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
投身建筑设计20多年,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马飞和团队的作品遍布海内外。
那些造型各异,富有时代气息、注重生态环保理念,又与当地历史文化相契合的建筑,无一不浸透着他对城区、建筑与人的理解,对时代的理解。
比如建在贵州省晴隆縣的易地搬迁社区阿妹戚托小镇,是马飞对少数民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与图腾的尊重;又比如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新城与老城一脉相承的设计理念,是他作为设计者,站在当下,面向历史的致敬。还有很多普通的楼宇庭院,虽然默默无闻立于城镇街头,但在马飞心中,它们同样需要被尊重。“设计图纸上的每一根线条都有生命力,它们不仅是实用与美学的结合,还承托着使用者的情感和故事,承载光阴岁月的变迁。”
高考时,马飞满怀热爱与笃定选择从事建筑设计。
因为父亲从事建筑施工,马飞从小在工地耳濡目染,培养起对建筑的兴趣。家乡重庆坐拥两江四岸,山城的立体感和复杂性,让这座城市拥有更多奇妙的视觉效果和空间体验。“对于外地人而言,重庆似乎是一座‘魔幻’的城市,对于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来说,高低错落、爬坡上坎,都是这座城市自然生长的结果”。马飞每天穿梭其间,观察、感悟每一重山水、建筑之间的关系,对建筑越来越感兴趣,高考时报考了河北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专业。
大学时,马飞曾参加河北省大学生创意设计竞赛,并获得一等奖,还被评为河北省十大科技标兵。“从那时起,我坚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改变世界,至少,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
2004年7月,马飞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工作。任职于中煤科工重庆设计院,他觉得,机会来了。
不过,事业的开端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宏大。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一座容积率很高的欧式住宅楼盘。开发商要得很急,入职第一个月,马飞有一半时间通宵赶图纸。新世纪之初,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房地产业随之进入快车道,时间就是金钱和效率,留给设计人员的往往只有很短的时间。“甲方对设计院的期待是‘没日没夜’,用最快速度把图纸画出来,工作强度非常大。”
流水线一样的工作节奏,让这个立志用建筑见证城市发展的小伙子在忙碌之余难免茫然,“觉得实际工作与读书时憧憬的设计师职业设定有落差”。那几年持续受到追捧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给了马飞精神上的支撑与慰藉。“《士兵突击》里有一句台词,大意是如果你今天成为逃兵,以后你永远是逃兵。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因为通宵加班、短期不能实现理想就当了逃兵,那我干其他行业也是逃兵”。
此后一段时间,这个思维跳跃的青年沉静下来,他知道笔下一套套楼盘图纸终将变为一栋栋民宅,成为民众生活中的温暖居所,因此设计中投入更多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带着人文关怀的设计稿不断被认可,慢慢地,马飞被委以重要项目,从辅助人员成为骨干设计。他也在看似枯燥的业务中,逐渐形成“大道至简”的设计风格,强调建筑设计对人与当地文化的关注,“好的建筑设计,是能够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2016年7月,已担任中煤科工重庆设计院副总设计师的马飞,带队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参加三宝彝族自治乡整乡搬迁安置点之一阿妹戚托小镇建筑设计招标。
作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安置点,小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晴隆县传统民间舞蹈“阿妹戚托”命名,代表着当地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马飞和团队第一次到晴隆县时,负责接待的时任晴隆县县长查世海就说:“阿妹戚托的设计方案必须融合彝族、苗族文化,三宝彝族乡即便是整乡搬迁,百姓成为新市民,也要让他们记得住乡愁。”
