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君
提起龙蒿,相信很多人都对它比较陌生。确实,与青蒿、艾蒿和茵陈蒿等同属植物相比,龙蒿的知名度似乎并不是那么高。在我国不少地方,龙蒿常被误称为“青蒿”或“茵陈草”,有时甚至干脆被视为没有具体名字的野蒿。事实上,龙蒿不仅是蒿属植物中一个重要的专门种类,而且是蒿属中唯一被人们当作香味调料的植物。在欧洲,尤其是法国,龙蒿是一种非常有名的调味品,与洋芫荽、虾夷葱和细叶芹一道成为法式料理的“四大香草”,被誉为法餐的“灵魂”。
在认识龙蒿之前,先来说一说蒿属植物。全世界大约有三四百种蒿属植物,它们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温带、寒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仅我国就有180多种,遍布全国各地的荒坡、旷野、路旁及海边滩地,以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省区最多。蒿属植物是一个不小的家族,我们常常将其统称为“蒿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拉丁文名Artemisia,据说来自于希腊神话中的月亮与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
蒿草都是一年生、两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数为半灌木或小灌木。它们植株丛生,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萌蘖性。此外,蒿草家族还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就是其枝叶具有浓烈的挥发性气味。这是因为蒿草中富含挥发油、脂肪、有机酸及生物碱。因此,大多数蒿草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重要或常用的消炎、止血、温经、解表、抗疟及利胆用药或艾灸用材。如一年生草本植物青蒿,苦寒清热,辛香透散,为阴虚发热要药,可用于治疗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症;又如一二年生的草本植物白蒿(又名大籽蒿),性凉味苦,有消炎、清热、止血之功效,以花蕾入药,可治痈肿疔毒、皮膚湿疹、宫颈糜烂,高原地区的人们还用它治疗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灼伤;再如多年生草本植物灰蒿,全草均可入药,具清热止咳之功效,在我国西藏民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气管炎和肺病用药。
也许正是由于整个蒿属家族都具有较为近似的药用价值,各种蒿草争奇斗妍,各显神通,产生了许多颇为有趣的“内卷”现象,并且涌现出不少佼佼者。譬如,多生草本或半灌木的茵陈蒿相传曾被东汉名医华佗用来治愈大批黄疸瘟疫病人,因此从众多蒿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傲视群蒿”的特殊地位;又如,一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蒿为提取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基原植物……
此外,还有一种在我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蒿草,那就是多年生草本或略呈半灌木状的艾蒿。艾蒿又称艾草,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功效,在历代医籍中被称为“止血要药”,是妇科和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及虚寒胃痛的常用药之一。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晒干后可用于制作枕芯,有安眠、助睡、解乏的作用。用艾蒿叶熬汁沐浴,可祛除身上的小红疙瘩。艾蒿还可用来驱蚊蝇,灭菌消毒,预防疾病。民谚有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到端午之际,人们会将艾蒿和菖蒲扎束插于门楣,以防蚊虫,驱邪避讳。此外,艾蒿还可制成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肉丸、艾蒿馍馍、艾蒿糍粑糕等食用。清明时节,江南一带的人们都爱吃用艾蒿叶榨汁做成的清明团子,既香糯可口,又能强身健体。
在这个“高手林立”、颇为“内卷”的蒿属植物家族中,有一种蒿草卓尔不群,我行我素,那就是本文的主角—龙蒿。龙蒿具有祛风散寒、宣肺止咳等功效,可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是一味很好的药材,在我国青海,民间就常拿来入药,治疗暑湿发热和虚劳等症。明明可以靠药效出圈的龙蒿,却偏要另辟蹊径,靠着自身特殊的香味打出另一片天地。
