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咏
(河北美术学院)
雄安新区的感人革命故事和历史遗迹非常丰富,例如:雁翎队故事、冀中游击队抗战事迹;作家魏巍的长篇巨著《东方》笔下郭大妈的原型刘大娟,在抗战时期带领广大群众,挖地道、送情报、照顾伤员、筹粮支前;还有几位少年英雄“嘎子”是白洋淀雁翎队员当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形象,也是广大雄安新区少年儿童的缩影,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和爱憎分明,天真与童趣,早已成为白洋淀的一个革命文化标志;地道战革命故事等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要紧跟时代要求创作弘扬正能量的革命题材绘画作品,宣传雄安新区红色革命精神,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红色革命题材的创作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创作的整套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和思政课程元素结合,把思政教育带入美术实践教学中,并运用当下新媒体手段教学手法进行推广。
查阅关于资料发现,当地红色革命题材绘画的论文研究主要存在于一些史论类研究著作中,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思政研究较少。全国范围对雄安新区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研究较为缺乏,而进一步把美术教育融入思政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通过教学和实践研究雄安新区革命历史美术创作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当下研究的范围多集中于挖掘革命题材美术作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风格特点等方面,但是对于雄安新区历史革命题材美术作品的在新时代思政教育意义没有明确和具体实施的研究,对红色基因的传承研究,雄安新区革命题材美术作品在中国革命题材美术史中的地位以及贡献,都缺少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育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高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十分迫切的需求。红色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对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由于其传播手段存在形式化和单一化,内容存在单调性和模式化,很难使观众引起情感共鸣。美术教育作为一种视觉文化教育,将文化视觉化、艺术化,直观感知红色文化的视觉媒体,将红色文化与美术教育相融合,利用独特的艺术表达和美术语言解读革命文化,以审美方式探索红色文化传承的多形式发展,起到以美育德的积极作用,使观众在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实现对革命进一步认识。
一是而提高人文素养和激发民族自豪感。红色基因的传承在革命美术中的灵魂和创作主旨,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在内容表现上,要符合历史环境的真实雄安新区的历史事件。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有雄安新区特色的画面气氛才能引起共鸣。表现的英雄形象如张嘎子的人物形象带有浓浓的地方特点,美术创中把当地人文历史、浓郁的革命元素融入美术作品中使作品带有典型的艺术特点。雄安新区的美术创作本身拥有的艺术价值、革命历史文献价值以及社会功能价值是其余所有种类的美术作品所不能替代的。
二是发挥革命美术创作的思政的教育作用,一部分人对革命历史了解较少思想觉悟不高,创作时往往局限于对个人的狭窄生活空间的描写,很难提升作品的思想高度,而研究河北红色革命题材主题性创作,可以加强对革命题材创作相关历史的学习和理解,创作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提高思想觉悟和作品的思想高度是一种尝试。以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红色基因传承与挖掘在思政方面的研究为研究目标,着眼于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传承和当下高校思政教育价值的讨论,相对以往偏重美术史、艺术语言以及单纯的思政教育研究,无疑又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发挥革命美术创作的思政的教育作用,一部分美术学生对革命历史了解较少思想觉悟不高,创作时往往局限于对个人的狭窄生活空间的描写,很难提升作品的思想高度,而研究雄安新区红色革命题材主题性创作,可以加强学生对革命题材创作相关历史的学习和理解,进而使学生在创作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作品的思想高度是一种双赢的教学尝试。
三是雄安新区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具有鲜明的历史文献价值和人文价值,涉及的内容丰富,红色基因在其美术作品中的历史传承。紧跟时代要求创作弘扬正能量的革命题材绘画作品,宣传河北红色革命精神,激励的爱国主义情怀。红色革命题材的创作有助于掌握美术创作的整套方法,提升师生思想觉悟,并在美术创作和革命题材的思政课程元素结合,把思政教育带入美术实践中,并运用当下新媒体手法进行推广。
发挥革命美术创作的思政的教育作用,一部分美术学生对革命历史了解较少思想觉悟不高,创作时往往局限于对个人的狭窄生活空间的描写,很难提升作品的思想高度,而研究雄安新区红色革命题材主题性创作,可以加强学生对革命题材创作相关历史的学习和理解,进而使学生在创作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作品的思想高度是一种双赢的教学尝试。
以高校教学实践为切入点,注重从研究领域向应用领域转化,探索美术类高校红色美术的发展实施路径,以期为红色美术发展构筑新型交流与教研平台。挖掘好当地的红色文化有助于提升该地区的文化宣传水平,从美术作品入手提升该地区红色文化的品牌效应。
美术创作课程是美术专业的必修的主干课程,是美术专业学生在美院学习中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促进教学改革,创建特色课程利用雄安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并紧跟时代要求利用5G手机网络新媒体进行全新的美术创作教学。内容关于雄安革命题材和弘扬正能量的绘画作品,促进学生美术创作和思想修养的进步,提高学生审美品格和专业绘画水平。
