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充分发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地方党报重任在肩,使命催征。
如何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做到同样主题多样传播,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传播效果?如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让主旋律的“正能量”在主阵地产生“大流量”?必须聚焦主题主线,加快推进党报评论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跨界传播能力,才能唱响时代最强音,凝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概括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强调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忽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党报评论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就是要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2021年春节期间,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视察三周年之际,《成都日报》在报纸头版连续五天推出“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城市实践与探索”系列述评。文章一经发布,迅速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号、光明网、国际在线、腾讯、新浪、搜狐、网易、今日头条等头部媒体转载传播。
五篇文章层层递进,对城市空间、产业突围升级路径、做强集群极核增长极和动力源、提升宜居幸福指数等进行深度剖析,夹叙夹议。虽主题宏大,内容繁多,但读来并不感到冗长。不论是年初岁尾持续推出“开年评论”“年终盘点”产品,还是在重大事件、重大时间节点主动设置议题,都是在表达《成都日报》作为党报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在“大事件”中讲好成都故事,通过小切口、大视野展现立体中国,在体现落实论、光明论、民生论的同时,亦彰显出党报评论的思想高度和人文温度。
地方党报的一大突出特点是系列评论多。2020年和2021年,《成都日报》每年推出的系列评论都在20组以上。评论撰写的第一关和最难点就在选题。提高选题能力,核心就是能够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从众多话题中找到当下最适合的题目,在习焉不察的现象中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在众多角度中找到最适合的切入点,紧跟中央和省委大政方针,紧盯城市工作进程,在吃透“两头”上下功夫,接好“天线”和“地气”。
正是通过“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最大限度做好确定性文章”“取经头部城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勇攀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高峰”“党史学习教育”“建设人民城市的幸福样本”等一系列策划的推出,通过高品质的自选动作扩大高质量评论供给,《成都日报》才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2020年6月,《成都日报》在头版开设全新评论栏目《一周纵横》。推出原因有二:一是稀缺性。研究国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党报发现,国内优质时政评论栏目屈指可数,上海的《上海一周》和重庆的《两江观察》起步较早。稀缺意味着更多创新空间,我们希望突破常规,边干边试,试出一条时政评论的新路,逐步打造出《成都日报》独特的时政评论品牌。二是重要性。作为党委机关报,最能表达报纸态度和格局的作品是言论,尤其是放在头版的高质量时政评论。因此我们自我加压,在信息和观点的“浓度”上下功夫,抽干水分,在1500字的“枷锁”内打磨精品。
从《创新打开一座城市的想象力》《谁将成为下一个“极核城市”?》《把“下半场”的节奏拉起来》《“新年第一课”课后作业,看各地如何作答?》到《“超大”七城 如何引领中国“四极”?》,新栏目的面孔也打开了外界对于党报评论的想象空间。亮点在于四个创新:一是形式创新。挖掘过去7天成都核心议题展开深度阐述,更多讲事例,列数据,摆道理,抛弃生硬说教,用推理逻辑说服读者。二是内容创新。说的是“成都”一周,视角却不限于此,而是拓展到成都长期对标的国内诸多城市和具有借鉴意义的世界城市。三是语言风格创新。多用长句和短句搭配,强调行文节奏感,夹叙夹议,信息浓度大。四是传播方式创新。针对纸媒和新媒体不同受众,采用不同标题和长度,以求更好传播效果。通过“打捞”分析一周热词,描绘城市发展路线图,感受民心“温度计”,《一周纵横》的“成都观察”,也为当下的中国新风貌不断提供最新的城市注解。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新闻舆论阵地没有真空,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去占领,必然被各种错误的思想舆论占领。《成都日报》评论产品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探索在全媒体条件下的评论传播体系建设,持续迭代党报评论产品,不断更新全媒体评论产品线呈现样态。通过开设微博《锦江快评》全新评论栏目,发力微博这个重要舆论场,不断增强评论员“网感”,密集发出党报观点“好声音”,让主流价值内容进入更多年轻人的朋友圈。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是技术与内容的综合体,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话语整合层面加剧了不同主体的舆论分化。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及时回应舆论“杂音”和引领社会思潮,是关系到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能否顺利展开的重大课题。