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和活化――交河故址文化遗产的保护趋向探微

2022-07-22 01:48张琳娜
河北画报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故城文化遗产记忆

张琳娜

(新疆艺术学院)

在时代的发展潮流推进下,人们对待建筑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转变,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毫无疑问已成为上至政府下至老百姓的共识和各方面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近年来的文物保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存在着不可再生性特点,加上社会经济水平与民众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影响,使我国古建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遗产保护在理念与价值取向上也在不断调整,由以往对文物古迹较为完善的保护原则向以人为本,发展与变化动态演进的原则过渡。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生土建构聚落的交河故城,自汉唐时期以来一直是中央政府控制西域的重要军政机构。如何使古城遗址的“保护”转变为追求文化遗产和社会整体的健康状态,在其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中面临转型的挑战。突出其文化属性的重要性,找寻消逝的历史记忆与情感依赖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交河故城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

交河故城是全世界保存最好,年代最久的生土建筑,国家对于它的保护主要集中在遗址的保护和修缮上,以延长它的生命和减缓它的损坏。自九十年代初政府相继颁布对交河故城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为其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1999年,正式成立交河故城管理处。2003,2004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附件《交河片区文物保护详细规划》《吐鲁番市交河故城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提出要保护交河故城遗址及其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交河故城自十九世纪初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克列门玆带队的俄国考察队是最早的一批探险者。《吐鲁番及其古迹〉一书出版后,使人们对交河这座古城有了初步认识,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此后,德、英、日、瑞考古者与探险家趋之若鹜。德国着名东方学者勒柯克的《高昌》、日本大谷光瑞的《西域考古图谱〉,以及斯坦因的《西域考古图录》等,都曾被译介到我国。

观之国内,黄文弼先生在《高昌》,《高昌砖集录》和《吐鲁番盆地考古纪》书中关于交河故城的记载进行了考证;1956年初,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观民先生撰写的《交河城考察记》和《交河故城寺及雅尔湖墓葬发掘简报》,绘制出了交河故城的平面图,确定了交河城内主要的寺院遗址分布范围,并对划分为以沟西台地为主的三区墓地进行了考古调研。1992-1996年间,中国科学院新疆考古研究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日本国政府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资助下,完成了交河故城综合保护修复项目。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文物损坏严重,加之当时条件所限,无法实施大规模修复工作。经过专家们多次试验商讨,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加固生土建筑和文物保护技术对交河故城西北寺及遗存建筑进行了保护加固。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发表了《交河故城-199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交河沟西1994—1996年度考古发掘报告》。谢耀华教授主持完成的《交河故城保护与研究》从考古学角度对交河故城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李肖先生的《交河故城的形制布局》、孟凡人先生的《交河故城形制布局特点研究》等,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其建筑形制及规划布局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成果未能得到有效应用,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只对其保护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2005年至今,国家颁布的《交河古城抢救加固》项目先后得到了新疆文物局、敦煌研究院和兰州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对交河故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维修加固工作。通过对文物本体及崖体载体进行全面检查,发现交河故城存在崖体开裂、坍塌等多种病害,很多重要墙体遗址存在着随时垮塌的可能性。经过多组实验,保护手段遵循可逆性原则,采用无机PS加固材料对其墙体进行可控加固。并设计制作出了适合于在故城遗址中使用的监控设备。这套游客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游客的行走路径和路线,防止游客对遗址进行攀爬带来的破坏。铺设游客观游路径、设立景区展示牌及工作人员巡视,以期更好地保护古城遗址。《交河故城防护加固技术研究》,《交河故城崖体裂隙注浆加固研究》和《交河故城文物本体环境及加固研究》等学术成果先后得以展示,并为交河故城的防护和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二、丰富的材料和独特的记忆场所

交河城原为一自然而幽险的黄土台地,公元前三世纪前后姑师人定居于此,从此交河故城历经六个时期。第一个阶段为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前140年张骞通西域时期,交河城成为车师前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汉书》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八百六十五人。”[1]第二阶段为公元前140年,即张骞初至车师至公元450年,车师前国亡。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主要集中于交河城一带,共发生过5次大的战争,其中以“五争车师”最为著名。战争对交河城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破坏,胜利的天平逐渐向汉王朝倾斜,在公元前60年,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交河城第一次归属于中央王朝的管理。此阶段结束时,车师(前)国灭亡,车师国余部并入高昌国。第三阶段从公元450年开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约640年),是交河城与高昌国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交河城成为高昌国一个陪都;第四阶段是从公元640年到公元840年,在这一时期,高昌已非一国,而为唐朝之郡。汉人在这里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方法和技术,使交河城成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同时也促进了交河城文化的繁荣。交河城内外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是交河城发展的鼎盛时期。第五阶段:公元840年至十三世纪初。居住在我国北方的是居住在我国北方和西域的一支回鹘人,他们建立了以高昌为中心的高昌回鹘国,其中的交河城是重要的军事重镇。第六阶段:从十三世纪至今。1269年,蒙古贵族发动入侵高昌回鹘国在交河城的战争。随着匈奴势力不断扩张,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政权之间爆发战争,双方展开激烈冲突。由于战乱频繁,交通闭塞,城市萧条,人口锐减。元末连年战火将交河城完全摧毁。从此,交河故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交河故城从始建到毁弃,历经一千六百多个春秋,自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四世纪,是古代西域与中原交往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沟通西域与中原的重要通道之一,同时又是车师文化、高昌文华和高昌回鹘文化交流的中心。其地理位置独特、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等特点使之成为丝绸之路上最有价值的军事要地,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交河古城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它不仅记录着西域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及社会风尚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成为研究西域历史发展的重要依据。交河故城作为一个物理空间,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叠加重塑的有机体。

