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宁,阎春恒,向 巍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南宁 530022)
中国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在占全球7%的国土上发生了33%的大陆强震[1],且地震活动呈现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的特点。20世纪后期因地震死亡的人数达28.5万,占同期中国7大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死亡总数的54%[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向往更加安全的生存发展环境,对减轻地震灾害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加强地震预报和社会、政府需求的互动,满足社会和政府的需求,切实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的防范意识,新时期地震部门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在地震科普宣传中地震灾害防范、防震避险、地震自救互救技能、地震谣言甄别等方面的内容较多,针对全国开展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的研究表明,震后救援和灾后重建、地震预警和房屋抗震能力测试为公众最想获取的3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3]。公众对地震预报还停留在“地震不可以预测”“小震闹,大震到”“震前必有先兆”等刻板印象中,地震预报研究自邢台地震以来发展至今,虽有成功案例但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4],导致公众对地震预报持有不满或质疑的态度。让公众认识地震预报工作,了解这些年地震预报探索的进展、成果和面临着的科学困难,以及现有的地震预报水平下,如何让公众更科学、更客观地看待地震预测预报,是地震预报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今后开展地震预报公共服务工作努力的方向。为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地震预报的认知水平,本文从地震基本知识了解、地震预报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和公共服务需求等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以期为客观了解当前民众对地震预报的认知程度,提升新时期地震预报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按照中国地震局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借助当前最便捷的互联网调查方式(问卷星、微信、微博等)于2020年2月底通过网络问卷形式面向全国公众开展了调查活动[5]。截至2020年3月8日,共收集到6 268份有效问卷,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问卷调查内容可归结为4个部分。第1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含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所在地区、职业,是否感受过地震等内容。第2部分是关于地震基本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包括对震级的确定方式、震级与能量的关系、震级和烈度的概念、震级和灾害损失的关系。第3部分是关于地震预报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包含地震预报术语中“发生5级左右地震”、“可能性较大”等表述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气象预报的跨档预报方式是否适用于地震预报、预测意见中震级偏差的接受程度。第4部分是对公共服务需求开展调查,包括地震谣言的甄别能力、地震预报发布方式的了解程度、地震中长期预报意见是否公开、获取防震减灾知识的渠道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表1),就年龄分段来看,调查者主要集中在中年段,36~50岁之间的调查者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4.3%,20~35岁之间的调查者占37.6%,51~60岁之间的调查者占14.1%,2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调查者占比为2.1%、1.9%。就被调查者的教育程度看,72.0%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表现出高学历的态势。文化水平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反应水平,受教育程度高的人通常更愿意了解地震发生的机理、现阶段地震研究的水平等深层次问题,也更容易理解地震预报工作[6]。就被调查者的职业构成情况看(图1),受众涵盖了在校学生、政府机关公务员、企事业管理者、事业单位人员、普通职员、专业人员等大部分职业人群,其中事业单位人员占比最大,达到39.7%,政府机关人员占比22.0%,揭示出此次问卷调查主要以事业单位人员为主,能够客观反映政府机关等决策人员对地震预测预报的理解程度和意识水平。经历过地震会对震级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这类被调查者对地震预报的意识水平现状、理解程度及需求是我们更为关注的,该类受调查对象占比达68.9%。综上,此次调查问卷获得的样本丰富,受众分布合理,能够客观反映当前公众的了解程度。
图1 受调查者职业构成情况
表1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问卷第二部分是关于公众了解地震基础知识的情况调查,该部分共有4个问题,考察的是震级、烈度的基本概念、震级差的理解和震级分档的认知程度。震级是表征地震大小的量,可通过地震仪器测定。地震震级和地震释放的能量成正比。震级相差1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烈度是不同区域范围内地面和人工建筑物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却可以有多个烈度。烈度与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质构造及不同区域建筑物的抗震程度密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图2),公众对震级定义的理解程度正确率为68.8%,明确烈度与震级大小、震源深度和震中距有关的正确率高达84.1%。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震级的大小,仅从数值上看差别不大,5级地震和6级地震震级差仅为1级,而能量相差高达32倍。比如1次8.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32次7.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或相当于1 000次6.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关于这点的理解可能直接影响公众对地震预测震级的接受程度,而公众对这一事实的了解仅为35.6%。对于更具体的实例,如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造成了61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98亿元,震害造成的损失巨大,公众对该地震正确判断为强震的有46.9%,判断为中强震的有37.9%,判断为大震的有9.5%,还有5.7%判断为中等地震。据中国地震局在2017年9月印发的《地震预测预报用语规范(试行)》中规定的地震震级分档规则,6.5级地震属于强震。表明即使对震级概念清楚的情况下,对震级分级的判断也会受到震害大小的影响。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随着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的加强,公众对地震基本概念的普及程度较高,体现在概念性问题的正确率很高,而对概念深层次的理解程度不够,比如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却可以有多个地震烈度这一判断的正确率为50.9%,对震级大小和烈度大小是否有必然联系的判断的正确率为40.2%,反映公众对震级和地震烈度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
图2 震级基础知识的调查情况
