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教育”理念下在线教学的策略与思考

2022-07-25 02:53樊裔华
教育·教学科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童心儿童家长

樊裔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要实施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实现教学知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等方式的重大创新与改变。”

“童心教育”指在学校“向着阳光生长”(于漪题词)的教育理念下,以儿童立场作为根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自主性成长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倡导学生在学习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教育,体现学校特色的主题式课程教学体系。在这里,“童”指教育根植于儿童经验世界,植根于儿童的个性幸福、能力发展,让儿童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发展的主体;指向每一个儿童的生命成长,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心”是学生成长价值和教师幸福情绪的反映,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情感基础和动力之源。

“童心教育”理念下的在线教学,需要学校统一规划、统筹兼顾,教师积极探索、有效实施,家长协同合作、通力配合,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笔者提出,要建好线上“馨课堂”,讲好线上“心故事”,推进线上“新学习”,实现“用‘心’教育成就‘新’成长”。

(一)馨课堂:提高效率有抓手

直播互动是线上教育的主阵地,本着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务实反馈的原则,提升直播互动的有效性,打造线上“馨课堂”。

1.根据环节特点,优化在线互动

线上教学直播互动效率决定着线上教学的效果。充分利用平台功能,优化在线学习各个环节,形成良性互动,成为当务之急。教学准备环节,通过发布温馨提示,提醒学生准备学习资料,调整身心状态等,引领学生身心投入,做好课前准备;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多样的签到方式、问题抢答、随机选人、发小黑板等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课后练习环节,运用教师微课讲解、同伴优秀作业展示等来巩固学习效果,并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准确、个性化的评价,进一步丰富在线学习的互动渠道,提升学习效果。

2.加强教学研究,突破在线瓶颈

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加充分,各教研组开展深入研究,结合不同学科特点,不断优化在线教学手段。数学教研组将“空中课堂”资源进行切片拆分,融入教师自行录制的、适合班级学情的微课,优化线上课堂;语文教研组针对习作内容,设计习作活动任务单,从问题出发帮助学生习得修改方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自然、劳技等学科以项目化学习为指引,指导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认识自己的身体组成部分,用探究身边的植物,挖掘身边常见的摩擦力现象,争做家庭“小小厨师长”……随着各学科在线教学策略的不断丰富,有效解决了平台原有的直播互动功能相对有限、“空中课堂”节奏快学生难消化等瓶颈问题,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效率。

3.提供情感支撑,克服在线焦虑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不可或缺的是关注师生身心健康,及时予以情感支撑。因诸多师生所在小区处于封控之中,长时间足不出户、家中物资采买难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个人情绪。据此,学校每周推出一节微课,讲述“心理防疫小妙招”,具体围绕时间规划、情绪管理(焦虑/愤怒)、网络安全(手机使用/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主题,介绍实操方法,帮助师生了解相关知识。此外,学校艺术教研组有效整合师生资源,录制抗疫歌曲、绘制抗疫海报等,引导师生积极面对,共克时艰。

(二)新学习:创新学习有方法

线上教学阶段,更要充分研究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引导正确的学习方式,创新学习途径,让学生在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1.“云讲师”助力,突破难点有实招

相比线下,线上互动课堂中生生互动的时空变得狭窄。如何激发学生线上学习的热情,实现丰富多元的线上互动?笔者策划“小小云讲师”活动,鼓励学生结合学科、学段特点担任“小讲师”,通过这一特别的表达窗口,突破难点,巩固所学,提升能力,促进成长。

语文学科的“小讲师”活动中,低年级学生将课堂内学习的易错字词、查字典方法等搬上讲堂;高年级学生则依托文本,探索古典名著的奥秘与启示,仿照教材中的儿童诗进行创编等。数学学科则以“模拟超市”为主题,鼓励学生扮演售货员,通过真实情境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提高加减法运算能力。英语学科将听说能力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边做沙拉边讲解。信息学科的教师带着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把“解封后想做的事情”“家庭结构图”“如何发一封电子邮件”“如何打乒乓球”等清晰地表达了出来。美术学科则带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制作、解说“会动的玩具”,通过压印、捏塑等雕刻图形,并以“小小建筑师”的身份介绍自己刻剪的古民居,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的能力。

2.“阳台农场”显个性,项目化学习有迁移

笔者所在学校作为上海市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的项目实验校,进行了多个活动项目的探索、迭代。根据现有场地规划及劳动教育的需求,学校开辟了“葵园农场”,并开展一系列项目化学习活动项目,从驱动性问题“如果你想做‘葵园农场’的农场主,你会如何安排整个农场的种植规划”出发,驱动学生竞聘“葵园农场主”,展示自己规划设计农场种植的计划与安排等,将农作物种植与统筹规划相结合,提升劳动教育的意义。线上教学中,“葵园农场”这一活动项目也进行了独具线上特点的迁移、“改造”。三年级学生和家人一起动手设计个性化的“阳台农场”,从播种开始,连续观察植物的成长,记录下整个过程。此项活动项目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也使学生对自然、生命有了更多的认识。

3.课题引领,全学科读写有实效

在“童心教育”理念指引下,笔者提出以儿童立场为根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自主性成长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一至五年级开展以“童蒙虚心识自我、童乐真心爱家庭、童趣虔心敬自然、童真丹心向祖国、童慧潜心研世界”为主题的读写活动,倡导学生在学习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分年级主题式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新读写理论”视域下小学全学科主题式读写教学的实践研究,为学生成长奠基。

