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技术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的管理要点分析思路构建

2022-07-22 09:04周乔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器具计量机构

周乔

摘要:新发展阶段,我国从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质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核心标准,其中计量器具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计量器具的应用效果是计量技术机构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然而在生产与应用时,非常容易加大计量器具的检测误差,必须要定期做好校对、养护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计量器具的应用价值。在管理中,需要注意一定事项。本文通过概述计量技术机构、计量器具管理的重要性,依据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计量技术机构检测计量器具管理

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高质量”为核心,要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机构的作用,做好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定期检查器具能提高检测的精准度,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原则,构建综合、动态的管理系统,优化管理结构,延长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协助计量技术机构开展后续工作。

1计量技术机构概述

随着社会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计量技术机构要以提高技术水平和高新服务水平为重点,强化检测能力,为后续计量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从长远分析,如今计量技术机构在人力资源、计量器具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计量检定人员能力不足、素质较低。在新形势下,不能深入掌握法律法规,不能理解和应用计量器具管理方面的原则、知识,从而降低了业务开发能力。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计量校准、测试的市场占有率较低,竞争能力不强;另外,计量检测理念、内容持续更新,要求计量检定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其次,在计量器具管理方面也有一定问题,管理意识薄弱,计量工作是各行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做好计量工作才能形成合理的量值[1]。

2计量器具检定的重要性与方法研究

2.1重要性分析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科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计量器具愈发重要。其不仅关系着生活生产活动,还关系着企业发展与产品质量,能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经济效益。所以计量技术机构一定要做好计量器具管理工作,降低误差,提高检测的精准性,延长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计量器具具有物理性,由物理材料构成,所以即使是同一批次产出的器具也会存在误差,降低应用效果与检定率。与此同时,应用状态也能直接影响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质量差、管理标准不完善都会影响检测效果。所以一定要引入新兴技术,加强网络技术和器具管理的适配性,提高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完善管理、检定程序,以制度为保障,强化检定性能,从基础环节入手[2]。

2.2检定方法研究

想要提高计量器具的管理水平,一定要做好检定工作、合理规划检定周期,坚持两个原则,第一,要最大限度地减小误差,在周期内,降低检定风险。第二,要重视经济效益,降低检定、校准成本。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检定与校准工作之间的平衡性,会盲目缩短周期,浪费检测资源。所以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检定方法,提高检定、校准效率,实现管理目的。

2.2.1运行测量法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计量器具的使用效果,在开展检测工作时提升计量器具的精准性和稳定性,一定要强化计量器具的精度,要从检定、校准周期入手。运行测试方法主要通过校准设施,利用此种设施落实运行周期。一般情况下,计量技术机构使用的计量器具具有便携性和简易性,需要确定器具相关的信息、数据,以其明确鉴定周期,通过辨别此周期内的差异大小,再与计量器具相结合,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将检测后获得的参数与标准参数对比,如果差异较大,则需要重新调控检定周期,如果差异较小,則可以延续过往的操作方法。

2.2.2图像法

对于检定、校准工作,图像法更加直接有效,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数据信息,提高检测效率。利用此方法,在多次开展检定、校准工作时,可以将数据信息转换为折线图,方便工作人员获取、使用,通过标注重点位置,能提高检定周期的科学性。同时,图像法还能直接体现出不同的计量器具的特点,操作有效、检定正确,是非常常见且受欢迎的检定方法之一。

2.2.3阶梯形法

阶梯形法主要指的是以计算器具应用时间、频次及寿命为基础,全面分析,明确检定周期。但需要注意,此种方法虽然能获取精准的检定结果,但是需要分辨各类检定信息,例如,如果信息数据超过标准误差,则应该减少周期,如果符合标准误差,则应该增加周期。

3计量技术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管理的现存问题

根据上文可知,计量器具直接关系着计量技术机构检测工作的精准性,也关系着机构的外在形象与权威。如今,部分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意识淡薄,在开展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时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检测结果,无法保证产品质量,让其在市场中自由流通,甚至会引发较为严峻的社会性事件。下文主要分析管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3.1管理难度高