对世代居住大山深处的彝族、苗族同胞而言,故土是他们的心灵归依。马飞记得,第一次和团队到晴隆县,见到他们时,“他们不同意搬迁,担心离开故乡就失去了本民族的传统,有抵触情绪”。
他懂得这种心绪。马飞并没有急于落笔设计,而是带着团队到海南、四川、江西、贵州等地,遍走黎寨、藏寨、苗寨,之后再回晴隆。他与苗寨、彝寨老人们交流,在絮絮而谈的故事中,他听到丰富的民族习俗与浓重的乡土情怀。
马飞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用地的小山坡上,抓一把泥土,轻轻嗅了嗅,之后席地而卧,倾听山的声音。“山水、泥土、花草,都是自然的馈赠,读懂它们,读懂这块土地,读懂这片自然环境中生活的人,就获得了设计的灵感。”马飞说,他环视四周,突然有了灵感,叫来同行的团队设计师张海蛟、程昊,“看这边山坡地形,像个牛头;另外一边地形,像个虎头,既有传统元素,也寓意走出大山的生活越过越好”。虎头和牛头,正是彝族和苗族的图腾。
最终,马飞带领团队反复对比原始地貌照片,最大限度借助地形特点,通过景观线条,将阿妹戚托易地搬迁定居点用建筑群、道路分别依山勾勒出虎头、牛头造型,“虎头山”与“牛头山”侧身对望,彝、苗文化相得益彰。在投标现场,“苗王”听了方案设计,直接跳起来,紧紧握住马飞的手说,“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方案”。
2016年9月18日,经过晴隆县委评定,马飞带领张海蛟、程昊、张鹏等设计师完成的“阿妹戚托”设计方案中标。
依山而建的阿妹戚托小镇,每栋房屋设计都不完全一样,从图纸到现实,既有民族风格,又兼顾特色小镇的要求和标准。马飞与团队倾尽心力,依据其民族的图腾信仰布局建设,遵循“依山而建、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将人文、生态、文化等要素融为一体,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生态环保、文旅发展,让易地搬迁群众住得好、稳得住、能致富”。
历时近两年建设,2018年10月,阿妹戚托特色小镇开镇,亮褐色彝族风情小楼、个性分明的苗寨,错落有致、色彩丰富。1317户、6263人搬迁至此,在距离故乡45公里外开启新生活。以民族舞蹈阿妹戚托命名的特色小镇,开创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少数民族整乡搬迁的先河,被誉为多彩贵州民族文化的浓缩,也是“旅游带动扶贫”的示范性景区标杆,为当地文化旅游扶贫搭建平台、注入活力,为晴隆脱贫攻坚、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作出贡献。阿妹戚托小镇现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2011年,30岁的马飞被任命为中煤科工重庆设计院城市设计二所所长。中煤科工重庆设计院是中国十大建筑设计院之一,品牌响亮,要求很高。年轻的马飞在这样的环境中组建团队,带领五六个年轻设计者起步,投标项目、开拓市场,机会与压力同时迎面而来。“建筑设计市场竞争激烈,年轻人资源少,中标不易。当时院里又实行‘赛马机制’,如果不中标,年底考核末尾,就会被淘汰。”马飞说,压力最大那段时间,他经常等家里人睡着后,一宿一宿在阳台上坐到天亮。
压力再大,也要努力破局。马飞选择从小项目做起,把小项目做好,取得甲方信任。同时从大处着眼,立志“以国际视野打造一流设计团队”。
担任所长半年后,马飞带领团队中标第一个项目。“那个项目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很多投标团队都觉得,这是一个普通民建项目,看重成本”。马飞却认为,成本之外,设计理念也非常关键。投标现场,他委派所里一名美国青年设计师讲设计思路,令评委耳目一新,最终中标。
第一桶金不但让马飞有了带领团队生存的基本保障,也让他认定建筑设计国际化这条路走得对。因此,起步初期,还很艰难时,马飞就“招了几位外籍设计师,中西设计理念碰撞,才能有好作品”。
起初,马飞外语口语水平一般,跟外国设计师交流时,时常闹笑话。后来,随着團队业务交流用英语越来越多,马飞和中方同事英语水平越来越高,外国设计师们也越来越热衷于学汉语、讲中文,理解中国文化。
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青年路斯坦从重庆大学硕士毕业后,入职团队。他为北京一栋办公楼项目制定设计方案时,曾将中国鼎的元素纳入其中,创意让人眼前一亮。最终,这个外国设计师的创意,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团队中,法国、哥伦比亚、叙利亚等国设计师一起工作,他们也在参与中国城乡建设发展中,积累经验,收获成长。此前有媒体报道,白俄罗斯设计师娜塔莉亚曾参与重庆老旧厂房改造、工业项目技术处理等项目,在娜塔莉亚看来,这座老工业城市的发展经验,值得外国设计师学习。叙利亚设计师穆罕默德也在参与老旧社区改造项目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外国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时与我们不太一样,因此常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马飞说,企业也能通过外国设计师了解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需求,把握机会,开拓沿线市场。