以课题为引领,我们开展全学科读写实践,在培育学生多元读写能力的同时,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三)心故事:环境传递正能量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指出“良好的模范、恳切的语言和真诚坦白的同情”,系指家长、教师、同学及其他人的示范对儿童的影响。在线学习期间,以“心故事”展现教师、家长等平凡生活中的不凡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

1.教师走下“神坛”,平凡中充满力量

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心故事”,讲述了教师作为醫护人员家属,在家人第一时间奔赴抗疫前线时在工作生活中的担当;讲述了教师作为警察家属的不易却仍坚守岗位;讲述了党员教师在承担线上教学繁重任务的同时响应号召,冲锋在前,就地加入社区、街道志愿者队伍,为民服务等。教师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好身边榜样,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生活标杆,践行“向阳、向上、向善”的学校精神,为学生执教最鲜活生动的生活课堂。

2.家长抗疫故事,奉献中感动你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疫情背景下,涌现出了无数平凡而感人的家长抗疫故事。有许多家长或加入社区抗疫志愿者,或坚守岗位保证生产不断线,或冲锋逆行在集中隔离点默默奉献,用行动展现奋斗者的模样,成为影响孩子的英雄力量。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家长用勇敢无畏给学生心中种下责任担当的种子,用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社会责任与担当,在他们心中播撒志愿奉献的种子。学生纷纷发出“妈妈是我的榜样!”“我要像爸爸一样勇敢!”的声音。家长“心故事”展现家长榜样激励作用,传递社会正能量。

3.全员导师关怀,沟通中传递真情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工作时。线上学习阶段,结合实际调整行为规范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为每一名学生安排了对应的生活导师,优化“全员导师”制度,建立“云家访”制,要求导师每日与结对学生交流沟通,尤其关注特殊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问题,及时疏导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主动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梳理学习要点,针对问题答疑,进行作业辅导作业,最大程度帮助、鼓励学生。“全员导师制”在线上教学的落实,为学生居家学习、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师生沟通中实现真情传递。

4.家长“FM”课堂,智慧中实现共育

家长“FM”课堂是笔者所在学校的德育品牌。线上学习期间,为了给家长提供更广阔的在线交流平台,实现云分享、云交流,学校及时组建家长“FM”课堂讲师团,积极发挥家长志愿者在学生线上学习的陪伴、服务等作用,鼓励家长从线上学习时间管理、计划制定、心理疏导、合理饮食、安全教育等不同的维度分享育儿经验,讲述陪伴体会,既凸显了榜样示范作用,也为其他家长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学习路径,让家校共育在线上生成智慧。

(一)实施效果

1.学生成长有更多可能性

在线教学的优势之一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在“童心教育”理念指引下,学校探索出丰富的主题式学习资源,学生在在线学习期间能够自主安排学习实践活动,扩展学习空间,满足个性学习需求,展现出更多的发展可能。据学生反馈:在“新学习”主题下,可由居家环境转换到模拟情境中,产生沉浸体验,引导有效的在线学习行为,有利于真实学习发生。

2.教师发展有更多可塑性

在线教学期间,在学校课题引领下,各教研组真正打破学科壁垒,从全学科的视域下,初步实现了跨学科研究,比如完成了跨学科教研、项目化研究、教学策略研讨、学习方式革新等。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虽然较远,但心与心的距离却慢慢拉近,从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实现沟通互动。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水平、在线教学技能、在线作业设计能力、跨学科研究的意识等都有了明显提升,充分发掘了教师发展的更多可塑性,为后续线上、线下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3.家校共育有更多创新点

多数家长反馈学校在线教学的实施策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线教学为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崭新的交往场域,有别于常规的教学互动,学校的“葵园?云讲堂”成为在线教学时期师生间情感的纽带,推动着师生开展交往、对话、共享、反馈等一系列的沟通行为。

4.科研实践有更多影响力

学校“童心教育”理念指引在线教学的相关实践在区域层面产生了积极的辐射影响,自实施以来被多家市区级媒体报道,参与多次区域层面交流。其中“阳台种植”相关活动陆续被上海教育及第一教育公众号报道;“云端大课间”被上观新闻公众号报道;“葵园小讲师”特色作业通过周到上海公众号报道;学校还受邀参加松江区融媒体《直播松江》节目,介绍在线教学实施经验;学生的多项“新学习”活动被区融媒体中心“云听童言”栏目录用。

(二)反思

1.基于新课标,进一步深化“童心教育”理念的内涵

“十三五”期间,学校提出了“童心教育”的学校教育哲学,包括四个维度:发现童趣,尊重童真,呵护童心,启迪童慧。“十四五”期间,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发布,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议题,新的时代背景下“童心教育”理念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内涵发展。

学校继续以儿童立场作为根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自主性成长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教育要正视儿童在年龄、性别、性格、兴趣、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以儿童为主体,贴近儿童生活,植根于儿童的个性幸福、能力发展,让儿童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发展的主体。学校拟以“五心”成长为核心,不断挖掘符合儿童经验和成长需求的学习资源去发现儿童、引领儿童,为儿童幸福人生奠基。

2.基于新形势,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新模式

自从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学习开始,学校已经开启“互联网+”教学新模式。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学生分时段到校学习。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仍会继续,线上教学也不会止步,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已然成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常态。

因此,“童心教育”理念指引下在线教学也面临线上与线下教学策略的继续提升,探索符合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新模式。我校还将继续探索以下问题: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动机与能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为教师线上教学提供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新模式中,如何充分调动家长、学生资源,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策略,让线上线下教学互为补充;怎样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基于线上教育的灵活性,实施更丰富、更具有挑战性的跨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童心儿童家长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家长错了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犯错误找家长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