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彦群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文物收藏热度逐渐高涨,人们对漆缮这项传统手工艺愈发关注。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手工艺而言,漆缮工艺更加强调与器物气质的吻合程度。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手工艺人在漆缮工艺中充分融入新兴技术并使用新型材料。然而,漆缮工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使人们难以近距离接触与漆缮工艺相关的手工艺品,不利于漆缮工艺的传承。因此,对漆缮修复陶瓷的技艺进行分析,探讨漆缮工艺的美学价值,以更好地将漆缮工艺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漆缮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漆缮;修复技艺;陶瓷
注:本文系2018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陶瓷修复中传统漆缮工艺和审美研究”(18YS46)研究成果。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古代器物或多或少都存在些许残缺。大量残缺的器物出现在收藏市场,有效推动了残器修复行业的发展。对于很多人而言,收藏的古董或器物已经不再是一件简单的物件,而是有着一定情感的“伙伴”。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器物进行修复,不再是围绕经济实用的方面,反而是出于一种珍惜物件的理念。在大多数人的思想意识中,残缺是不完美的,完整才是完美的,但随着美学教育的全面贯彻及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人们逐渐开始接受残缺美。同时,借助漆缮工艺修复的器物与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联系。
一、漆缮概述
漆缮是借助大漆、金粉、色漆、瓦灰等纯天然材质对残缺器物进行修补的一种传统手工艺。经过漆缮的器物不仅能够被人们继续正常使用,而且还拥有较大的艺术价值。漆缮的本质在于用美的手法去对待不完美的事物,其代表一种态度,即用世上最贵重的物质与精神来面对缺陷,精心修缮,不去掩饰残缺,敢于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在无常的世界中恪守心中那份对美的向往,化残缺为美,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由此获得升华,超越原有的层面,达到更高的境界 [1]。
二、漆缮修复陶瓷的技艺
(一)漆缮修复陶瓷的过程
漆缮工艺的步骤主要是对缺口进行打磨、处理、黏合等,需要应用到大漆、木块、金粉、打磨砂纸、软毛笔等一系列工具。在利用漆缮工艺修复陶瓷时,首先要对器物本身的缺口处进行处理。有缺口的器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破碎且保留有碎片的器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拼接的方式将其恢复至原有的样貌,也称为“破”;另一种是缺少碎片的器物,需要将生漆与瓦灰混合后,对其加以填补,又被称作“损”。由于大漆的黏合性比较强,修补过后可以长久使用。在进行修补时,可在调漆过程中同时添加适量的糯米粉、瓦灰等具有一定支撑性能的物料,之后在缺口处将器物表面和碎片之间进行黏合。在经过黏合工艺之后,应等大漆彻底干透之后,才可开展研磨工艺,在研磨过程中,还要合理利用水的调节功能,注意研磨强度,水不能损坏陶瓷釉面的光泽度。因此,如果在一次研磨完成后,还没有把缺陷完全弥补好或者修补效果不好,那么就必须重复之前的修补过程。漆缮工艺中的髹漆工艺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漆缮手工艺人要保持稳、准,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技能。在将金粉、银粉或者色漆刷至器物表面时,漆缮手工艺人应在漆即将干透的时候开展上色工序,同时还要保证上色的均匀性、平整性,完成上色工序后,将器物平稳放置即可 [2]。
(二)漆缮工艺修复陶瓷的特点
首先,胎体材料的天然性。对陶瓷进行修复时,通常会发生局部器物丢失的问题,这时漆缮手工艺人可采用符合器物本身特质的合适材料对器物加以填补、修复,又称为胎体修复。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填补材料愈发多样化。大漆、瓦灰等属于传统填补材料,由于大漆完全干燥后不易被氧化,同时硬度相对较高,耐高温,且无毒无害,通常会被应用到实用性较强的陶瓷修复技艺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大漆为何是漆缮修复陶瓷的核心材料。
其次,工艺补色的自由性。破损的陶瓷经过胎体修复后,需要开展釉面仿制修复,而釉面也是体现瓷器美感的一种媒介。将大漆作为对出现破碎的陶瓷进行修复的黏合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陶瓷“重獲新生”。同样,大漆也是一种装饰材料,如果将大漆用于陶瓷中,可以丰富器物本身的美感,因此利用漆缮工艺修复陶瓷可以满足艺术家的创作需求。使用修缮工艺修复好的陶瓷,已经通过多种途径流传至各大博物馆中,比如大英博物馆中破损的青花瓷器便普遍使用了金缮修复。不仅如此,在陶瓷工艺的限制下,陶器底部无法做到满釉,而使用漆缮工艺可以对其进行填补,能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因为在烧制陶瓷作品时,通常会将作品的某个部位当作支撑点,也就是圈足部位,这个部位无法施釉,导致陶瓷难以做到满釉,而漆缮工艺可以充分弥补这一缺陷,避免胎体外露。
