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北京 100005)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国际社会的不确定性、不明确性以及不稳定性进一步增强,“黑天鹅”事件和“战略意外”层出不穷、全球治理体制有效性受到挑战、地缘政治博弈更为突出、中美竞合关系不断加剧等成为了国际政治的新常态,疫情的暴发更是增强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态势。在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南海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基点在连接中国与欧亚非合作的通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就此而言,南海问题不仅是影响中美关系之间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还关乎着印太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在南海问题上,既有所谓声索国的权益诉求纠葛,还有其他国家的介入,尤其是作为域外国家的英国、法国和德国等美国域外盟友和伙伴试图在南海问题上不断增强其存在感。2021年5月至8月,英国航母打击群“伊丽莎白女王”号进入中国南海(2018年8月英国“海神之子”号海军舰艇曾擅闯南海海域),法国于2021年2月派核潜艇支援舰队穿过南海,同年5月派出2艘战舰在太平洋上执行长达3个月的任务并与美日等国进行联合军演,而在中美关系中一向谨慎的德国也于2021年8月派“巴伐利亚”号巡防舰来到南海,这也是近20年来德国首次向南海派遣军舰。早在2020年9月,英法德三国就向联合国提交照会,反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历史性”主张。英法德三国的行动扩大了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力量,损害了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域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使得印太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这不仅影响着中美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对国际局势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关系的升级,南海问题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焦点之一,英法德在南海问题上也逐渐清晰化其政策。英国、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国家,不仅对其自身及欧洲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对中国与欧洲关系、美国与欧洲关系等国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中国而言,解决南海问题不仅需要权衡中国与其他声索国之间的关系,还要考量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域外大国的权力博弈,基于此,研究大变局之下的英法德南海政策对于剖析南海局势及南海问题的解决和把握国际政治局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以新古典现实主义为研究视角,结合大变局之下英法德的南海政策和中美博弈变化,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逻辑演绎,从中厘清南海问题背后的本质,并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中国应对之策。
南海问题主要是指南海周边的几个国家在该海域的岛屿主权、海洋权益等方面产生的争议。南海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和资源价值,这一地区不仅渔业、天然气以及原油等资源丰富,而且是重要的航运通道,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凸显了处于中间地带的南海地区的重要性。从政治和历史上看,南海周边国家多数曾是欧美等域外大国的殖民地,并一直受到这些域外大国的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与传统的安全机制、理念及秩序之间的关系深刻影响着该地区的局势[1]。南海权益声索国出于各自国家利益,妄图对所主张的海洋权益及岛屿主权拥有控制权,而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上的重叠则造成了南海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2]。
影响国际政治问题的因素中,不仅有体系层面,还有地区层面、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的要素影响[3-4],南海问题也不例外。在国际政治理论中,现实主义经过古典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发展到了后来的新古典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强调国家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国际社会行为体的作用,对于同一体系的刺激,不同国家基于其内部领导人的意象、战略文化、国内制度以及国家-社会关系的不同,会对刺激的认知、政策的制定及决策的执行产生不同的反应,即国家所受结构压力大相径庭,政治系统对压力的转化也迥异有别[5]。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框架在逻辑的严密性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较为科学和客观地将多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容纳进来,这对于本文剖析英法德三国的南海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基于南海问题的现实发展趋势,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对某些变量稍加修改并建立新的理论分析模型,进一步增强了理论的解释力。
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指出,政策反应是外部刺激和内部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出现某种能对具体国家产生利害关系的体系刺激时,不会像结构现实主义所认为的那样,结构的变化或者能力分配的变化在无政府状态下直接影响系统的变化[6],而是会受到国家这一中介变量的转化,其中国家内部主观和客观要素的不同构成会产生不同效应。此外,中介变量本身就是复杂的政治系统,在其存在认知—决策—政策执行的阶段,从制度到理念、从社会到个人、从文化到路径等因素皆相互作用于国内政治体系。不管是基于制度惯性还是现实考量,国际政治场域都会产生一种“模糊的实践感”[7],模糊的实践感强调了实践的模糊性,即实践的产生受到“前逻辑”或“前理性”因素的影响,它并非全由本能支配,也非完全合乎理性,前者是一种反逻辑过程,后者是一种合逻辑过程,而模糊性是这两种过程的综合。在国际政治领域,国家行为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一种综合理性主义与机械本能的结果。国家最终作出的某个或者某些政策反应会产生不同影响,其中一些反应会进一步作用于国际社会,产生国际效应,进而形成新一轮的体系刺激。可以说,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逻辑链条,但尚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国内要素之间内涵和外延的相互重叠,没有区分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且基于国家能力的能动性,不同的国家能力对刺激的反应和调动国内资源的有效性有着巨大差异,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变量进行提炼。
