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2-07-21 07:34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7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微信大学生

景 越

新时代,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先以电视、报纸、期刊等具有时间、地点限制的传统传播模式已改变为共享式、交互式信息传播模式。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1]高校应把握微媒体短、精、快的特征加快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对微媒体时代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微媒体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机遇

微媒体是以手机、平板等便于携带的电子设备为媒介,以微博、微信、抖音、微视等APP为载体,面向全体受众传达信息,用户在拥有线上功能齐全的独立平台的同时,又能通过一键转发、发布、评论、点赞、私信等功能实现用户间随时随地传播微表达、传播微内容、传播微视频,这种即时性、共享性、快捷性形成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一种网状的网络传播结构,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高校应抓住机遇,有效运用微媒体,发挥其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推动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手段多样化

当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形式有制度化教育、评价性教育,这些教育形式都是在传统场域内开展。近年来随着“微”事物的不断出现,微博、微信、微课堂等APP已逐渐占据高校微媒体授课平台,高校将微媒体的使用方法和模式在师生之间广泛推广,实现微媒体技术同信息传递相结合,革新教育教学传统模式,根植民族团结情怀,发扬民族精神,推动微媒体在高校的发展,促使高校民族教育手段多样化,明确大学生政治立场,使大学生成为我国民族团结稳定的捍卫者。

(二)丰富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载体

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同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载体相比,更能顺应学生需求。学生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可以在客户端分享和表述自己的观点。微媒体时代高校有效利用微媒体,充分挖掘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微博等微平台功能,给学生创造独立的功能齐全的网络空间,更好地实现双主体互动,拉近双主体间距离。

(三)优化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跟随新时代信息传播和获取方式的改变而改变,逐渐与新时代信息技术相接轨,融合多样教学模式。新时代,各类“微”客户端更注重大数据分层、分类统计和追踪用户需求,着重于用户体验开发。例如随时随地“扫一扫”“#超话#”“点赞”“转发”等功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微”APP的依赖度更强,高校充分利用学生与微媒体之间的密切性,发挥微媒体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开展课外学习活动、学习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发挥微媒体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延展性,从而有效优化教学模式。

(四)提升了大学生民族团结的认同感

一方面,微媒体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矩阵中的一个节点,凭借信息的共享性可及时关注本国政治制度、政治活动、政治外交等活动信息,它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展了学生视野,加深了学生政治认知,同时微媒体凭借微视频、微电影、微文学等形式,生动具体表达出我国民族精神及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微媒体的传播方式契合大学生特征,高校可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将教育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弱化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抵触心理,提升其对民族团结的认同感。

二、微媒体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

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2亿,占网民整体的34.6%;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1亿,占手机网民的34.6%。下半年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大中小学基本恢复了正常教学,但较2019年6月仍增长了1.09亿,行业发展势态良好,从上述可知,高校部分教育工作依托于网络平台,但由于网络信息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匿名性、即时性、开放性,给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一)微媒体的广泛化使高校深化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缺乏针对性

现阶段,经过长久的发展和沉淀,微媒体平台凭借其突破时空限制、迅速便捷的传播优势,很快被各高校运用于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各高校团队虽在微媒体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获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网络民族教育”的教学概念,但其却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由于教学内容繁多,部分地区高校未能抓住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矛盾,只是将大量理论信息通过微平台直接输送到大学生身边,未能深入思考和挖掘如何借用微媒体平台能动地、具体地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巩固整合,致使大学生对高校教育工作持有相对抵触态度,给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传播形成了阻力。

(二)微媒体的不规范性致使高校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效果弱化

近年来微媒体发展虽快,但微媒体部分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首先表现为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聊天室等微平台的内容相对缺乏较为严谨的规范和引导,例如部分营销号利用网络开放性、虚拟性随意发布不严谨、政治方向不明确的相关言论;其次,由于微媒体平台相关反馈机制不健全,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舆情通道反映民情和民意,却没有及时得到相关部门回复现象,这极大地削弱了大学生对于政治体系的认同;最后,在微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这个群体成员在大多领域都具有一定成就,乐意在公共交流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念和态度。”尤其是近年来抖音、微视等自媒体的极速发展,致使视频传播、语音发送、图片分享、文件传送、转载发表在几分钟内完成成为可能,而部分平台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大学生易被部分不良信息诱导,极易造成信息传播的失范,而有部分国家利用管理漏洞,在平台上大肆开展渗透活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试图引领和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因此理应用制度规范微媒体平台。

