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摄影艺术美学特点与表现形式

2022-07-22 01:48赵一阳
河北画报 2022年20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作品

赵一阳

(辽宁师范大学)

随着摄影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摄影工具和各种快速感光材料也越来越多,摄影也形成了它的特有技术方式;同时,它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美学类型。对一部杰出摄影艺术作品来说,它真正打动人的应当是拍摄者在整个艺术生命中凭灵感创造获得的,既可以表现人们真实生活行为的一种画面,又应该把拍摄创作视为拍摄者个人审美过程的最后成果,内容涉及拍摄者情感感受、直觉表达和自我展示等,才能把艺术蕴意有效表达。

一、现代摄影艺术的概念及要素

摄影艺术作品是指使用镜头所拍出的艺术作品,它结合了传统摄影师的摄影技术,并转化成了艺术作品。而现代的摄影艺术作品相比于以往摄影艺术作品来说,主要的区别就是”现代摄影不仅仅将保留客观事件作为摄录目的,其还觉得拍照必须深入到人类的情感世界中,去表达人类的主体情感”,而这种的艺术作品更,更加富有文艺魅力和冲击力,更容易获得人的青昧。所以,在现代摄影艺术作品中,摄影者必须要强调表达审美要求,以相机表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而不能只单纯的寻求客观事物的反应,这种创作才更具美学特征。

(一)构图

摄影作品具有典型的纪实性,但相比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说,摄影艺术的画面表达更为强调合理与优美。结构理论起到了运用图像组织画面的功效,从而使拍摄作品具备了必要的美观特性。虽然我国摄影艺术主要来源于西方,但是人们的审美观基本是一致的,而在我国又有相应的拍摄结构理论,被人们称之为布局美学,布局与结构理论都是希望可以在二维空间中尽量多地表现三维空间景观,从而体现摄影艺术的美与社会感染力,所以结构理论是我国摄影艺术中一项十分关键的环节。为突出画面的表现力,摄影师们还必须常常采用比较的手段,在对象的颜色、尺寸、高低、间距等方面加以比较,以便于更好地表现作品主体。画面的中心线一定要充分突出,而由于人类在对画面展开观看时,总会不自觉性地把注意力聚焦在一个点上,所以通常以人所看的方位为中心线,在四周逐渐向一个点集中,终于消失了。结构通常出现在图像前,所以摄影家需要事先对整体画面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把握主体及其运动线路,并寻找某个集中点,把最主要的平衡状态都捕捉到了整体画面中。但是摄影家必须保持耐性,成功的摄影创作总是来自持续的等待与充足的准备。

(二)色彩

假如在拍摄作品时中轴线二边的色量出现不平衡的状况,会让人产生紧张,这是个人头脑深处的本能反映,所以摄影家们在构图时一定要确保中轴线二边的色量分配,不管沿什么对称轴线都要尽量地保证等光比例。整个视觉画面的协调性也和色调的分配密切相关,核心区域色块过大,就会使整个视觉画面的表现沉闷;某个地方的色块聚集时,会使得另外的几个地方较为空闲,所以,色调的均匀分配是摄影艺术成果得以完整呈现的直接制约因素。而色调的相互呼应也是摄影家们必须重视的地方,摄影家们应该尽量避免某一种色调单独出现于同一个地方,而最好在另一个地方也有能够与其对应的色调,当图像画面底色为纯白色、中央处为蓝光时,就应该在另一个地方增加某些色调点缀,从而提高了图像画面的丰富性和协调力,突破了沉闷感觉。颜色的呼应则表明颜色间存在某种主从关系,如绘画以一个颜色为主、其余颜色作点缀加以配合,可以突出主色的艺术表现力。