最后,器物黏合的牢固性。黏合修复是将已经破碎的陶瓷碎片进行连接的一项工艺,包括各个残片间的黏合与连接,既是修缮工艺的核心步骤,也是恢复陶瓷基本形态的前提,有助于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主要使用大漆进行黏合,并借助外力加以固定来进行修复。同时,要将经过大漆黏合后的瓷器放置在空气中静置20分钟,其作用是提高黏性,让瓷器与瓷器碎片之间更为牢固。在黏接时,要用笔少量多次蘸取大漆黏合剂,并将其均匀涂抹至碎瓷片的断茬处,确保瓷器与碎瓷片之间的完美黏接。之后,利用双手挤压出多余的大漆黏合剂,并借助刀刃检查拼接的精确性,使用热熔胶加以固定。当完成黏接后,应将瓷器放置在荫干箱中,确保黏合剂的强度保持在最佳状态,进而提高瓷器的牢固性。
三、漆缮工艺的美学价值
我国民间以往的审美意识普遍为直觉性审美,换句话说,即美的东西是自然且没有规律的,是器物本身所散发出的一种气质。漆缮工艺亦是如此,不能简单地通过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解读。利用大漆对器物本身破碎的瓷片进行黏合及利用金线进行装饰,既能让器物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还能让器物具有浓厚的美学底蕴。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通常会借助“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来描述器物本身的精神气质与美学价值。对于漆缮这项传统手工艺而言,其中的“形而上者”主要指漆缮修复陶瓷的技艺中的修复行为。经过漆缮工艺修复后的器物,在使用、观赏时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美学之间形成一定的关联。由此可见,漆缮工艺在漆器修复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美学价值、实用价值、商业价值、纪念价值。
在利用漆缮工艺修复陶瓷的过程中,漆缮手工艺人对图案的绘制应贴合器物本身的气韵,并且要重视对器物纹饰的选择与设计。如果器物原有的装饰图案是梅花,那么漆缮手工艺人所使用的装饰图案也应与梅花相对应。纹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瓷器修复带来极致之美,同时还能给观众带来蕴含着主体精神的情感。漆缮工艺较为推崇自然,即只对器物本身破裂的自然痕迹稍加修饰,并不需要在器物上添加过多的装饰纹样,以免对器物本身的魅力造成破坏。漆缮手工艺人要通过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对器物进行观赏、修复,让装饰纹样可以彰显出器物本身的气质美,这才是漆缮工艺的美学价值。同时,漆缮工艺能在最大程度上延续器物的生命。漆缮手工艺人通过对器物进行精神层面上的创作,将现代化的创作理念与破损的器物充分结合,能促进漆缮工艺的传承与创新[3]。
四、漆缮工艺得到发展的原因
(一)源自文化层面的需求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文化事业予以高度重视,并大力弘扬优良的民族文化,促进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漆缮工艺已成为研究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依据,并属于制漆工艺的研究范畴。在利用漆缮工艺修复器物的过程中,漆缮手工艺人能更清楚地认识到器物在实际制作中的性能和风格。当人们换一种角度欣赏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时,就会着重探究这种技艺能够被人类传承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漆缮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更应对其进行学习与传承。
(二)源自审美观念的提高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完成漆缮修复的器物不但能够成为一种完整的艺术品,而且还具有较大的美学价值。比如,在长期的喝茶、品茶过程中,由于长期被茶叶浸渍,茶汁会慢慢渗入汝窑茶器的开片中,并在汝窑开片釉裂中留下茶垢,从而使得茶器纹路的墨线更加突出。如果利用漆缮工艺在茶器裂缝处加以修补,又或者用金粉进行修复,那么修补出的器物纹样就会和器物本体及器物表面的图案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需要漆缮工艺修复的器物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或商业价值,而金漆所特有的富丽华贵的视觉感受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器物残缺所造成的缺憾。利用漆缮工艺修复陶瓷的难度主要在于漆缮手工艺人要保持器物原有的造型,塑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对漆缮手工艺人功力的要求较高。漆缮手工艺人也可以对经过漆缮工艺修复后的器物进行二次创作,比如可以在破碎瓷器的修复纹路上清晰地描绘出具有美感的图案,如花鸟、山水等,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瓷器的装饰感[4]。