随着我国检验事业发展,计量技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且计量器具种类也愈发多元,不同的器具拥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如果计量技术机构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方法,就会出现计量器具损坏且参数误差较大等问题,降低检测的精准性[3]。

3.2管理方法落后

大部分计量技术机构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仍以人工为主,人为记录管理工作、开展管理程序,导致台账和实物不匹配。一些机构在选定计量器具时,其采购技术标准和现实使用不相符,过于重视外国器具或者是降低价格,不能保证检测质量。另外,因一些高精度的计量器具价格过高,一些机构为了降低检测成本,仍会选择传统器具,或者是采购后,受人员素质、工作要求等因素影响,无法将高精度的计量器具投入使用,不能制定合理的检定周期,加强养护,利用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手段非常落后。

3.3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一方面,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意识薄弱,认为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只要保证计量器具可以正常使用即可,管理、检定工作之间的间隔非常长。没有意识到计量器具会受材料特质、制作特性等要素影响,其精准性非常容易产生变化。另一方面,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综合素质较差,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过于依赖管理经验和主观判断,无法分析细微误差,从而产生较大失误,且缺乏严格的管理规定、标准,无法保证管理手段具有科学性。

3.4检验工作不到位

检验工作具有实时性,一些计量技术机构不能定期开展检验工作,导致大量不符合标准的计量器具流入检测实验室。受市场要求影响,计量器具的功能愈发丰富,对应不同的生产要求和产品可以选择不同的功能。如果不能根据器具类型、原理和配置制定不同的检验周期,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就会影响后期检定的效果[4]。同时,还存在忽视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检验人员素质低、投入不足等问题,不能合理确定检验周期,认为不需要频繁开展检验和校准工作。计量器具非常容易受自身材料、工艺特性影响,精准性不稳定,一旦开展检验工作,则会降低检测的效率与权威性,并且计量器具有年限限制,如果长期不规律、不合理使用,就会影响其性能,从而减少检定周期、增加检修成本。计量技术机构应该根据器具应用情况和特性来确定检验周期,但是受资金和人才资源限制,无法保证调研的科学性。

4计量技术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管理的优化策略

4.1分类管理

面对管理难度高、管理混乱等问题,计量技术机构一定要意识到计量器具分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器具级别,有针对性地开展检验、保存、操作与养护等工作,提高器具的应用效果。以ABC类计量器具为例,通过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手段。A类器具被纳入到国家强检目录,具有精准性高、检测效果优等特质,常用于原材料分析领域,管理时要进行周期性检定并且严格依据强检规定。B类器具主要应用于能源计量等领域,对读数精度要求非常高,如温湿度,管理时如果计量环境较差,要保证定期更换,让器具计量维持稳定。C类器具具有计量稳定、质量变化小、精度要求低等特质,非常不易拆卸,管理时要保证检定周期小于规定检定周期,以二倍为限,如果是一次性,没有准确的精度要求,只需要做好维护工作。

要做好日常养护、核查工作,要进行量值溯源,依据计量技术机构制定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对检测项目与计量器具产生的参数,进行溯源性测量评估与周期校准。对于被纳入到强制检定中的计量器具,只有在检定、校准后才能投入使用,并且还应该开展周期性检验。计量仪器非常容易受自身特性与环境影响,开展核查工作能提高器具的可信度,并且还能及时进行养护维修,保证检测效果。在使用、维修与养护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循质量手册,保证持证上机,让操作更严谨、规范,及时记录损坏器具。管理大型器具时,要做好防尘、防晒等工作,降低外在环境的影响性,严格控制温度,定期调试易损、已坏零件[5]。

