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媛,张 颖,李 玲
(锦州市卫生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2003年引进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他指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将启用全新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2013年以来,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环境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多资源的技术条件,并且最终促进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2],混合式教学法像雨后春笋一样,在不同的专业教学中如火如荼的发展,然而大多数研究还是局限在使用框架的研究,而对于问题关注度的研究相对不足。2018年云南大学刘思来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3],并开展了应用研究,效果明显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要求,故而提出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引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为问题引导教学,PBL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法是以问题贯穿于线上线下整个教学过程,增强了混合式教学的连续性、完整性、目的性,使混合式教学的深度混合得到发展。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2019级学生的内护(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效果明显。
我校2019级普护专业9个班选取6个班,期中3个班作为试验组,共131人,采用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3个班作为对照组,共127人,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学生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规划《内科护理》教材,试验组采用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
课前:在混合式教学课前三天,教师将问题、PPT、随堂测试题、微视频上传至“雨课堂”等数字平台。教师可通过“雨课堂”“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并做到及时跟踪提醒,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学生在手机端扫二维码登录到班级,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利用网络学习工具查阅相关问题,归纳总结,完成课前预习。
课中:教师展示病历问题或者组织情景表演,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好观察记录。在“雨课堂”发布随堂测试,统计随堂测试结果并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学生讨论病历和情景扮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共4组,每组1名组长,组长的工作是做好人员分工,记录小组活动(人数、发言内容、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指导情景扮演。课堂教学过程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激励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同学们由衷感受他们是课堂的主人。
课后:教师利用“雨课堂”等数字平台,传送复习资料、拓展题等,指导学生完成拓展训练,教师可通过数字平台查看学生留言,随时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学。数字平台讨论区,学生可以和老师互动,随时表达自己的疑惑和心得,老师与学生实现跨时空无缝对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课前布置预习、课堂讲解、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估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满意度。学习成绩包括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三部分;自主学习能力评估采用张喜琰研制的《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4],该量表共有4个维度,包括30个项目,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将从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信息素质、学习合作能力及总评分进行,此量表采用Likert五级计分法,其Cronbach's 系数为 0.82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在教学前和教学后各发放一次,每次发放258份,回收258份,100%回收率;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满意度问卷在试验组发放131份,回收131份,100%的回收率。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采用(x±S)来描述计量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来描述计数资料,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于组间对比,配对样本t检验应用于组内对比。
总评分为100分,包含平时、期中、期末成绩三部分,分值分配是30分、20分、50分,试验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理论成绩比较(x±S)
教学前,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四项自主学习能力和总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以进行比较。
教学后的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组内比较,四项自主学习能力和总评分均高于教学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后,试验组组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x±S)
教学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四项自主学习能力和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3 教学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x±S)
教学结束,进行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满意度的调查问卷,问卷共含有10个项目,发放131份问卷,回收131份问卷,100%有效回收率(见表4,P97)。
表4 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问卷(人(%))
成绩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成绩的统计学分析,平时成绩 P=0.023;期中成绩 P=0.018;期末成绩P=0.034;总评分P=0.003,所有P<0.05,说明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自主学习能力:试验组教学前后比较,自我管理能力P=0.026;学习动机P=0.032;信息素养P=0.012;学习合作能力P=0.024;总评分P=0.009;P值均小于0.05,说明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化了学习的目的,培养了信息素养和学习合作能力,总体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试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后比较,自我管理能力P=0.028;学习动机P<0.001;信息素养 P=0.035;学习合作能力 P=0.001;总评分 P=0.001;P值均小于0.05,更进一步说明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管理、素养、合作等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学习动机和学习合作能力P<0.01,说明以问题为引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教师的督导牵引作用明显,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共同收集资料和小组探讨,促进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
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83.2%的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法帮助掌握和理解知识点;84.0%学生认为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激发了学习兴趣;74.8%的同学觉得评价手段多样化,有利于监测学习的动态变化;80.9%的同学觉得新的教学法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79.4%的同学认为老师在“雨课堂”“微信”等传送的学习资源丰富;83.2%的同学对拓展训练的视频很满意,认为有条理、时长适中;81.7%的学生觉得作业数量适中、难度适宜;76.3%的同学对教学设计的学习活动很感兴趣;84.0%的学生表示对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满意;82.5%的学生保持赞成态度,希望以后继续采用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有满满的期待,有很高的认可度,学生对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很满意。
注重线上教学平台搭建:要搭建线上教学的数字化互动平台,平台是个载体,主要是教师团队在这个平台的建设内容,平台上要输入有意义的题库、PPT、视频等内容。
注重问题的设立:要难易适度,过于复杂难懂让学生望而却步,消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也不能太简单,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针对中职院校学生特点设立的问题情景尽可能清晰明了,不宜过于复杂。
注重教师方面:教师是总策划师,充分的课前教学准备和周密的教学设计是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准备优化合理的教学情景、收集大量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料,不能脱离临床,与临床紧密接轨,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正可谓“师高弟子强”。
注重学生方面:PBL视野下的混合式教学不仅要注重问题的设计,还应注重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情分析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职业目标等等,通过学情分析才能拟定合理的教学问题,制订适合学生的督导策略,让PBL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识记知识数量的多寡不是重点,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注重评估机制:综合评估包括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评估系统应该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的评估机制才是最好的,形成性评估侧重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线上表现、学习态度、互动积极性以及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等,而总结性评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估指标,在学习评估设计中,建立有效的评估标准,注重形成性评估的合理规划,起到督促学习的作用。本次科研相对而言,形成性评估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不但注重线下教学问题引导,同时注重线上教学的问题引导,推动问题驱动的碎片化移动学习,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此教学法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但PBL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法目前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增强样本代表性,从不同院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中进行研究,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