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从成都某学校食堂管理问题事件、毛某某溺亡事件再到某中学学生坠亡事件,《成都日报》评论产品作为地方评论队伍的攻坚克难“尖刀队”,始终坚持主动作为,密切关注网络热点,认真分析研判网络舆情,及时准确发声,屡次在纠偏负面网络舆情中通过高质量的网络评论“一锤定音”,在突发舆情中有力发挥了党报舆论的引领作用。2021年全年在网络阵地刊发“锦评天下”评论稿件390余篇,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转载40余篇。其中,《痛惜生命,但别让理性缺席》和《十三年,向阳而生》分别收获1120.3和891.8万人次的高点击量,真正实现了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2021年11月3日《成都日报》正式在新浪微博推出全新栏目《锦江快评》,及时捕捉全网实时热点话题,从#肯德基“盲盒套餐”被批#到#低保办主任骗贫困户救命钱打牌#,从#薇娅偷逃税款被罚#到#如何看待俞敏洪带百名老师带货卖农产品#,等等,第一时间发出党报声音,抢占舆论主阵地。
截至2021年底,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共发稿53条,总阅读量突破7561.5万,转评赞9万+,单条评论的平均点击量超过142万,极大地扩大了党报声音和观点在互联网的影响力。
被圈层分割的信息流动,使不同人群看到的社会景观差异巨大,“同温层”效应加剧了整个社会观念的碎片化。大众传播的功能之一是社会整合,通过具有公共价值的话题将各个社会群体、阶层连接在一起,有助于减弱“回音室”效应。自媒体的汪洋大海稀释了专业媒体的观点浓度,党报评论只有不断提纯专业度,善于运用网络传播的技巧,才能继续保持和提升存在感,提升影响力。
《成都日报》紧扣网络舆论热点,每周推出“地评线”评论文章,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生活的热点、群众利益的痛点、改革发展的难点汇于笔端,面对热点事件、普遍现象、社会思潮,不回避问题,而是主动设置议程,积极对接现实。《世界环境日:以担当勇气打赢碳达峰碳中和硬仗》《“手”“足”之间读懂今日中国》和《正本清源!还文娱行业风清气朗》3篇被中央网信办向全国全网推送。
《党史容不得“认真你就输了”》尝试的是以一种“网感”式的表达来宣传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手”“足”之间 读懂今日中国》从成都抗击疫情的细节出发,以全国全球的站位,表达了中华民族勠力同心战胜困难的精神面貌……通过党媒的专业网评集群,不同圈层的受众更容易从中摸索到宏观中国的大势走向,捕捉微观中国的真切情况,感受多维立体的今日中国,从而凝聚一种同心同向的共识和力量。
在传播实践中,党报评论面临着议题设置主导地位被消解、专业领域短板凸显、网络传播优势运用滞后三个相对突出的困境。唯有适应网络传播规律,创新表达方式,充分运用网络传播的手段和形式,才能把主流观点、思想传得开、传得广、传得深入人心。
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成都日报》评论产品坚守舆论导向,精准设置议题,在融媒体产品形式上不断求变:《两会“马”上聊》创新以视频结合文字的方式解读两会热点,有趣有料,紧跟中央精神,体现党报主流担当。《两会话热点》聚焦热词金句,“锦理电台”先声夺人,被“喜马拉雅”成都频道首页持续推荐,入选“喜马拉雅”两会专题听单、专辑的推荐,“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小雨为栏目点赞,打响了《成都日报》音频评论产品“第一枪”。
2021年10月,《成都日报》全新推出视频脱口秀类评论栏目《视评来了》,先后持续关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印发公布和成都11月2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新闻事件,发出党报在重要时间、重要事件节点的“可视化观点”。《纲要》发布第二天,《成都日报》在成渝两地以及同城省市媒体中首家发布视频评论产品,连续推出三期“双城记”系列视频评论,分别选取受众最有感知度的“交通”“文化”“人才”三个关键词,对如何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命题进行解读。每集时长120多秒,文案400字左右,内容短小精炼,充分关照用户碎片化阅读体验。这组“视评”从策划创意到采编实施,以高站位+小视角进行操作,既有高远敏锐的格局视野,更有细腻柔软的触感体验,以“人”为本,把“大”事说“小”,将“纲要”宏大的内容和成渝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以百姓视角实现了共情传播。
视频产品铸造了《成都日报》作为党报的品牌和影响力,同时也应注意,视频耗费人力、精力、资金、时间等更多成本,如何发挥视频与文字各自的优点,让视频评论扬长避短,这是媒体应该思考的问题。
内容的核心是价值观,内容要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认可,除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话语体系应契合时代和大众的要求。当文字不适合表达、不可表达、无法呈现那种视觉微妙性时,那时是最适合视频、图像和漫画表达的。视频、长图和全媒体形式,应该是产品与受众之间的一座桥,有利于增加理解,而不是相反,成为新的阅读障碍。视频是一种传播手段,但不是观点唯一的传播方式,形式应该服务于内容,而不是倒过来。
近两年,在已有栏目“一周纵横”“锦评天下”“声音”“画里话外”“讲述”“锦观城”基础之上,《成都日报》评论产品通过产品迭代,在评论内容、评论形式、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多维度多角度多形式同向发力表达党报态度,进一步优化和做强了《成都日报》评论产品的矩阵和观点影响力。从《两会“马”上聊》到《视评来了》,再到《锦江快评》,视评的文案撰写、视频制作、字幕配音均由评论员完成,微博快评阅读量从最初的几千、几万到十万、百万、千万,由此亦可见传统党报评论员队伍主动“刷新”理念,紧跟媒体深度融合战略步伐,敢于突破舒适区,勇于创新的自我进化。
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剧烈变化,党报评论只有不断提升评论员队伍适应“四全媒体”要求的政治素养和职业技能,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让“音量最大的金话筒”发挥更大作用,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