蒿草家族成员都带有强烈到让人难以忘怀的特殊气味。这种强烈的气味过于刺鼻,倘若加入菜肴,肯定会掩盖食物原本的风味。因此,蒿草家族中的植物基本上都被当作药材,而非在馔食中使用。唯有龙蒿例外,它是整个蒿草家族中唯一被当成香料调味品使用的“香妃”。
龙蒿又名蛇蒿、椒蒿、香艾菊、他拉根、狭叶青蒿等,是菊科蒿属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植物。其株高通常在0.5~2米,全株无毛;主根垂直粗大,呈木质化;根状茎粗长,直立或斜生成丛状,近基部的茎干木质化,中上部有较多分枝,呈斜上展开生长;叶绿色,无叶柄,下部叶于花期凋谢,中部叶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上部叶与苞片略微短小;头状花序多数,近球形、卵形或半球形,直径2、3毫米,在茎干上排列成展开的圆锥状,花色为绿白色或黄色;瘦果为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花期为7、8月份,果期在8~10月。
龙蒿之所以能够成为调味香草,主要在于它的气味相对于其他蒿草要清新、柔和许多。龙蒿的枝叶中含有茴香脑、芳樟醇、香叶醇等非常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因此,它的味道有点儿像小茴香,又有点儿像薄荷、甘草或者罗勒,甚至还带着一丝奶油的香甜,具有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神奇作用,特别适合作为调味香料使用。
龙蒿原产在西伯利亚及西亚地区,现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各国以及亚洲的中国、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和克什米尔地区。其中,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及河北、山西和陕西的北部均有生长。
由于生长地域较广,龙蒿的品种也不少,且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品种,其植株形态和生长习性也有些微差异。比如,分布在俄罗斯、中亚地区及我国新疆的宽裂龙蒿,植株较为高大,叶片也比较宽大,不是线形,而是椭圆状披针形,其头状花序相对其他品种也大一些,无花梗或具极短花梗,多生长于海拔800~2500米的干涸河谷、河岸阶地、田边草原等地;分布在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部及我国青海和新疆、西藏西部的帕米尔蒿,植株略小,茎干和枝叶在早期均被有细密的绒毛,到后期才逐渐稀疏,其圆锥花序比其他品种狭窄而紧密,喜生长在海拔2500~3000米的高原草甸或石砾坡地;分布在我国青海中部和北部的青海龙蒿,其植株大小和头状花序的形状、大小都与原种十分相近,花序具有明显的花梗,通常生长在海拔2500~3500米的荒地道旁;还有分布在蒙古和我国宁夏、甘肃、青海及新疆北部的杭爱龙蒿,在植株和花序的大小、形态上,均与其他品种有细微差异。
在众多龙蒿品种中,最具知名度的当属法国龙蒿和俄罗斯龙蒿。法国龙蒿据传是在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时期才被引入欧洲的。这个品种的龙蒿,枝叶色泽非常鲜亮,且较其他品种更加芳香,是一种非常优雅的风味剂,通常被认为是最适合烹饪的龙蒿品种;但该品种属于不育的变种,无法直接用种子进行繁育,所以需要通过根部进行无性繁殖。相较于法国龙蒿,俄罗斯龙蒿是一个更为强壮和充满活力的品种,虽然其枝叶比法国龙蒿更高大,且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但它的香味显然不及法国龙蒿香甜浓郁。因此,尽管也可当作香料使用,却是低配版的龙蒿,一般仅作为法国龙蒿的次等替代品使用。通常情况下,俄罗斯龙蒿更多用来制作香袋等工艺品。
龙蒿之名的由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由于龙蒿的根部形状比较特殊,长得很像盘旋的龙,因而得名“龙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欧洲,出于对神化动物的崇敬,人们常用“龙”来命名那些具有治疗毒虫蜇伤或动物咬伤功效的草药,龙蒿也因此而得名。不论哪种说法更加科学,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龙蒿之名的含义是一致的。其拉丁文学名为Artemisia dracunculus,前面我们已经提到,Artemisia是指蒿属植物,dracunculus的意思就是“小龙”。这种被尊为“小龙”的蒿草,凭借其特殊的香味和功效,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喜爱。在我国新疆,人们常常挖取龙蒿的根茎,晒干后研磨成末,用来代替辣椒作为调味品;在一些东欧国家,人们会用龙蒿制作一种名为Tarhun的碳酸饮料,其口感独特,令人回味无穷;高加索山区的俄罗斯人还喜欢将其直接榨成龙蒿汁,这种色泽鲜艳的绿色神奇饮料喝起来有一种大料和薄荷的味道,非常上头。如今,在很多俄罗斯超市或者餐馆里,都能买到包装好的或鲜榨的龙蒿汁。