(三)源自生活态度的转变
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工业化进程,同时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而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技术也逐步被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虽然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现有的生产环境,但并不能改善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文明。古人普遍认为身体残缺是一种不完整的现象,但在当今社会,也正是残缺给人们留下了更充分的思考余地,使人们可以认识到残缺也是一种美的体现。漆缮工艺是无法通过自动化技术完成创作的,所以漆缮工艺本身具有极大的美学价值,同时也更加契合当前的绿色能源、文化素质等相关理念,能促进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5]。
五、漆缮工艺的发展趋势
通过从文化、审美观念、社会环境等层面探究漆缮工艺,可以了解到漆缮修复工艺对现代艺术的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首先,很多漆缮手工艺人之所以学习漆缮这项传统手工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比较喜爱,只有足够喜欢,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任何事情如果仅仅靠喜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创造出一定的效益。在智能化时代,如果我国漆缮手工艺人仍选择固守传统,则会导致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生活相脱离。虽然每次修缮的工序大体相同,但就每一个修复的项目而言,每一项修复工作都是独一无二的。针对不同的陶瓷种类、不同的残损程度、不同的器物形制,如何把握器物原有的韵味或创造出完全不同的审美意象,是一项颇费思量的艺術创作过程。同时,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手工技艺必将会受到严重的冲击,所以漆缮手工艺人应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创作出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作品。
其次,无论是在未来的市场,还是在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漆缮手工艺人的心态依然是很乐观的,并且还认为中国漆缮技术将会取得很大的进展。此外,漆缮手工艺人不仅要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文化精髓,而且还必须保留民族特色。
最后,漆缮工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基于我国物质文明繁荣发展的背景和“惜物”“简朴”“随缘”等多种传统理念。漆缮工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项目,未来的发展也要静候时代的检验[6]。
综上所述,将漆缮工艺与器物本身的背景相结合,能够使器物形成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而如果漆缮手工艺人将漆缮工艺和环境艺术相融合,并利用漆缮工艺修补裂痕,描绘出一个个精美的图案,则能强化漆缮工艺的美学效果,使器物形成不同于原来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冲破器物自身形状的束缚,产生更强的艺术创新价值。从古至今,我国一直提倡传承民间工艺,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因此我国手工艺人应找准优秀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化在现代文化长河中的位置,使民间艺术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融合。
参考文献:
[1]邹宇卿.漆艺金缮的工艺特点及其在玉器修复中的应用[J].天工,2022(6):79-81.
[2]水弘宇.论日本漆器莳绘技法在陶瓷金缮修复工艺中的应用价值[J].天工,2022(6):53-55.
[3]张玥,凌悦.残缺与完整:金缮与雕塑结合的实践性探索[J].美术文献,2021(1):145-146.
[4]侯文佳.探究金缮修复之美:手艺人赵云龙的修物笔记[J].艺术品,2020(4):96-101.
[5]但唯婷,胡颖.金缮技艺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J].陶瓷,2019(2):71-73.
[6]朱冰.以陶瓷修复为例探究金缮之美[J].东方收藏,2019(20):50-51.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