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提高经济集聚度的“新赤壁之战”

2022-07-22 04:50:29董方平
党员生活 2022年7期
关键词:赤壁科创粤港澳

董方平

近年来,赤壁基本形成深度对接武汉,承接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产业转移以及湘鄂边界县(市)区域中心三大经济发展格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提高经济集聚度和城市竞争力”。为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赤壁遵循县域发展规律,进一步找准县域在区域乃至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推动差异化发展,提升县域能级,打响提高经济集聚度和城市竞争力的“新赤壁之战”。

深度融入武汉都市圈。赤壁40%的外贸产品从武汉出关、80%的公路货运通过武汉集散。70%的受高等教育学生、20%的消费、13%的就医、5%的人口就业在武汉。我们引进的各类人才35%来自武汉,农产品70%的市场、旅游40%的市场在武汉,每年为武汉产业链配套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2%。武汉与赤壁已经形成深度融合、优劣互补格局。我们将更加充分融入武汉都市圈,完善交通物流体系,建设赤壁长江大桥东延高速公路、107国道城区段外迁工程、长江综合码头、陆水河航道提升工程、京广货运站、通用机场等基础设施。做大物流数据平台,释放大润发物流配送中心作用,建设区域冷链物流节点。发展基础制造业,与武汉开展“飞地经济”合作,建设无人机测试基地,培育车载电子玻璃产业,为武汉汽车产业提供配套。发展康养产业,创建三甲医院,提升医疗水平,减轻武汉医疗压力。发展优质稻米、青砖茶、水果、水产、生猪、蔬菜等农业,为武汉提供优质农产品。发展三国文化旅游、会展拓展、休闲康养等服务业。

精准承接产业转移。赤壁是国家战略布局密集区和承接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产业转移集中区。在央企及重大交通设施带动下,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产业转移纷至沓来。京津冀的北京金山云、北京创业家、北京双吉制药、金汇通,粤港澳的维达力、住方科技、中亮光电,长三角的高正新材料、银轮工业、海威管业等近百家企业落户赤壁,2021年累计年产值585亿元,税收10亿元,带动就业17600人,这些企业的加盟使赤壁基本形成了电力能源、电子信息、大健康三大赛道。2021年,以三大产业为主导的规模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689亿元。围绕三大赛道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变“招商”为“选商”。推进园区平台建设,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高新产业园区,打造5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4平方公里的电力能源产业园区、3平方公里的大健康产业园区以及3平方公里的科创园区“四大产业板块”,提升水、电、路、气、网等能级,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准备。力争到“十四五”末,四大产业板块累计实现产值1300亿元。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赤壁是全省20个高质量发展县(市)之一,2021年,赤壁实现GDP519.54亿元,领先湘鄂边界周边县(市、区)。赤壁是国家创新型县(市)重点培育对象、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标杆县(市),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大数据改革走在县(市)前列。湘鄂赣边界县市区域中心雏形初显。我们将按照共同缔造理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滿足生产、生活、生态需要,奋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科创中心,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做实光谷科创大走廊·赤壁中试谷,为中小企业提供科创服务。打造区域数字中心,集聚政府、社会数据,做强大数据中心,培育数字经济,为区域数字赋能。打造区域消费中心,不断提升文化、教育、医疗、商贸等服务能级,增强城市吸附能力。

(作者系赤壁市委书记)

猜你喜欢
赤壁科创粤港澳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8:58
科创走廊“乘风起”
当代党员(2022年7期)2022-04-14 21:51:05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消费导刊(2018年20期)2018-10-19 08:22:26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金桥(2018年4期)2018-09-26 02:24:50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鏖战赤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