研究的第一个层次在于美术创作作品的艺术性;第二个层次内在于红色基因在美术作品的精神传递;第三个层次是研究思政教育和美术作品的关系;第四个层次研究是革命美术作品的思政教育中思想升华。因为着眼于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文化意义思政教育研究,势必利用高校的思政教育条件、查阅大量的地方历史文献、借助当下5G快捷的媒体宣传、博物馆馆藏作品、艺术家创作史料等资料来实现,因而也对红色革命作品的传承、思政方面的实践整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是通过对雄安革命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运用绘画工具材料的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写生、创作,达到掌握美术创作表现语言和造型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的革命主义精神,深入实地考察革命遗址缅怀先烈,训练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绘画表现力、创新力。培养具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有较强的美术教学、创作与科研能力,开阔活跃的艺术思维,且具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一是收集大量一手资料,研究雄安地区当地群众进行革命英雄事迹;收集八路军敌后游击队历史资料,他们把百里淀泊当成战场,机动灵活地打击过往的外国侵略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深入了解雄安地区好几位少年英雄的“嘎子们”,结合革命电影中《小兵张嘎》中嘎子的形象进行创作。收集英雄的子弟兵母亲刘大娟在抗战时期带领广大群众,挖地道、送情报、照顾伤员、筹粮支前等历史图像资料。
为讲好雄安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借助一些影视资料如微视频纪录片《雄安红色群英谱》,通过视频内容研究历史资料,掌握较为全面的雄安新区的革命历史。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胡德林、胡福才就是很好艺术创作元素,通过研究相关资料去体会革命烈士所处的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1941年9月25日,在易县的狼牙山上,已经参军3年的战士胡德林、胡福才,与战友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一起,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撤退把敌人引向了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上的绝路。他们打光了最后一粒子弹,扔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毁掉手中的枪支,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纵身跳下悬崖,英勇牺牲。
研究革命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和服装等相关资料并通过八一电影制片厂收集相关服装道具。力求在创作中做到人物道具的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谨性,经得起推敲和考验;聘请革命美术创作的专家进行相关技术知识的指导,在美术创作中的构图等方面通过写生、考察,形成创作草图并反复推敲之后进行作品创作。带领学生参观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展,把美术课堂引入美术馆直观地学习会更好地促进教学开展。
二是聘请资深美术专业教授指导雄安新区红色革命题材美术创作教学的开展。利用本校和西柏坡博物馆合作实训基地的条件学习革命美术创作方法,带领学生走访革命基地深入雄安新区,走访相关历史专家收集和整理创作素材,帮助学生确定创作题材。对雄安新区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革命思想进一步理清脉络。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的主要发生地——河北,红色革命历史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红色基因的传承深入群众,但在艺术学界却没有系统地开展梳理与研究。对作品内容及形式红色革命美术的思政基因应用不完善,且缺乏对河北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红色基因传承与挖掘在思政方面的研究。
红色基因是革命历史美术的内在精神,在河北特有的燕赵革命历史中表现尤为突出,具有时代的印记,中国革命美术中表现突出。在已有的研究中突出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的传承对宣传雄安新区人文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有着重要意义。紧跟习主席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讲话精神,捋顺河北红色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三是进行改革创建思政特色课程利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工作室。实行双选工作室的方式,挑选有能力且倾向于红色革命题材的学生参与创作,组建创作团队进行教学改革建设特色课程。通过采风、考察、走访调研等形成,绘制创作草图并反复推敲之后进行作品创作。带领工作室学生参过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展,把美术课堂引入美术馆直观地学习会更好地促进教学开展。在工作室的建立方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对每一个阶段的研究任务、教学方法、创作情况制定一套计划和工作室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和工作计划时要听取专家和师生的意见,还要有一定的奖励制度调动师生的创作积极性做到和日常教学相辅相成促进高校美术教学的健康发展。
四是带领学生相关革命美术创作,利用新媒体在线指导学生搜集整理革命题材资料。用大量的实景创作教学手法,使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的美术创作方法,拓宽学生就业途径。实行交叉专业教学尝试,利用设计专业和绘画专业交叉创作,把革命历史资料数字化,采用新的创作手段尝试数字媒体创作相关美术作品,利用新媒体手段记录整个创作过程并进行推广。将专业知识、技能和对生活的感受综合起来,发挥艺术创造力进行革命历史题材绘画创作,题材内容积极向上、构图完整、立意新颖、有革命思想的美术作品,为以后的美术创作和毕业创作及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定期组织创作课程调研会利用学院强有力的绘画师资队伍群策群力指导创作,力争多出好的作品。引导师生创作一批雄安新区革命题材高质量美术作品并在网络新媒体进行传播。并利用设计专业的优势进行绘画场景的电脑设计,把抽象的绘画展现成三维立体的场景帮助作者直观地呈现人物场景和环境气氛,有助于美术创作的顺利进行。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指导美术创作实践,并结合研究成果进行高校美术创作实践,更好地把美术创作和思政紧密地结合起来。
通过雄安新区革命美术创作可以有助于雄安新区的革命历史的传承和推广,有助于在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道德品质坚定民族自信心。整理研究国内的革命美术作品的思想研究成果,达到对红色革命美术思想精神升华,成为美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手段。通过绘画传播雄安新区革命历史事迹,在美术创作中亲身体会革命历史,深入实地考察革命遗址缅怀先烈,发自内心地弘扬革命主义精神。雄安新区红色题材美术作品具有的思想宣传性、艺术启蒙性在当下美术创作中有很好的典型特点,要积极进行宣传和传承,并紧跟习主席的讲话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