4.2积极开展检验工作

为了避免质量不达标的器具流入检测工作,一定要做好检验管理工作,根据计量器具的类型、原理、参数进行评估,加强检测工作的规范性。检验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使用前,在采购时应该开展全面检验工作,保证计量器具的质量,评估器具检测的精准性,如果发现质量不合格,及时返厂。第二个阶段是定期检验,在应用过程中,计量技术机构应该安排实时检定工作,设定检定周期,配置专业的检定人员,周检高于10%。检定后,将检定结果详细记录,为后续维修、养护工作提供全面、精准的资料。对于在质量不达标条件下获取的数据信息,计量技术机构应该立即向客户追回,并且重新提交、检测样品,保证数据精准。

为标准化开展检验管理工作,计量技术单位在“标识化”的指导下,依据器具的具体情况,设定标签。通常情况下,标签应该包含以下几点,第一是量程;第二是检定状况,如合格用黄色,不合格用蓝色;第三是检定时间,将上一次检定时间记录在标签上,在规定周期内开展下次检定工作。为了保证标签的精准性,可以电子打印标准[6],还要积极引进新兴技术,利用网络技术提高检验质量,创新检验程序。对于检验环节,要根据传统程序的漏洞,针对性完善检验方法,更新检验规程,既要格根据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计量器具,提高检验性能,也要落实检验制度,最大程度提高检验效率。

4.3建设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在计量器具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始终发挥着主体作用,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效果。所以,计量技术机构应该意识到管理人员的重要性,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培养复合型人才,树立职业意识、道德意识,强化理论素养,做好人才保障工作。首先,应该设计奖励机制,依据计量器具管理的具体要求,落实管理任务与职责。将管理职责设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考核优异则进行物質奖励、精神激励,还能提供职位晋升的机会,强化管理意识,激发管理人员的热情。其次,要开展培训活动,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的专业性非常强,可以邀请专家开讲座,让管理人员掌握相关要点,避免出现严重的人为失误。增强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如市场情况、政策法律、当地质监局的要求、系统操控要求等,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计量器具会产生多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问答平台、自主提问、专家回应,有针对性地解决管理难题。

4.4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

计量技术机构想要提高计量器具管理效果,必须将人工管理转化为信息化管理,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根据器具管理的现实情况,引进、设计管理系统。可以与软件企业合作,根据管理要求、标准、程序及器具特性设计管理系统。此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功能,采购报告、数据记录、台账登记、检验管控、维修养护等,要做到全过程管理。为了充分发挥系统功能,实现规范性管理,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者应该提供精准的器具参数,保证功能阈值稳定,可在采购过程中设定数额标准,如果低于此数额,仅需要基层管理者审核,如果高于此数额,需要更高级别的管理者审核。信息系统能全面、详细展现计量器具的各项数值,便利化管理工作。例如,以1号标注正在被应用的器具,可以直接下达操作指令。以2号标注送检的计量器具,禁止操作。以3号标准处于封存状态中的计量器具,可以解除封存。以4号标准废旧的计量器具,禁止操作。此系统能根据计量器具的应用情况,动态调整序号,从提高管理的效果和准确性。

另外,还可以构建数字化档案,随着“互联网+”意识逐渐增强,要改变传统的人工记录方式,将计量器具的信息记录在数字化档案中,利用扫描、搜集等方法,将纸质版文件、音频文件等转为电子版,存到计算机中,方便后续查阅和处理,既能减少储存空间和成本,还能与信息系统衔接[7]。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计量技术机构管理计量器具的现存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如今市场经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愈发高,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计量器具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分类工作、加强检验管理,结合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建设信息系统,数字化管理计量器具档案,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检测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政.SH质检院计量检测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21.

[2] 李美琦.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1.

[3] 虞成斌.基于B/S架构的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9.

[4] 马雪洁.大型企业计量器具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及开发[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0.

[5] 张明智.探索计量技术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的管理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4):174,176.

[6]施禅臻,张爱亮,宋钊,等.生态环境第三方检测机构计量器具量值溯源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2021,37(1):11-17.

[7] 杨国安.计量技术机构检测用计量器具管理要点探讨[J]. 中国科技投资,2020(18):70-71.

猜你喜欢
器具计量机构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科学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