当然,最能让龙蒿大显身手的,还是法式餐饮。由于龙蒿的香味具有很强的调和性,可以广泛用来给猪肉、牛肉、鸡鸭、禽蛋、鱼类等荤食和土豆、番茄、洋葱、韭菜、芦笋、香菇、豆类、花椰菜、胡萝卜及米饭等素食调味,而且其自身的独特香味能有效解除食物的油腻感,因而在法式料理中演绎出了琳琅满目的调味食用方法。比如,将新鲜的龙蒿叶片切成碎末,撒在馅料、炒蛋或清汤之中,可为这些食物增添一种美妙的味道;用新鲜的龙蒿与鸡肉一起拌成沙拉,也是一道别具风味的佳肴;法国人还非常喜欢将新鲜的龙蒿碎末拌在蛋黄沙拉酱中,用龙蒿的清香来调和蛋黄沙拉酱的油腻感;即便直接拿白煮蛋或水煮土豆蘸着这种龙蒿甜酱来吃,也让人欲罢不能……
除了用新鲜龙蒿调味之外,人们更多把龙蒿的风干叶片作为香辛调味料。在烤鸡的时候,既可将龙蒿掺入填塞料中,也可直接撒抹在烤鸡上,都能使烤鸡变得更为鲜香美味。在法式料理中非常有名的伯纳西酱也是以龙蒿为主料制作的,这种以亨利四世的出生地命名的淡黄色酱汁是牛排的最常规酱料之一,由龙蒿和黄油、鸡蛋黄、葡萄酒醋、小洋葱制作而成,与牛排堪称绝配。此外,龙蒿还很适合与酸性配料一起使用,可充分发挥自身的香味,因此常被加入醋、芥末、酱料、腌菜、柠檬汁或开胃小菜中提味。
龙蒿不仅气味芳香,而且营养丰富,富含碘、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C,其鲜嫩的茎叶口感清甜,略带苦味,非常适口。因此,除了作为香料调味品,龙蒿还可以作为一种时令蔬菜直接食用。通常是在春夏两季采摘其嫩茎叶,去杂洗净,用沸水浸烫一下,换冷水漂洗干净后,挤干水分,便可凉拌、清炒、炖汤或做馅食用。需要注意的是,龙蒿的精油中含有甲基黄酮,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虽然在短期内适量食用对身体健康并无影响,但若长期食用,有可能致癌。有些皮肤过敏者在接触了龙蒿之后,还会引发皮肤炎症。因此,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对蒿草过敏者以及胆结石、克罗恩病和癌症患者应禁用龙蒿。
另外,由于龙蒿的青干草养分含量丰富,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含量高,粗纤维含量较低,也可作为牲畜饲料。不过,各种禽畜一般都不喜食这样的龙蒿,只有等到秋季植株枯黄后,其适口性有所提高,畜禽才会进食。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这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流行的农谚,意思是说,早春三月萌发的茵陈蒿最有经济价值,要及时进行采摘;过了这个时间段,其价值就会打折扣,变成普通的蒿草;再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五六月份,更成了不值钱的野蒿,最多只能拿来当柴烧。这句谚语的由来与东汉名医华佗有关。
相传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瘟疫四起,染疫而死者众。即便是名医华佗,对此也束手无策。一次,华佗外出巡诊时意外发现,有一位患者不仅病症很快消退,而且身体状况也恢复得很好。原来,这位患者家境贫寒,无米下锅,只能靠一种叶片灰绿的野蒿充饥。华佗发现,这种蒿草性味苦寒,具有清利湿热、消退黄疸的功效。他还注意到,虽然蒿草的种类有很多;但其中,只有三月萌生的茵陈蒿才有最佳疗效,过了这个时节抽生的其他蒿草,药效会大打折扣。于是,就有了“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这样的谚语。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究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令人费解的是,提取青蒿素的基原植物并不是青蒿,而是另一种蒿草—黄花蒿。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这与历代医药著作中对蒿草植物的名称混淆使用以及后人在引用和重命名时的不够严谨有关。在《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唐本草》等古代医著中,均有关于“青蒿”的记载,这其实就是如今学名为Artemisia annua的蒿草植物。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将处于两个生长阶段的同一种蒿草分别命名为“黄花蒿”与“青蒿”。明朝末年,这种蒿草被引入日本。当时的日本学者对《本草纲目》非常推崇,他们在引用时并未注意到《本草纲目》所述的“黄花蒿”与“青蒿”为同物异名,在保留了“黄花蒿”之名的同时,又张冠李戴地把“青蒿”之名给了另一种蒿属植物Artemisia carvifolia,并被一直沿用下来。
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带领研究团队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成功提取出了抗疟有效成分,依照我国古代医药著作的提法,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所以,现在植物学上所说的青蒿并不产青蒿素,真正产青蒿素的是黄花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