二、现代摄影艺术与传统摄影艺术的区别

尽管现代摄影艺术的各个派别的特色各有侧重,内涵亦多种多样,但仔细研习便会看到其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与传统观念的对抗,创新摄影艺术价值理念,以崭新的思考方法看待我们自己所在地区的社会现状、探索更为多样的摄影艺术形式。通过我们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得出现代摄影艺术和以往的传统摄影艺术之间大致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一)现代摄影艺术更具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从传统摄影艺术视角上来看不是单单指时间段的界定,而更多的是表示某种新艺术形式,代表了与传统观念的矛盾,对传统摄影艺术形式的反叛。在传统摄影艺术的创作领域中,其题材的选择大多依靠作者单向性的思维方法,往往只能直接触及到艺术表面,而无法深刻、全面的了解会计人员的真实社会。而与此相应的是,现代摄影艺术的创作流程则更明显复杂化,大多依靠作家自己的内在思维与精神情感,在想象力的推动下逐步形成创作、绘制摄影艺术题材的艺术表现形式,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也正因如此特点,现代摄影艺术的创作对更内容这个世界进行了无尽的外延和扩展,并充分反映着外在客观世界的纷繁现态和潜藏的暗涌。传统摄影艺术的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人们常常只能接受单纯的外在形式,严重限制着传统摄影艺术的发挥空间。与之比较,现代摄影艺术的表现方式更为的多姿多彩,更具多样化,包容性也更强,更为强调了置身于外在客观世界中人类个体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情感。

(二)二者表达的内容的大相径庭

在漫长的时光里,我国摄影家往往相信现实主义是艺术的唯一核心,是用客观现实为反映的标准,还原自己最真切的审美印象。但是,现代摄影艺术又觉得过去的美学理念和价值主张已大大滞后于时代的步伐,不能满足新时代的美学要求和美学内容。现代摄影艺术提倡摄影由客观的外在事物进入主体的人类个体心灵,打破表面事物的限制,积极探索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我们认识事物的真实一面。

(三)更加注重与人的互动

传统的摄影艺术作品主张观者只需被动的接触艺术作品自身即可,而现代的摄影艺术作品则主张引导观者积极参与到创作活动自身,并积极的认识摄影艺术作品更多具有的艺术生命力和美感特色。纵观中西方现代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观者参与意识的必要性也在现代摄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了肯定,指出一位现代摄影家摄影艺术实践活动的终点不是为了图片的实现,而因为观者把自我意识完全植入到了拍摄创作自身中,把创作最终的实现权力完全交给观者,从而促使观众以极端矛盾的角度观察、认知世界。

三、现代摄影艺术的美学特点

(一)纪实性

纪实性是摄影艺术中最基本、最直接的特征之一,而摄影艺术也正以这一特点而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现代摄影艺术要求摄影者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装置、技术手段才得以记载和表现拍摄对象,以产生客观、逼真的图片创作。图片艺术可以全面展示生活中的人和事情,既可以是正在进行的过程,也可能是业已出现的成果。而这些记载资料包含了对事情和自然环境的记载,是从充分尊重史实为基本进行的,并且常常倾注和糅合了拍摄者本人的审美精神情感和艺术素质。欣赏者在观看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内心得到了丰富的启示,而这也就是纪实艺术作品所特有的吸引力和价值。

(二)图像性

摄影艺术的另一个主要艺术特点就是图像性,它是对纪实性进行表现的理论基础。而人体接触外界事物和与之形成文流的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借助视觉观察。摄影创作实现艺术表现效果的惟一方法便是借助图象,而画面又必须使观众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题材,所以一部出色的现代摄影艺术作品,其整体画面并不能太过冗杂,而是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事物真切地表现生命、传达美感。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摄影家们不但需要高科技仪器的支持,而鲜明的题材与创作视觉也是至关重要的。而摄影艺术的美就来源于再现现实生活中所造成的情感震撼,这就直白地体现为摄影创作的图像特性。

(三)现场性

摄影艺术的主要关注点是大自然,而整个艺术作品所展示出的应该是各种自然环境条件、自然环境和自然因素等的内涵。摄影创作的过程中,也就是对现场的对象、事件和环境进行加工、筛选、比较的阶段过程。创作出来的摄影作品应该酝酿主题,并做好挖掘题材的工作,从而快速完成构思的创作以及处理,做好以上工作的前提是对拍摄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事物在不断发生变化,现代摄影艺术更多留住的只是事物发展的一个瞬间,因此需要在变化的事物中选择合适的自然场景进行记录,这也是摄影者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摄像工作人员来说,应充分发挥现场的条件,突破场面的约束和界限,防止因为场面状况的改变而慌乱,同时也应该避免等待时间过长,丢失抓拍机会。摄影者需要在保证自身注意力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经验和判断完成作品的创作,从而更好地展现出作品的现场性特征。

