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锴 李彤 芮薇 王红霞 于子晨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
前言
糖尿病属于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的的产生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生物作用受损所引发的。如果患者长时间存在高血糖的情,会导致其身体的各项组织,如:眼部、肾部、心脏、血管等受到慢性伤害,甚至导致功能障碍[1]。本文将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28-74岁,平均年龄为:(42.36±3.29)岁,共5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为:29-76岁,平均年龄为:(43.24±3.01)岁,共5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遵循医嘱,以及我院各项相关规定,予以患者每日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①建立专业的人性化护理小组,选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或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参与护理前集中对小组内的人员进行培训、完善护理措施,规范护理流程,深入优化小组内成员的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护理小组的质量。
②有人性化护理小组针对患者自身实际身体状况,制定出人性化护理方案,方案中的内容包括:心理、环境、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护理内容,内容的补充与修订由相关责任医师完成,整个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严格按照方案中的内容执行,由小组组长负责监督工作,确保方案的有效性以及患者的恢复质量与恢复速率。
③为患者提供干净且安静的病房,每日对病房进行打扫与消毒,调整病房内光线、温度、湿度,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恢复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同时严格执行院内探视制度,控制外来因素对患者的打扰,在有限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隐私。
④日常护理方面:加强每日对患者的巡视,在巡视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为患者解决。同时每日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进行监测,并加以记录,与医师共同商讨,制定出突发情况的应急方案,确保其能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护理,提升其恢复速率。
⑤由于患者间年龄分布不均,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过程中,应采用其喜欢的方式进行,如:年龄偏大的老年患者可通过聊天、交流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健康知识以及日常注意、禁忌事项的宣教;年龄稍小的患者可通过PPT、小视频的方式对其进行宣教,使其更为容易接受,确保每位患者能清楚的知晓宣教内容,将护理过程中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⑥患者长期经受疾病所带来的困扰,一般情况下,其内心会出现焦虑、烦躁、甚至抑郁的不良心理因素,该些因素非常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相关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轻松的视频以及适当的心理引导,进一步消除其内心的负面心理因素,为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因不良心理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刺激,同时提升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配合度。
⑦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护理中,应遵循多餐少食的原则,根据其具体身体情况,以及口味偏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位置,严格控制糖分、高热量类型的食物摄入,避免其血糖指标出现波动。
⑧用药指导,遵循医嘱,每日对患者发放药物。同时制作相应的药物小卡片,将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事项、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内容书写于卡片之上,避免其在服药过程中出现用法用量错误等情况,且用药后出现不适情况,及时告知相关责任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干预。
⑨运动指导,在其恢复过程中,应提前掌握其具体身体状况,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醒其在运动过程中做好防滑、防摔措施,当出现不适时,及时停止,确保运动的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经护理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评价标准,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经护理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所示:
对照组中:满意例數为:28例;基本满意例数为:10例;不满意例数为:12例;护理满意度为:78%。
观察组中:满意例数为:35例;基本满意例数为:11例;不满意例数为:4例。护理满意度为:92%。其中=4.762,P=0.029。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以整体护理为理论基础,人文护理为具体表现的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不只需要关注患者的日常常规需求,同时需要兼顾患者的性格特点、与个性,将各种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强调针对性,其相比与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更为灵活的优势,同时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质量,与患者的恢复速率[2]。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了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通过建立专业的人性化护理小组,制定全面的护理方案,有效保障了患者的恢复效果,同时通过人性化的健康知识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引导等人性化护理措施,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本文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寅珠.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5):187-188.
[2]李维.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33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