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兰
解读和鉴赏古代诗歌,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不少高中生也初步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和素养,但他们还是无法读懂古代诗歌,不能很好地鉴赏诗歌。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解读诗歌的基本方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为其传授方法,帮助他们正确地解读古代诗歌。接下来,笔者就详细地谈一谈。
一、引导学生关注“四个关键信息”
引导学生解读古代诗歌,我们首先要提示他们关注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意象这四个关键信息。
1.关注标题。标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明显的提示作用。好的题目往往是诗歌的“眼睛”和“灵魂”,可能会交待诗歌创作的时间、背景以及诗歌的主要内容、诗人的情感态度等。例如,引导学生读许浑的《金陵怀古》一诗,我们就可以让他们这样关注诗歌的标题:“金陵”点明了地点;“怀古”暗示了诗歌的内容与古代的人或事有关,表达的可能是怀古伤今之情。
2.关注作者。教师要提示学生在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过程中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关注他的遭遇和境况。如安史之乱中的杜甫,被贬黄州的苏轼,亡国前后的李煜,南渡前后的李清照等,解读这些作者的作品要联系他们在特定时期的遭遇。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杜甫的《春望》时,要提示他们关注诗人的遭遇。叛军攻人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还纵火焚城,使繁华壮丽的京都成了废墟。杜甫将妻子安置在辘州羌村,自己却在北赴灵武的途中被俘,之后又被押送到了沦陷后的长安。时值暮春,他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五律。
3.关注注释。注释是为了给学生阅读扫清障碍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注释中往往涉及难点字词、写作背景、用典内容、相关人物、文史知识等。在引导学生解读古代诗歌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关注诗歌后面的注释。例如,学生在阅读陆游的《感旧》时可能读不懂诗歌的最后一句“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读不懂这句诗,就难以理解整首诗的内容,无法体会诗人的情感。此时,结合注释“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他们就不难读懂诗歌了。
4.关注意象。意象虽然是大自然中、生活中最普通的物象,但往往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人们赋予了诗中的某些意象以特定的意义。比如:借“鸿雁”表达思乡、怀亲之情,借“杨柳”表达惜别之情……
二、引导学生关注“三个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三个问题:诗人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他们基本上也就能读懂诗歌了。
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即以“我”为抒情主体,不借助外物,直接表达自己对人物、景物、事件等的爱憎态度。例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怆然”和“涕下”就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间接抒情一般有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等方式。这里的景、事、物就是字面上的内容,一般都是為诗人表达情感服务的。例如,杜牧在《秋夕》中写失意宫女的孤寂与幽怨。首联用一“冷”字,暗示寒秋的氛围,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苦;颔联写借扑流萤以打发时光的细节,展现宫女在宫中排遣愁绪的场景;颈联写宫女夜深仍不能眠,以待君王的临幸,暗示君情如冰;尾联写宫女羡慕牛郎织女,借以抒发内心的悲苦。
三、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结构
诗词的结构又称章法。一般来说,诗歌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起”即起句,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承”就是承接话题,按顺序往下说;“转”就是转句,突生波澜,以引起诗意的转变;“合”即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结构,帮助他们更好地解读诗歌。
例如,在王昌龄的《闺怨》中,“起”句写一个富贵人家的少妇整日无忧无虑;接着写她在美好的春日梳妆打扮,登上高楼远眺,这是“承”;第三句中的一个“忽”字表明情感的变化,是“转”;最后的“合”句中写她对自己当初鼓励丈夫追求名利、远走他乡的行为感到后悔。结尾处的“悔”字与开头的“不知愁”形成反差,表达了闺中“怨”情。在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要提示他们特别注意诗歌的“转”句。“忽见陌头杨柳色”,陌头的柳色明明是最为常见的春色。人们登楼远眺自然会看到它。诗人为什么偏偏要用“忽见”二字呢?
“忽见”就是不经意地看到。少妇在不经意间见到的竟然是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而这“陌头杨柳色”却引起了她的愁绪。这说明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能使她产生联想。见到陌头的柳色,她说不定想起了自己当年与夫婿分开时也曾折柳相送。“陌头杨柳色”使她想起了远方的夫婿,所以她的情感产生了变化。
总之,解读诗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以上要点,让他们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