(三)微媒体的偏好化削弱了教师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进入微媒体时代以后,出现了一种常见现象,大学生在对于某种政治理论处于模糊或不确定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选择百度答疑解惑,改变了以往有问题找老师的现象,教师的权威性被互联网的发展削弱,一种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微课堂、慕课、学习强国等APP的教学模式已袭来,如果教师只依赖于课堂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没有微媒体的介入,教师主体的教育方法愈益显单调,势必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发展需求。此外,由于微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全方位的立体传播方式,每个人都可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进行排版、编辑,并以自己喜欢的模式进行传播和发表,这也就呈现了一种偏好化特征,这也对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信息辨别力、政治信息关注度、媒体操作能力等方面有了更高水准要求。

三、微媒体时代深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化路径

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现,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左右,“十三五”期间我国网民规模从6.88亿增长至9.89亿,五年内增长了43.7%。同时,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分别占比为20.6%、10.5%和9.3%,由此可见,大学生是互联网运用的主力军,高校充分利用微媒体,将有利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各高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带去便利。

(一)落实微媒体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目标

某一固化简单性载体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需求,高校需要落实教育目标,具化教育指向,培育时代新人。微媒体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与以往不同,大学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也发生改变,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要培育大学生处理和对待民族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推动我国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政治意识。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应明确教育目标。首先,高校应培养高素质的媒介素养团队,追踪热点新闻,聘请专业思政团队对涉及民族问题的公共事件进行辩证的分析、解读,分析其背后原因后再将信息输送到大学生身边,推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网络信息时代相并肩;其次,“郑晓娜对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进行了就‘是否主动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微博与公众号’以及‘是否关注本校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调查显示:有29.58%的大学生中共党员(预备党员)、54.7%的共青团员和60.87%的群众完全不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微媒体,有84.51%的大学生中共党员(预备党员)、77.22%的共青团员和58.7%的群众关注本校官微。”[2]这就说明高校利用微媒体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应对大学生进行不同身份、层次的划分,例如针对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根据其自身政治信息需求进行民族团结理论知识推送,与学生进行不同模式的互动和交流,使更多大学生能够通过微平台去了解、获取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民族理论等;最后,高校可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开展微视频拍摄比赛活动,引领大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全天候、超时空的民族团结教育。

(二)规范微媒体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环境

随着微媒体的快速发展,应尽快完善微媒体相关平台的制度建设,为深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可以从四方面入手,第一,从国家层面出发,国家应出台优化相关微媒体平台法律法规,加大对微媒体信息源头的监管和筛查,阻断恶意信息来源;第二,从高校层面出发,高校应以法治思维为指导,建立健全对微媒体信息的管理与监督机制,树立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威。一般而言,外来西方文化的浸透是采取隐匿的方式,通常隐藏在某个话语之间、某张图片之中,因此,应提升大学生警惕性和信息甄别能力,一方面,高校培育网络计算机人才队伍,对微平台数据库后台进行实时监控,对文字信息进行筛选和监督。另一方面,可对高校微信平台进行重新设置,每位同学对于高校微平台的使用都需进行实名注册,防止不法分子匿名进入;第三,在重视监管一些网络平台的同时,高校也应对民族舆情信息加以引导,例如借助杰出校友等榜样来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渲染正向的民族舆情氛围。第四,高校应建设高校微平台反馈机制,拓展反馈渠道,多方面、多角度收集学生意见,并即时为学生解答疑惑。

(三)增强教师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地位

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在微媒体时代的权威性被削弱,但教师的教育主体的优势性地位是不可被动摇的,教育主体在微时代背景下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方向性指导,是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的主力军。

新闻漫画《打击整治》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

近年来,微信、微课、微视频、微博、QQ等APP在广大师生的工作和生活中普及率较高,所以通过微信、微视频、微课、微博作为传统民族团结教育的辅助性工具对于教育主体来说会有较高的影响力。具体来说,首先,高校可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使教育主体了解、熟悉并掌握微媒体的使用方法,例如建立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的微信群,一键转发微信公众平台文章等技巧,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和分享,提升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微阵地;其次,高校之间可相互联合开通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微信订阅号和微博账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等信息的传播。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账号的特点,通过微视频、微图片等素材对民族团结教育信息推送页面进行创意性设计,增加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最后,高校应对利用微媒体开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周期性考核,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进行考核,考核教师的微媒体运用能力以及政治文化信息的收集和辨别能力,考核学生对民族信息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掌握度、对时事热点新闻的甄别度、对民族团结稳定的坚定度等。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借助微媒体加强民族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高校必须立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特殊性和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性,使大学生成为维护我国民族团结与稳定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微信大学生
民族团结之歌
微信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微信
微信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