(四)瞬间性

世界在不断流动和变幻中成长。摄影艺术也只是拍下简单的动态变化片断和瞬间,这些瞬间和片断稍纵即逝,许多珍贵瞬间可遇不可求。所以,出色的拍摄作品往往是由摄影者抓住了准确、决定性的瞬间信息所产生的。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摄影者就需要拥有出众的洞察力、联想力、突发的信息处理技巧等,并运用正确的美学原则、审美观点,正确地理解和判断了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

(五)技术性

摄影艺术是在科技的影响下产生的。从摄影艺术产生起,科技就始终在为摄影艺术的蓬勃发展和扩大创造着保障。所以,艺术发展的实质就是艺术和科技的共同前进。摄影艺术的发展,经过了湿版、干版、黑白、色调等发展阶段,在一次次的科技改革和创造过程中,终于完成了艺术的有,序发展过程。自数码世纪来临,摄影艺术就逐渐地对科技产生了更加浓厚的依赖感。但如果说没有了摄影科技的支撑,则不管对拍摄者有着多少美好的设想,都很难在最后得以实现。

四、现代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寓意表现形式

摄影作为人类视觉艺术思维的具体艺术表现形式,既需要表现客观事件的具体形象,使观看者的视觉效果感受得到实现;同时,又需要挖掘人体的生命本性,使艺术作品脱离了有限表现形态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象含义。此外,摄影创作还承载了一位艺术家自己对于所处自然环境的主观态度和看法,也就是意境。而对摄影创作来说,意境美主要指利用艺术作品里面的自然画面展示给人的,或者是通过现实生活所创造出的。而一般意境美学则与拍摄人对于生命本质的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通过运用摄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情与景的极度结合,使观赏者能够触景生情。

(二)否定和逆反表现形式

在信息技术社会日益发达的今天,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也得到了重要变革,尤其是随着散文化速食时期的出现,人类开始对社会进程反省和批判,以追求得到的真正精神家园和心灵家园,因此起哄文艺审美突破实质也成为了人类反击社会的另一个方法,以实现艺术精神重新回归的目的。美学重要保证一点便是否定注意,文艺审美和美学创作的具体理论内容及其时间,都体现出了某种反美感思维和反艺术思维。深受该思潮的影响,许多反文明、荒诞以及非理性等摄影作品也纷纷诞生,此类摄影创作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审美空间,它首先运用了逆反型美的瞬间,从而使现代人类形成了向往美好事情的感觉,以逆面对美作为隐喻,从而让观看者得到了逆反或否定的作品美,并同时从精神状态与心灵上得到了提升。

(三)意境表现形式

艺术实则是一个有着特殊韵味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一表现形式可以带给我们美的体验,使我们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摄影家来说,因为其所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其所包含的思想心理情感也都是从生活为背景的”他人的现实心理情感”,所以其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很易于让欣赏者”移情于景”,从而形成了思维上的共振。而对于拍摄者来说,其在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创造意境的表现形式,给予审美与欣赏者思维上的共振,进而使他们在相互共鸣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意境。其中,提影者需要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自己的思维心理情感和自己的审美感受,转换为艺术意象。

(四)艺术语言表现形式

其实,摄影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很相似,也就各具有一套自己的艺术语言。例如速读。它们的艺术语言,正是由对象的神情和肢体活动所构造而成的。对于现代摄影艺术来说,它的基本美学语句就是由颜色、用光和影调所组成的。而摄影家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在对上述基本因素合理运用后,不但可以创作出同时具有”动感特点”和”质地特点”的艺术作品,还可以给与艺术作品较强的艺术色彩,进而让读者群体更多地感受拍摄艺术之美。由此可知,现代摄影艺术的”艺术语言”同时还是艺术作品的另一个形式。

五、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我国的社会文化事业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如今的摄影技术已经达到了很大的进步,因为摄影技术与其他的技术一样,也是人类创造者对人生、社会和客观事物的表达和研究。拍摄者利用自身的思考技巧和聪明才智,根据实际生活中材料创作出完整的艺术作品。摄影艺术必须立足于审美高度,唯有如此才可以展现艺术作品真正的审美精神和审美内涵。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作品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编辑动态
林玲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