹考虑农产品产量、绿色发展、农业效益和农民收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绿色发展引领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们要对粮食安全常怀危机意识,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一)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022年5月26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张湾村,工作人员在选定的采样区域中拾起掉落的麦粒,准备进行称重。图:新华社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解决好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老百姓的“米袋子”牵挂在心,多次就粮食生产、保供稳价等事宜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克服困难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充分体现了他真挚深厚的人民情怀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食安全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保障粮食安全,是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要求,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的本质要求。

中国古代历次大的社会动荡,无不与土地兼并、灾害饥荒等问题相关联。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粮食安全保证了14 亿多中国人口的生存发展基础,是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的目标。只有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才能进一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发展是事关所有人的大事。“三农”问题是党兴国安邦的大事,解决“三农”问题是稳住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农业农村为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物质资金积累,而农村劳动力也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我们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离不开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作支撑,我们所说的三产融合、六次产业化等,摆在首要位置的仍然是农业,第二、三产业的腾飞都离不开农业。

(三)防范国内外风险的保护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引发关注。2022 年,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接连发布粮食出口禁止令。5月18日,乌克兰发出警告,其粮食产量今年恐大幅下降50%。5月23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随着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能否以合理价格购买食品的担忧已经达到顶峰。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社会上霸权主义横行、区域冲突不断,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持久蔓延,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越是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越需要我们冷静规划发展路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将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随时可能突发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风险,才能有效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具备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的坚实基础。我国口粮生产具有绝对安全保障能力,依赖进口程度低。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政策支持、科技驱动、深化改革等多项举措,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近20年来,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和协调机制,无论中央储备粮还是地方储备粮都非常充裕。我国还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引起的粮食市场异常波动,建立起了相应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

(四)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中国积极对外开展农业国际援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向37个亚非国家派遣了81个农业技术专家组、808人次,在非洲国家援建22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有关国家试验并推广高产新品种,指导农民提高生产能力,增强发展信心。农业产业发展升级需要人才支撑。中国通过援建柬埔寨桔井农业技术学校、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等,在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克、格林纳达等国开展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为有关国家培养农业技术力量搭建了平台。中国重视农业生产后环节援助,通过援建古巴猪牛屠宰厂、佛得角农产品初加工中心、赞比亚玉米粉加工厂、东帝汶粮食加工和仓储设施等项目,帮助有关国家提升粮食仓储能力,减少粮食产后浪费,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中国为帮助饥荒国家解决吃饭问题,自2016年起,连续向亚非拉50余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惠及上千万受灾群众。截至2019年底,中国还使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24个国家提供粮食援助,保障当地最脆弱群体的粮食安全。

三、如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粮食安全,他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要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粮食安全关系到中国14亿多人口的饭碗,如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坚持以下几点。

(一)坚持新粮食安全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新粮食安全观是立足当今国际社会复杂形势,在国内经济发展换挡调速、制度改革持续深入的关键时期,为筑牢我国粮食安全防线、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而提出的新型粮食安全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为了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目标,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和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也已进入立法程序。除此之外,党和国家还颁布印发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 年)》《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战略规划。

(二)坚持藏粮于技战略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性保障。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是种业大国,但还不是种业强国,实现现代种业的跨越式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关键是要大力推进育种技术创新。

在吉林省宏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展示培育的玉米种子。图:许畅/新华社

我国种业症结在于:一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缺乏精准鉴定;二是商业化育种体系还没完全建立,种业创新存在“两张皮”现象;三是在育种技术、方法和模式上,与跨国企业有较大差距。因此,政府要增加资金、人才投入,通过开展种业领域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技术的联合攻关,逐步完善种业政策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大对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支持,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育种新机制,形成协同攻关模式,加强高产、耐盐耐碱、耐寒耐旱等急需品种的研发,不断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高产、营养广适的新品种,更好满足市场需求。还要确立以农业科技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体系,为我国种业科技研发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自主创新基础。同时,要全面落实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如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最高人民法院也发布了司法解释,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日趋成熟。下一步,要把相关制度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原创性、突破性成果,为种业原始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营造更好环境。

2022年是种业振兴打基础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按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总体安排,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推进种业振兴再迈出坚实一步。

(三)落实藏粮于地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们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切实提升耕地产出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具体而言,一是严守耕地数量红线。耕地的红线就是保障粮食的大坝,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质保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二是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将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由单一营养体系上升为营养体系、污染体系、生态体系为一体的“三土三系”系统性工程。三是扩大有效耕地供给。实施盐碱地土地改造工程,加强盐碱地综合治理,将具备开发成耕地潜力的2 亿亩“不毛之地”转变为高标准耕地。四是树立大食物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破除耕地的资源束缚。粮食的空间来源要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向土地要粮食转而向江河湖海要粮食。

(四)完善粮食产业综合服务体系

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筑牢大国粮食安全根基,应继续加大粮食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构建力度,积极构建多元市场主体格局、健全完善粮食交易体系、稳步提升粮食市场服务水平。要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动亿万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逐步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加快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转化,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建立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提升粮食储运科技水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展开,可以增强县域经济在粮食生产初加工等延伸产业链经济行为中的参与度,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家庭农场超过380万个,平均经营规模134.3亩。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3 万家,带动全国近一半农户。全国县级以上龙头企业9万家、联合体7000多个,辐射带动农户1700万户。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示范社创建活动,共推介246 个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形成带动小农户发展的成熟模式和机制。从各个方面发力完善的粮食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粮食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1.为什么说保障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猜你喜欢
种业粮食农业
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组织召开退役军人座谈会
山西召开全省种业工作推进会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 提升稳粮保供能力
宁波谱写现代种业发展华章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