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吟子 刘根树 罗丹
三个小人手拉手,在红色屋檐下相拥。近日,这一红色邻里的标识频现十堰市街头,“党建+邻里中心”成为热词。
今年以来,十堰市通过建设单位主建、主管单位自建、职能部门配建、县市区和街道帮建等渠道,在全市900多个物业小区中开展“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把社区服务功能向小区延伸,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小区提供必要的阵地支持和基础保障。
闲置小楼里建起了“邻里中心”
走进郧阳区体育场社区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前来休闲的老人们三五成群围坐成一团,或下象棋,或玩棋牌。
自开放以来,中心一楼的活动室每天都有居民来休闲娱乐。有时还没到开门时间,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来晚了还抢不上座位。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栋闲置小楼。今年2月,十堰市开展“党建+邻里中心”建设,要求全市所有物业小区邻里中心建设应建尽建。
体育场社区位于郧阳区城关镇,社区内老旧小区占比达到了90%。老旧小区内可用公共资源少,邻里中心既要贴近群众,又要最大限度发挥服务居民的功能,场地的选择是关键。
社区党组织书记李先进全面梳理辖区内资源,并带着网格员沿街查找场地。调查中,他们注意到了一栋正在装修的沿街小楼。了解后得知该房产归区民政局所有,一二层对外出租,正准备进行养老改造。
“沿街地段十分便利,养老也是为附近居民提供服务,把功能进行整合也许能最大化利用场地。”想到这,李先进便在党建专员的指导下,主动上门对接区民政局,协调场地筹建邻里中心。
为推动项目进展,李先进还带领社区人员主动为原租户在辖区内另寻办公场地。在区委组织部门的协调和区民政局的支持下,闲置小楼建为邻里中心的计划提上日程。
场地选好后,社区又主动争取片区包联单位区统计局对邻里中心建设予以资助。在整合多方资源后,今年3月,修缮一新的邻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除一楼的活动室,二楼还配备有幸福食堂。居民们中午只需花上10元,便可在这里享受福利午餐,每天惠及200余人次。
“以前居民们只能在树荫下下着象棋,下雨天就没地方可去。现在他们体会到了邻里中心的便利,在家门口就有休闲娱乐的地方。”社区工作人员熊双说道。
多方联动提升“家门口”的幸福
截至目前,十堰市已建成640个“党建+邻里中心”。这些邻里中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给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提升了群众“家门口”的幸福。
位于郧阳区中岭社区的郧城花园小区,在物业公司的协助下,将闲置多年的开发商遗留资产加以重新利用。“由于产权交付问题,这个位置一直处于空闲状态,我们就跟物业公司做工作,将这个场地拿出来用于服务居民。”社区书记袁仁明说。
在这个500多平米的空间里,设有活动室、棋牌室、书画室等。“这个地方就在小区门口,进出很方便,我每天都会带小孩在这里歇歇脚。”居民王冬梅说。
端午节前夕,社区工作人员还联合物业在小区邻里中心组织了一场“粽叶飘香,浓情端午”的活动,居民们有的包粽子、有的裝馅、有的绑粽子,分工明确,其乐融融。
“有了邻里中心这个平台,我们和居民的关系更融洽了。开放一个月,就有5家住户主动补交了物业费。”物业公司总经理何忠金笑着说道。
据悉,十堰市要求成型规范和基础条件较好的物业小区,在街道、社区指导下,挖掘内部资源,通过“三方联动”机制,建设“党建+邻里中心”。
具备条件的小区可引入市场主体参与联建,将邻里中心建设与居民供需对接,延伸服务功能,开展精确营销,逐步实现商、文、体、卫、教等生活服务设施的集成共享。
茅箭区五堰街道六堰山社区老龄化程度高,街道结合周边群众意愿,引入十堰市慈济老年护理院,建起了五堰街道长者服务中心,为周边居民提供养老服务。
今年2月15日,五堰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开业。全屋安装了扶手、地面做了防滑处理、卫生间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干净敞亮的五层小楼处处体现出服务的细节。老人们可以在一楼的食堂享受到福利性的早午餐,右边的小卖部则可以买到适合老年人的各类生活物品。
“在社区的带领下,我们把邻里中心和服务中心一起建设维护好,共同对接好居民需求,做好居民服务,力争实现双赢。”护理院院长谭显玲信心满满地说。
小“中心”发挥大作用
走进茅箭区武当路街道文家沟社区邻里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海报墙,墙上贴满了孩子们手工制作的简笔画,正中间的小黑板上,写着“邻里中心,我爱我家”几个大字。
据悉,小区邻里中心设有两大板块,一边建有老年棋牌室、乒乓球台供小区老年人休闲娱乐,另一边则建有温馨舒适的图书角、自习室以及游乐区。邻里中心根据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及需求设置不同的区域,让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感受到贴心服务。
今年以来,十堰市以“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和使用为契机,除提供基本服务功能外,还通过设立“红色议事厅”、提供“一老一小”特殊照护、集聚各类资源补齐服务短板等方式,链接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努力实现为民服务精细化、零距离。
“我们把价格公开透明,居民就不再有疑问了。”在张湾区岩岭社区半山尚小区的“党建+邻里中心”,社区书记吕军在三方联席会议上说道。
今年年初,半山尚小区暖气费用从每平方7.5元上涨到8.52元。此前由于暖气费由物业公司代收,有不少居民对涨价提出质疑,一度与物业公司产生矛盾。
吕军便在小区的邻里中心的“红色议事厅”召开会议,逐条逐项解答居民疑问,并将涨价的原因及明细贴在小区门口的宣传栏上。
每月第一周的周三晚上,小区还定期在邻里中心召开“三方联动”议事会,将居民提出的日常问题进行讨论,解决了长期以来小区消防通道私家车乱停放等问题。
张湾区车城路街道芙蓉华府小区则通过“三方联动”机制,成功协商安装摄像头,杜绝小区高空抛垃圾现象。“现在在楼下走,再也不用心惊胆颤了。”小区居民郑涛说。
为引导辖区社会组织、公益力量融入邻里中心,各地区还相继推出了“邻里守望之家”“社区便民家政服务”“红色驿站”等居民认可的惠民“党建项目”97个。
有呼必应、有应必解。小小的邻里中心正逐渐成为小區居民协商议事、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场所,成为党员群众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综合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