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风花雪月的情事

2022-07-25 14:11王彬
中关村 2022年7期
关键词:薛涛元稹白居易

王彬

才子、情圣,天资聪颖的他十五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便明两经擢第。

他一生引白居易为知己,共同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对后世影响较大。

其作诗词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政治生涯虽多次遭贬,但情事上却屡有精彩。

他叫元稹。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二月,东都洛阳,元稹出生。这一年出生的还有贫穷诗人孟郊和后期在朝廷制造了十多年牛李党争的牛僧孺。

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十五岁的元稹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以明两经擢第,并开始尝试作诗。

六年后,元稹二十一岁,到蒲州初仕,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和爱情之旅。

客居在蒲州姨妈家的岁月,元稹的心思一直在年方二八的表妹崔双文身上。

用元稹后来的回忆说,那时候的崔双文是“颜色艳异,光辉动人”。似乎美女都是高冷的,最初的崔双文并没有把这个寄宿在家中的表哥放在心上,聪明的元稹曲径通幽买通了崔双文的丫鬟红娘。

聪明的元稹冥思苦想写下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托红娘送给崔双文。

丫鬟带来的情诗让一朵红云飞上少女脸颊,情窦初开的崔双文回诗一首,托红娘转交给公子,这首诗正是后来在《西厢记》中崔莺莺的《答张生》:“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在红娘的帮助下,元稹终得崔姑娘的芳心,两个人卿卿我我在一起呆了三个月,但是一心恋着仕途的元稹最终还是到长安谋职就抛弃了崔双文。

一年后,崔双文心灰意冷另嫁他人,元稹则娶权臣之女。

一次元稹路过崔双文家门,求见,遭拒。数日后元稹离去,崔双文写诀别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这段初恋最终让元稹创作了“自传体”小说《莺莺传》,后来被元代大剧作家王实甫改编成了不朽的戏剧名作《西厢记》。

一段情史竟产出了两种题材的文学精品,在文学史上也是第一个!

说《莺莺传》就是元稹对这段初恋的缅怀,在其后来的诗作里面是有迹可循的。

如三十一岁的元稹写的《嘉陵驿》,其中一首是:“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这首诗里和《西厢记》描写的那墙、那床、那西畔廊,和崔姑娘十年前幽会的场景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再如四十一岁的元稹作诗《春晓》:“半是天明半未明,睡闻花气醉闻莺。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同样在《莺莺传》里有这样一段话:“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试想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怎么能够记得如此清晰呢?

那出叫做《西厢记》的折子戏中,不管张生是否就是元稹三生三世后的转身,惊醒了莺莺了无痕的春梦,但是普救寺几个月的缠绵,却爱了一生,痛了一生。

如果说崔姑娘是元稹一生情史的开始,那么他和韦丛的婚姻则就是有意而为之了。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冬,二十四岁的元稹第二次参加贡举。第二年,元稹与大他八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两个后期推动新乐府运动的大诗人得以相识,从此成为生死不渝的好友。

元稹和白居易的交情有多好呢?《本事诗》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元稹为御史的时候,到梓潼去办案。白居易在京城与人游玩慈恩寺后花下小酌,想念老友而赋诗一首寄给元稹:“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元稹正好到了褒城,也寄来《梦游》诗曰:“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驿吏唤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梁州。”诗中说,他梦见白居易在慈恩寺游玩。于是前人感叹说:“千里神交,合若符契,友朋之道,不期至欤。”白居易谪居江州时,元稹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让后世敬叹:足见两个人当时结下的友谊有多深。

做了校书郎的元稹正值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元稹自然就把终身大事提上了日程。那么该向谁抛出自己的意向呢?

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有一段留在心头柔软角落的沧海和桑田,但终了谁是谁的沧海,谁是谁的桑田,谁又是谁的巫山云雨?又有谁能说得清,道的明呢!

聪明的元稹将目光落在了当时的京兆尹韦夏卿的女儿韦丛身上。韋夏卿,官至京城最高长官即京兆尹、太子宾客、东都留守、东都畿汝防御使。这样一个高官能够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刚刚入仕的元稹吗?

这桩最初带有功利色彩的婚事最终还是让元稹如愿以偿。自此元稹一跃成为高官的乘龙快婿,遗憾的是元稹婚后第二年老丈人便奔赴黄泉。

当然不羡富贵、通情达理、温柔贤惠,非常关心体贴的韦丛还是给了元稹最幸福的七年光阴,婚后两人异常恩爱,在一起的七年里,韦丛更是给元稹生了五个孩子。

这期间,元稹的政治生涯也是起起伏伏。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四月,元稹和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白同及第,登第者十八人,元稹为第一名,授左拾遗,职位为从八品。 刚刚上任的元稹本着新官上任三把火,先谈“教本”、再论“谏职”“迁庙”,第三把火论到西北边事这样的大政,并旗帜鲜明地支持裴度(时任监察御史),得赏识,很快得到皇帝的召见。

遗憾的是这个不懂政治的小伙子因为锋芒太露,触犯权贵,反而引起了宰臣的不满,当年九月贬为河南县尉。屋漏偏逢连夜雨,元稹的母亲去世,原本小时丧父的他不得不回家守孝三年。

同年元稹的好友白居易也被罢校书郎,贬为县尉。

三年后,31岁的元稹被提拔为监察御史,遗憾的是跟着元稹东奔西走的妻子韦丛,这个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的贤妻良母在27岁那年撒手人寰。

在此期间元稹写了《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杂忆五首》、《妻满月日相唁》等大量寄托自己哀思的诗篇,其中更是不乏佳作,《遣悲怀三首》。

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三首诗不仅回顾了当时迎娶韦丛的经过,更是回顾了这七年来的点点滴滴,读来让人不禁泪目。

