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栋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402)
牛腐蹄病是常见牛外科病,轻症腐蹄病会导致牛生产性能受限、增加医疗费用,重症腐蹄病将迫使养殖户直接淘汰病牛,若牛群持续发生此类疾病而养殖户束手无策时,养殖户的利润会明显下降。因此,很有必要对牛腐蹄病的病因、预防、治疗措施进行汇总,总结有效的防治经验,帮助养殖户理清防治思路。
1.1.1 致病微生物
牛腐蹄病的致病微生物,除结瘤拟杆菌(K 微生物)和坏死梭杆菌外[1~4],还发现有微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脆弱类杆菌、黑色素类杆菌、螺旋体、粪弯杆菌、梭菌、酵母菌或其它条件致病菌[5~8]。有观点认为,该病的发生是多种微生物协同致病的结果,但决定性致病微生物应是节瘤拟杆菌(绵羊、山羊和牛蹄部严格寄生菌),因为该菌产生的毒素(蛋白酶)能够强烈消化蹄部角质,从而局部易受其它条件致病菌侵袭和毒素作用,致使蹄部出现明显病变。
1.1.2 动物机体因素
(1)性别因素。体形、体重等性别原因决定了种公牛更易患腐蹄病[9]。
(2)年龄因素。有证据表明,年龄越大的牛群体,腐蹄病的发生率就越高。
(3)遗传因素(品种因素)。牛的体型、品种与该病的发生有相关性。朱立军等[10]发现,有的品种(如摩拉水牛、皮埃蒙特牛、德国黄牛、利木赞)不易发生该病,尤其摩拉水牛蹄抗磨损力很强,而有的品种(如荷斯坦牛、短角牛、西门塔尔牛)则较易发生该病。
1.2.1 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紊乱症
(1)日粮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
(2)微量元素紊乱症。该病易继发于锌、硒、铜、锰、碘等缺乏症,或硒、氟中毒症等[11]。
1.2.2 蛋白质紊乱症
(1)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日粮中精料比例较高时,牛体内血液中组胺、内毒素过高,易引发蹄部无菌性炎症。
(2)蛋白质(或氨基酸)缺乏症。如泌乳奶牛缺乏蛋氨酸时易发生该病。
牛舍地面粗糙、不平坦、坚硬、多粪尿泥水等污物积聚,蹄底被浸染软化、被高浓度有害物质(如氨)腐蚀,损伤的蹄部为污物中的微生物毒素、条件性致病微生物侵袭提供了便利。
1.4.1 牛群活动的地面存在能够损伤蹄部的锐利物质
常见有石子、铁丝、铁屑、钉子、坚硬的草木、作物硬茬、冻土片、玻璃碴、瓦块等。
1.4.2 忽视日常修蹄
不定期修蹄会导致蹄甲(趾)畸形生长,从而蹄部血液循环受抑,蹄部易受损,致病菌感染机会加大。
1.5.1 高温高湿季节
调查发现春、夏两季该病的发生比例较高。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牛营养摄入负平衡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牛蹄角质生长不良,增加了该病的发生率。此外,在梅雨季节,地面潮湿污浊,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机会。
1.5.2 秋冬季节
秋、冬季节,草料中钙、磷不平衡成为该病发生的病因。此外,在秋季,气候干燥蹄部皮肤、角质干裂,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机会。在冬季,水泥地面冰凉或结冰,蹄部冻伤或血液循环不良,发生该病的机率加大。
该病常继发于子宫内膜炎、中毒、代谢病或热性病等,还应关注霉菌毒素中毒发生背景下该病发生的可能。
疫苗免疫是防治牛腐蹄病的最佳思路,已经有研究将腐蹄病致病菌(坏死杆菌)毒力因子作为抗原的报道,期待及早有商品化疫苗应用于养殖生产[11]。其他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科学规划、建筑牛舍。保障场(舍)内设施的排水、渗水通畅,雨季地面不泥泞[12];保障牛群活动的地面不粗糙、无长时间明显积水或积粪(尿)。
(2)及时修整破损的地面。
(3)做好日常地面清洁清理工作。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铺设牛床垫料,如锯未、细沙等。
