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益群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每当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谣时,便知道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
清明节是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起初是帝王将相的“墓祭”,后来逐步演化推广成为民间习俗。
自古以来,清明节习俗很多,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而最主要、最重要的乃是扫墓。这一习俗一直遗留至今,成为清明节一个永恒的主题。清明节里,人们祭奠先人、悼念已故亲人,寄托无尽的哀思。
我的家乡、古老的闽南诏安县,以县城为中心、包括周围一带的人们,清明节祭扫故人是有着严格的讲究的。他们把公历的清明节这一天叫做“新清明”,而把农历的三月初三这一天叫做“古清明”。对于今年刚去世的亲人,只能在“新清明”这一天去祭扫;第二年就改为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去祭扫;而第三年开始的每一年,从农历三月初三直至三月底的任何一天,都可去祭扫。只要不超过农历三月就好,但大多数人家还是选择农历三月初三,认为这一天是“正日”。清明节是中国古老的三大“鬼节”之一,而闽南这一带也把农历三月初三叫做“三月节”。
中华民族是很注重“追思慎远”的。清明节里,在异地他乡的游子,也要千方百计、不远万里赶回家乡祭祖。如果同一宗族要祭扫共同的祖坟,几大“房头”还得协商好,选定一个吉日;还要讲究一定的排场,丝毫草率不得。
清明节里扫墓祭奠先人的祭品主要是一种叫“乌龟”的米粿,这种粿用艾草、大米和糯米混合做皮,里面的馅可以是花生、糯米、绿豆等,用专门的“粿印”印出来,然后放到蒸笼里去蒸,蒸出来便是一个个香喷喷的“乌龟粿”了,色香味俱全,很诱人的。以往家家户户都有专门做“乌龟粿”的“粿印”。这种“粿印”做工精细、图案雕刻精美。“乌龟粿”颜色是青绿色的,因为在这个特定的节日里,是不允许“红龟粿”出现的。不管是“红龟粿”还是“乌龟粿”,如今都成了诏安的一道风味小吃。
一般人家,扫墓用“乌龟粿”,带上压坟纸,烧点纸钱就可以了。如果要隆重一点的话,则还要带上一只熟鹅或鸡(切不可用鸭)、猪肉、还可以备上烟茶酒等,俗称“牲礼”。烧给死者的也不仅仅是纸钱,还有各种彩扎:空调、汽车、手机……让地下的亲人也跟阳间的人一样享受享受。这里的人们还是很讲究“厚葬”的。
来到山上坟地,先要清锄杂草,给先人坟墓培上新土,再用红漆把墓碑描一描,不同姓氏衍派的墓碑也不同:有“吴兴发祥”“清河发祥”……一看墓碑,就知道墓主姓氏。祭拜先人之前,先要拜一下坟墓旁的“福神”,即“土地公”。“福神”是用比较小块的石碑竖立而成,上面雕刻一个大大的“福”字,再用红漆顺描。每座坟墓都有一个“福神”,民间说“福神”平时在看护着墓主,要让他尽职尽责,所以要先拜他。
小时候,上坟对孩子们来讲,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他们不懂得大人们的心情,只把上坟当作一次春游、野炊。热情人家有时还邀上几位亲朋好友,这些被邀请者唤作“墓客”。扫坟时,坟地周边村庄的一些农家小孩会来讨一点东西吃,主人家都会热情给予。如今日子好过,这种现象已多时不见了。
县城一带人家坟墓多在城南郊的南山上,清明节一到,漫山遍野都是人群。乡间小路上,作为扫墓的工具车,各种机动车纷纷取代了以往的自行车。
自从实行殡葬改革,由“火化”代替“土葬”以来,以往那种大宴宾客、讲排场的现象比较少见了,人们移风易俗,近些年来,网上祭奠也比较流行。城里人因为忙,有的“乌龟粿”也懒得做了,直接到市场上随便买几个去祭扫;到坟上锄杂草的活也可花钱雇人代劳。但回想起来,还是小时候那种扫坟味道浓厚。
扫墓的天气,经常会连续几天阴雨綿绵,加上乍暖还寒,扫墓者的心情不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人们也自然想起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然而杜牧的“欲断魂”主要是因为不能及时赶回家的丧魂落魄,怎可比扫墓者因痛失亲人的肝肠寸断?放眼满山遍野坟墓,当你伫立亲人坟前时,可否想到了北宋大词客苏轼悼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可否想到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啊,是的,正是乡愁,唯有乡愁是永远不能忘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又是传统节日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不能说“快乐”的节日。当人们在追思先人、痛悼亲人之时,快乐得起来么?
人的一生,需要经历许许多多不同的节日,当我们童年时,我们度过无忧无虑、天真浪漫的儿童节;当我们青年时,我们度过朝气蓬勃、满怀梦想的青年节;而当我们老年时,还可度过尊老敬老、享受天伦的老年节。而当过完这一切之后,便要在九泉之下永永远远地过清明节了!清明节又是唯一一个人在世时不能自己给自己过的节日,只能由生者替已故者来过。正如今日我们为先人做清明节,若干年后,后人也将为我们做这个节。这是多么的无奈与悲哀啊!然而这也正是生命蕴涵之规律: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承前启后、周而复始。
人,来自自然,最终又回归自然,亘古不变。
清明到,乡愁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