再如《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为亡妻写下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人对亡妻的那种思念让我想起吴涤清唱的一首叫《朝云暮雨》的歌,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你是巫峡牵不住的云烟,把我守候成十二座痴心的山;你是长江钓不完的碧雪,只让我在蓑衣里编织着从前……”

多年后宋朝的另一个文豪苏轼在悼亡妻时写下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成为悼念诗中的双绝。

沧海依旧,巫山的云早已经化作飘逸的雨,那种动人心愫的情感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东西。

只不过元稹在写下这些哀痛的悼亡诗的同时,却早已和名声传遍京城的艺伎薛涛暗度陈仓,后来的很多人把元稹称为渣男,和其妻子病重期间与薛涛眉来眼去,妻子死后一边写悼亡诗,一边拜倒在薛涛的石榴裙下有着很大的关系。

花开花落自有时,尘世间的相逢有些是意外,有些是命中注定。

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31岁的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剑南东川。他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反许多冤案。一时间元稹在蜀中的名声大振,这些都是后话。

我们说回他刚到蜀中和薛涛相识的故事。

元稹显然是有备而来,否则他也不会一到梓州就托人约薛涛相见,或者说元稹来蜀中之前,就已经决定要认识薛涛这个奇女子。

一个有心,一个有意,将情感埋藏了许久的薛涛沦陷在了元镇的世界里,她的爱如飞蛾扑火般炽烈 ,写下《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然而这个多情的浪子,这个婚内出轨的人又怎能是自己托付终身的对象呢?

终究浣花溪畔,成为远去的风花雪月,一个叫薛涛的女人更是在元稹走后煮茶、酿酒、写笺、与世无争,相思的活着,她朝思暮想,满怀的幽怨与无限渴盼,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四首》:“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把自己的相思写在一种自制的薛涛笺上。

如今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当我们品尝着一种叫薛涛的酒,遥想佳人在吟诗楼上的光景,依稀还能看到那个在夕阳下一身素衣等元稹遵守诺言出现的那一刻。

只不过蜀中自有多情在,谁知元郎已恋春。

离开四川后的元稹很快又娶妻妾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是涪州刺史裴郧的女儿裴淑,两人感情不错,但没能演绎出什么故事,是在被贬为通州司马的时候娶的。妾室叫安仙嫔,与元稹一块生活了三年,不幸病逝。

被贬通州期间,元稹作《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完成了他最具影响力的乐府诗歌《连昌宫词》和与白居易酬唱之作180余首。随后元稹的政治生涯就是在起起伏伏中度过。

元和十四年冬(819年),唐宪宗召元稹回京,授膳部员外郎。宰相令狐楚对其詩文深为赞赏,“以为今代之鲍、谢也”。

唐穆宗即位后,因宰相段文昌之荐,元真授祠部郎中、知制诰。元和十六年春,元稹、裴度先后为相。不久在和地方军阀的斗争中被罢相,贬为同州刺史。

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元稹被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两年后命所属七州筑陂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颇受百姓爱戴。

也就是在这里,元稹遇上了人生中最后一个才女——刘采春。彼时的刘采春在江浙一带和当时的薛涛在蜀中一样也是名声在外,目睹刘采春的风采,聆听刘采春的歌声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精明的元稹很快就给刘采春写了一首诗《赠刘采春》:“新妆巧样画双蛾,谩裹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深情款款,诗风妩媚,很快刘采春也被元稹拿下。

但是故事有时候总会有相同的结局,回京后的元稹很快的就忘记了越州的刘采春,刘采春也看破红尘,离开了伤心地越州,更有野史演义说,思念元稹而不得见的刘采春最后选择了投河自尽。

就这样江南一枝春也烟消云散。

唐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元稹被贬任鄂州刺史。次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病,隔日去世,年仅五十三岁。

唐代女诗人薛涛

只不过在这一次短暂的贬谪中,元稹没有来得及演绎什么新的恋情。

在历史的记载里,元稹并不是一个专情的人,但面对每一个他爱过的女子却都是用情至深。每段情都成为了佳话,这又是为何?

这一点从元稹不断流浪和被贬的一生里或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对于一个四处流浪和被贬的诗人来说,还有什么比爱情更能够点燃其斗志,让其激情澎湃的东西?当生命如流星一样的划过夜空,短暂的邂逅终成过往。寂寞有时候也是如此美丽,被泪水打湿的除了青春,还有什么,那就是爱情,还有那份执着!

爱情成了元稹流放途中最好的止痛药,他用才情俘获了薛涛,俘获了刘采春,一生爱过的女子可记载的就有六个,唐朝四大女诗人独幸其二,所谓的郎情妾意,演绎着一场又一场风花雪月的情事。

至于每段情都未能有更好的结局,或许是因为他对于爱情的境界要求太高,对情感生活的期待过于理想化,而现实的残酷又迫使他不得不一次次的面临抉择与转身。

抛开元稹的风花雪月不谈,他和白居易的唱和,共同倡導新乐府运动,则成为中唐宦官专政、政治黑暗中的一曲轻音,一段传奇,一个神话。这是他对唐诗最大的贡献!

元稹死后,白居易亲自为其撰写了墓碑,而那首《梦微之》:“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更是将白居易对元稹的铭心刻骨悼亡之情写的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在元稹的诗作里,还有一首精练、极简主义的绝句《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也是流传千年。

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有一段留在心头柔软角落的沧海和桑田,但终了谁是谁的沧海,谁是谁的桑田,谁又是谁的巫山云雨?又有谁能说得清,道的明呢!

风花雪月到头来,也只不过是梦一场罢了。

猜你喜欢
薛涛元稹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早春(节选)
元稹:你不懂我的忧国忧民
共苦的爱
元稹与灯影牛肉
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