(4)定期消毒牛群活动场地。必要时制定牛场地面消毒制度并有效执行之,及时清理污物、消毒。
(5)均衡日粮中营养物质,及时补充营养,不使用发生霉变的饲料及其原料。如泌乳奶牛要适时补充钙、磷、锌、硒、锰、铬、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 和D)、蛋氨酸等。不使用质量差的饲料及其原料,如氟含量较高的钙粉。
(6)做好日常清理、修剪蹄部工作。制定修蹄计划,定期检查蹄部,每年可修蹄1~4 次。
(7)定时驱赶牛群尤其种公牛运动。
(8)淘汰肢蹄有遗传缺陷的种公牛[13]。
(9)定期药浴。使用硫酸铜等定期药浴蹄部,该方法在温暖季节效果较好。
腐蹄病患牛出现全身症状时,应在积极治疗患部的同时,及时进行整体性治疗。治疗原则主要包括:(1)使用敏感抗菌素经肌肉或静脉注射给药抗菌消炎。(2)使用中药注射或口服清热解毒。(3)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发热、疼痛症状。(4)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急性炎症造成的机体损伤。(5)口服抗过敏药对抗体内高浓度组胺。如注射苯海拉明。(6)口服或静脉注射钙剂补钙。(7)适时使用葡萄糖、维生素、碳酸氢钠、盐水等补充体液和营养。
进行治疗前,应确定导致牛腐蹄病发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尤其应检查蹄部受损情况,清除局部可能刺入的锐物。治疗时,应依据患部病变具体程度或病程,选择不同方法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严重病例进行清创,创面较大、感染向外周扩散造成组织严重损伤的病例,则需要麻醉、实施部分肢体切除术。以下是局部治疗原则的汇总:
(1)物理性疗法。主要包括高温植物油浇注疗法、高温桐油烫烙法、火绳点烧法、液氮冷冻法。
(2)化学药物疗法。针对轻症病例,可选择10%硫酸铜溶液、5%福尔马林溶液等浴蹄,也可用5%~10%碘酊直接涂布患处。针对重症病例,应及时检查患部受损情况,对患部进行清洗或清创、药浴、创面撒布(填充、涂布)药物,必要时进行包扎,凡术后需要对蹄部进行绷带包扎的,绷带应浸染松馏油、鱼石脂等防腐药。牛腐蹄病局部治疗药物(液)汇总见表1。
表1 牛腐蹄病局部治疗药物(液)汇总
综上,导致牛腐蹄病发生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物性、营养性、管理性、硬件设施性、季节性以有其它疾病等诸多相关因素。牛场(群)若有此类疾病,应及时查找病因,确定病因为原发性时,应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及时消减负面因素;若确定病因为继发于其它疾病时,应积极防治其它疾病,同时,应视腐蹄病发生程度权衡是否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
牛腐蹄病的预防措施包括:科学合理建筑牛舍,利于粪污泥水的有效排出;及时修整地面,降低蹄部外伤风险;随时清洁清理地面,降低锐利物质对蹄部的损伤风险;定期对牛群活动场地进行消毒,消杀致病菌或消减其存在浓度;均衡日粮营养,降低营养缺乏症或中毒病发生的风险;定期修蹄,维护蹄部健康;定期运动,提高肢蹄承重能力;及时淘汰有遗传素质的种牛,避免群发性牛腐蹄病发生;定期药浴,消杀局部微生物,提高局部抗菌能力等。
牛腐蹄病的治疗应注意确定选择整体治疗或局部治疗。早期、轻症病例进行局部治疗即可,治疗时首先要清除可能存在的异物,而后因地制宜选择物理性疗法或化学药物疗法,术后对创口进行保护性药物涂敷或包扎是很有必要的。重症病例应考量病牛是否仍具有养殖价值,确定对病牛坚持治疗还是选择淘汰,对重症病牛的治疗应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同时进行,全身治疗选择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的药物缓解症状,选择敏感抗菌药或清热解毒中药对抗致病微生物感染。此外,还要视病牛状态选择钙剂、葡萄糖、维生素、碳酸氢钠等,及时补充体液和营养。重症病例的局部治疗中要特别注重清理创面,避免清创不彻底导致二次清创,这将决定治疗后的康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