地震预报,是根据地震活动规律,将即将发生的地震地点、时间及强度的预测结果通过国家授权的专门机构向公众发布的全过程[7]。地震预报意见是地震预报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公众对预测意见的理解程度,特别是对于震级表述的理解程度,是地震预报工作者特别关心的问题。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在预测意见的表述中,对于“N级左右”的表述,47.5%的受调查者认为存在0.3级的偏差,且各类职业人员的选择率都在41.0%以上,表明不论什么职业,都希望震级的预测能更精确。38.8%的受调查者认为存在0.5级的偏差,反映公众对震级的精确度期望较高。对“可能性不大”的表述的理解,认为可能性不大就是概率小的占比最高,为85.2%,在预测意见中出现此类描述公众接受程度较高。对震级差的接受程度,79.5%的受调查者能接受“预报震级为6~7级,而实际发生的地震是5.7级”的情况,所涉及的职业人员选择率也在60%以上,表明社会公众希望对震级预测更精确,但对预测震级误差在1级以内表现出很大的接受程度。现阶段国内地震预测的程度主要表现为,震级预测误差一般>1级,震级测定误差一般<0.5级,由于危险区判定过程相关依据的预测效能往往差别较大,之前危险区预测震级的表述多是6级左右、6~7级、7级左右,对于异常指标丰富且对震级预测意义较好的区域,也会出现“6.5级左右地震危险区”的表述。2016年以后,形式上尝试更合理的表达方式,所有危险区预测震级均是±0.5的表述,即 6.0±、6.5±、7.0±等。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统计了2002—2019年的年度危险区预测震级与实际地震震级差,结果显示94%的预测地震与实发地震的震级差在0.9级以内,基本符合公众的预期。
图3 关于震级理解程度调查情况
对比其他自然灾害的预报体系,如气象预报的预报术语表述中,通常会跨越2个档次,比如小到中雨,中到大雨等表述,在当前的预测水平下,地震预报是否也应该采用气象预报那样跨量级预报的表述方式,在本次调查中也设置了相应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图4),超六成(65.2%)的受调查者认为,地震预报不可以采用气象预报跨级预报的方式进行表述。因此,一方面反映公众对震级和灾害之间的关系认识比较到位,另一方面由于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和灾害性重的特点,公众希望能够通过准确的地震预报有效降低地震灾害风险。
图4 跨震级预报方式调查情况
地震谣言甄别的调查结果(图5)显示,26.2%的被调查者能直接判定出地震谣言,69.7%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向地震部门咨询,并以政府公布信息为准的谨慎甄别方式,仅3.1%的受调查者选择转发给亲朋好友,表明近年来随着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度的增强,公众对地震谣言的甄别能力得到提升,能理性识别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认可地震部门的权威性,更愿意相信来自政府部门等的权威发布。
图5 谣言甄别情况调查
关于地震预测意见的发布(图6),超过60%的受调查者能肯定“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由本级人民政府发布,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地震预报”的方式,但仍有35%的受调查者认为专家团队可以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意见。反映了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95%)对权威部门权威性的认可,但仍有四成被调查者对地震预报意见的发布流程并不熟悉。在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往往首当其冲面对公众对于无法在震前发出地震预报的不满和质疑,因此,在今后的地震预报公共服务中加强这类内容的科普和宣传,可深化公众对地震预测意见发布规则和流程的认识。
图6 地震预测意见发布方式调查情况
公众服务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图7),公众的需求由高到低依次是地震自救、互救技能;地震发生后快速告知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地震发生后,对后续地震发展趋势做出的判断;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地震波到达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的地震预警信息;地震中长期(未来1~10年)预测,值得注意的是78.9%受调查者认为中国应该公开中长期地震预测意见。调查表明,公众对地震信息的关注度和防震减灾意识很强(各选项选择率均超过了68%),对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有很高的期待。对于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渠道方面,主要通过微信、微博、互联网等平台、政府和地震部门的宣传、广播电视报纸、地震科普读物和地震应急演练方式获取防震减灾知识占比均超过了50%,表明当下借助网络和新媒体渠道,能更有效地进行地震预报知识科普宣传。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对社会工作的多元化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公共服务。
图7 地震公共服务调查情况
1)公众对概念性的地震知识掌握较好,但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不高。公众对地震预报普遍存在“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目前还不能实现准确的预测预报,有过成功的地震预测预报实例,但大部分地震预测不准确”等刻板印象,地震预报工作者需要一个有效的途径,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地震预报工作,了解地震预报科学探索的过程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而更科学、客观、全面地理解地震预报。为此,可以围绕“什么是地震”“地震活动与地震灾害”“地震前兆与监测”“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等公众关注的与地震预报相关的热点问题,采取多媒体、新媒体等方式制作生动形象的地震预报系列科普作品,通俗易懂地解答使公众困惑的问题,帮助和引导公众更好地认识地震和地震前兆,更深层次地理解地震预报这项挑战科学认知水平的社会公益性工作。
2)公众对预测震级精度要求很高,普遍认为预测震级与实际震级偏差应当小于0.5级。同时,也对当前地震震级的监测和预测精度表现出很大接受程度。从科学角度出发,地震预报的最终目的是做到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准确性预报,而从社会服务的实用性出发,社会公众希望通过预测结果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和减少地震灾害损失,更好地发挥出防灾减灾的实效,这是“精准的信息”与“精细的信息服务”之间的矛盾[8]。综合考虑当前的地震监测和预报能力、公众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社会服务效果等因素,建议地震预报发布的震级表述采取反映实际预报水平的表述方式更为合理,即6级左右、6~7级、7级左右等,同时客观地给出相应的地震发生概率。
3)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出了新需求。随着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不断推进,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已不满足于知道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同时对各类地震预测预报信息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透明度均有较高的需求,希望基于权威的地震预报意见做好防范措施,更好地规避地震灾害风险。因此,地震预报服务公众和常态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做好地震预报公共服务,需要思考和解决与之相关的自然科学难题和社会科学问题。
致谢乐调查微信软件为本研究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邵志刚研究员、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张浪平处长为问卷设计提供有益的意见及指导,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赵静博士提供相关资料,审稿专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