交河故城在建筑考古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研究遗产本体的基础资料,也是进行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又对其真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土建筑遗址中的官署、民居、街巷等遗存有百余座,其中不乏佛教寺院,这些都是交河城留下的珍贵的不同时期的历史痕迹。尤其是“减地留墙法”和“版筑泥法”是交河城独有的建筑方法,其文化来源,可以追溯到史前车师的苏贝希遗址。在这历史朝代更迭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

三、延续性——空间活化和资源活化

时代在变迁,人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方式与伦理观已经不满足原有文化的维护,而是更加注重文化的可持续性。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延续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2018年,中国政府提出了“文化延续性”这一概念,强调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来实现对遗产文化及其精神价值的传承与延续,自二十世纪末期以来,“延续性”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并被赋予新的内涵——尊重传统、包容多元、平衡社会关系。[2]如今,“延续性”已成为人类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延续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于历史建筑遗产而言,如何在新的文脉语境下实现自身的价值理解和文化身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璐看来,建筑遗产主要体现在“活态原初文化”,“演进既有生活”,“复兴文化意义”,“兼容当代功能”,并把历史复杂性抽象为与当今价值对话[3]。因此,在继承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原有物质空间环境及非物质空间环境的改造更新,使之能适应时代变迁并保持一定的活力,延续其生命活力。这种“延续性”不仅体现在遗产保护过程中对文化价值的延续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化文化来实现对现代生活的超越,从静态文化走向动态文化,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文化遗产地观光的实质就是以场所自身所具备的“场所记忆”特征为依托,以记忆为主体与载体,为旅游者提供一种特殊的在场体验并引发情绪产生情感共鸣。文化遗产地的遗产价值、历史意义、审美情趣等都与场所记忆密切相关。因此,对文化遗产地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就必须以场所记忆理论为基础。“因为在一个历史性场所感受到的印象,比起那些通过道听途说和阅读得来的印象要‘更加生动和专注’”[4]。

交河故城自1978年被发现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成为了一个着名的旅游胜地。它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和中亚文明史的重要资料,更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及其他艺术的重要材料,同时作为一个多元化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如何让这座古城重新焕发出活力,是有待探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与AI交互技术相结合的新方式——数字博物馆。数字化交互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对历史物件进行再现的新方式——重新构建场所空间。通过再现交河故城的记忆场景与记忆体验,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对历史遗产地这一文化记忆场所进行有效保护的目的,使之成为承载着文化历史的载体,为当代公众所理解和接受。

其次遗产保护教育是延续文化记忆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持文化的延续性的重要途径。当前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应重视建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意识;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这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利用各种文化记忆场所开展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省。例如高等院校可以配合交河故城管理处对文化遗产开展考古调研,并通过在现场工作来找寻他们在古老城墙之下的文化记忆和确立文化身份认同。

四、基于场所记忆的虚拟展示

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作为全媒体时代城市遗产地和交叉领域协同构建“交流记忆”(Kommunikatives Ged ä chtnis,KG)的一个新的实践领域。历史是以媒介的方式进行讲述,展示与展演。数字媒体演示结合空间展示,在历史发生地以声光表演为公众提供体验可能性则是展演的主要路径。[5]

再则,主题游戏也可围绕古建筑展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游戏系列。可以将交河故城的数字化数据改写成主题游戏。譬如,2019年度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是基于巴黎圣母院的修复数据改编而成的《刺客信条》;这款游戏因其逼真的场景与开放性而享誉全球。游戏中玩家将跟随主人公前往巴黎圣母院参观,并在游览过程中随剧情展开一系列冒险故事。游戏结合了AR;VR等技术,再现了巴黎圣母院在不同时期所代表的社会文化以及法国的历史人文。游戏以感受一座历史建筑的方式,让人们看到一个时代和民族的风貌。[6]

五、结语

交河故城作为人类智慧结晶最主要的物化形式之一,保留着先民们的智慧与文化成果,记载着文明的进化与理念的转变,见证着社会繁荣与命运的更迭。通过保护它“能唤起对遥远历史中某个特定时期记忆”[7]。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应以尊重历史的真实现状为前提,用“谦卑”的态度来对待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并将其作为当下人地关系的时空连续体、未来发展的基础。而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物质形态,城市文化遗产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城市就没有人类文明。而城市又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可见,保护文化遗产亦是人类今天馈赠给明天的一份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故城文化遗产记忆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苏巴什故城
育苗繁忙助春耕
Tough Nut to Crack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若使梦至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