2018年秋天,马飞因为参加乌兹别克斯坦同事与一位重庆姑娘的婚礼,第一次来到这里。听说他是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婚礼结束后,马飞受邀参观当地的设计公司。“这家公司正在为当地七星级希尔顿酒店提供设计方案,酒店大门总是设计得不尽如人意。当时,市政府领导听说我们到访,就邀请我们参与设计。”出于对设计的热爱,马飞答应此事。
一周后,马飞将酒店大门设计方案交给乌方,当即通过。
2018年,他带领团队先后中标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新行政中心和新城规划概念设计、塔什干总统大道项目、塔什干新机场设计、塔什干亚青会场馆规划设计等一系列重点项目,马飞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缘分就此展开。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是中亚最大城市。这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是古丝绸之路重要商业枢纽,如今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塔什干以护城河为界,分为老城和新城。马飞实地查看,看到老城与新城衔接处有一些老社区,很有历史感,于是他以此为出发点,延伸出一条L型合院,作为向新城的过渡带。在新城设计图纸上,马飞将塔什干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新城,既有现代化理念、设施,又呼应老城肌理和空间。马飞认为,“设计师一定要尊重历史。不要打碎后,再靠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和方式去复制历史,而是要让新融入旧,延续、还原,让传统走进当下,让现代回答过往”。
现在,行走塔什干,新城与老城相融而不雷同,传统的市井文化与开阔的广场、高楼建筑彼此呼应,相得益彰。“以乌兹别克斯坦为起点,我们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承接的设计成果得到外国友方高度认可与赞扬,为公司赢得海外荣誉,为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中煤力量。”
经过多年积累,设计院已从国际团队的施工设计配合单位变为竞争同行,不仅能与英国、瑞士、土耳其等国际劲旅同台竞标,提供的服务也从设计领域扩展到融资服务、信保服务、施工服务、施工后期服务等建筑领域的全生态服务。马飞说,“中国设计、中国建设、中国管理、中国方案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赢得了口碑,许多项目转为交钥匙工程”。
从山城重庆走向国际市场,从几个人的团队发展到七八十人的院所,马飞只用不到十年。 “熬夜”成为习惯,被延续下来,那是内心的驱动。“过程中每天都充满挑战和激情,我像打鸡血一样,晚上十一二点下班,几乎每天如此。”他笑言,院里同事在“热爱工作”这方面,很一致。
2019年,马飞接到来自家乡的任务——带头攻坚打造重庆新地标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新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是展示宣传重庆的重要窗口之一,新馆利用弹子石广场既有建筑改建,“建设方案突出绿色、环保、低碳、智能化理念,施工十分复杂、困难”。马飞带领团队克服重重设计困难,高效率建成、高质量完工,用心打造城市会客厅,精打细磨,彰显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为重庆再添一张新名片。
2021年,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新馆落成之际,马飞调任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华宇”)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从巴山蜀水到首都北京,近2000公里的跨越,对马飞的挑战不只是距离,还有对全新行业领域的认知和把握。
来北京华宇报到时,马飞走到路口突然愣住。读大学一年级时,他曾在学校组织下,到北京学习写生,就住在北京华宇的招待所。整个暑假,他和同学们每天早上背着画夹,到故宫写生,直到故宫闭馆,才回来休息。不想二十多年后,他再次站到自己梦想的起点,又在此开启新的、更高远而任重的寻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