本文保留了新古典现实主义中体系层面的要素影响,对国家层面的要素进行了综合和简化,认知—决策—执行只是政策作出的过程,并不能代替变量来解释现实国际政治中的应用。针对体系刺激,国家不仅受到国际体系的压力,还会受到地区以及国家本身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结构压力能较为准确地将这些要素包含进来。在传统的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中,战略文化、国内制度和领导人的意象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能在战略认知这一变量中有所体现,战略认知不仅包括了对既有结构压力的认知和反应,还包括对未来风险及收益的考量。如图1所示,结构压力和战略认知变量的影响仍遵循了新古典现实主义的逻辑,对于影响国家利益的体系刺激,结构压力从地缘政治、国家的位势等方面做出了反应,之后作用于战略认知,这涉及国家对压力的针对性权衡。国家能力的大小、现时段的战略定位及对未来风险—收益的评估,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促使国家作出政策反应。从这一逻辑来看,结构压力和战略认知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关键变量,其在逻辑上存在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与此同时,这一理论框架也兼顾了体系、国家和个人的要素影响。在整个国家的中间系统中,风险—收益的评估体系突出了国家能力和战略意愿的相互作用,偏向规避风险还是获得收益取决于有能力-有意愿、有能力-无意愿、无能力-有意愿和无能力-无意愿的策略组合。
图1 政策反应因果机制图
在南海问题中,结构压力对于声索国和介入此问题的域外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英法德而言,虽然其地理位置远离南海地区,但是,无论基于历史因素还是印太地区日益升级的权力博弈,它们都固执地认为南海影响着三国的国家利益。在英法德看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加剧了它们的“战略焦虑”和不安全感,其中既有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还有价值理念、文化传统等因素的作用。中美竞争的加剧和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化刺激了英法德介入南海问题的进程,而美国全球影响力的相对衰弱使得美国在遏制中国问题上需要获得传统盟友的支持,这也为英法德的介入提供了契机。从这个角度上讲,英法德所受的结构压力在增强,而在战略认知上,三国认为有必要对中国进行遏制。
在此过程中,中国崛起并没有直接导致英法德三国结构压力的增强,这是因为还存在着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美国因实力相对衰弱而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意愿和能力都有所下降,在印太地区竞争过程中单纯依靠美国的力量无法有效遏制中国,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推进使得中国的全球经贸和实力网络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而英法德在印太地区具有战略利益,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三国所感受的结构压力有所增强。意识形态的不同、价值理念的差异、发展路径的迥异深刻影响着英法德的战略认知,自从冷战结束后,虽然国际社会关于意识形态的话语研究越来越少,但是这并没有磨灭意识形态在国际竞争和国家利益层面的重要性。意识形态的不同会反映在国家的战略偏好、利益倾向、价值观和“自我”“他者”身份的区别上。现代政治在“认同政治”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冷战时期明显的意识形态上的敌我关系逐渐被相互依赖的经济、社会、政治关系所淡化,这使得“意识形态的时代”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意识形态在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为载体的利益竞争性表现中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同时,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在由特拉西于1797年正式构建之后,随着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学界对意识形态的探究对于揭示人类普遍追求及欲望的起源起到了推动作用[8]。总之,在冷战思维影响下的英法德战略认知中,中国是需要遏制的风险甚至是“潜在威胁”。经过结构压力和战略认知的双重作用,三国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在南海问题上的存在。
南海问题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声索国针对南海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冲突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此外还有殖民历史遗留问题、大国竞合以及权力博弈等问题。南海问题是当前国际政治竞争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出国际社会行为体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之下所表现的战略考量。英国、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的重要大国,其南海政策对于所谓“印太地区”局势而言意义重大,虽然英法德在大变局之下都介入了南海事务,但是他们的介入程度和所要实现的目标仍存在一定差异,不能将英法德三国在南海事务上的介入一概而论,且从三国各自的南海政策中也可以进一步认清中美竞合背景下世界局势的转变。
对于当今国际社会而言,中美关系成为了影响态势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南海问题则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最重要议题之一。在美国霸权影响力相对下降的背景下,中国的崛起及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使得美国将此界定为是对其地位的挑战,而在一贯的冷战思维之下,美国认为中国也必将走入“国强必霸”的轨道,“帝国焦虑症”的出现促使美国尝试以围堵或遏制的方式将中国纳入其所构建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但从本质上来看,美国主导的旧秩序是以美国为中心,牵制其他国家自主发展的等级制,在美国的外交中有一种隐秘而稳定的传统,即世界各国其实分属不同的种族等级,亚非拉国家居最低等级,欧洲国家才是美国所认为的平等主体[9]。在中国崛起之下,美国所感受到的结构压力骤然提升,基于其国家能力、全球战略定位以及对风险和收益的评估,美国认为有必要遏制中国,但是依靠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传统双边非对称关系在遏制中国问题上的效力并不大,因此美国极力拉拢原有的盟友或伙伴国进入“印太地区”,尝试构建多边主义的安全框架,一方面可以增强美国围堵中国的力量,营造针对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担美国的防务压力。而事实上中国一贯坚持的是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之路。2021年9月美英澳联盟(AUKUS)成立,这不仅是三方的军事安全合作联盟,也是美国构建“新型印太战略”牵制中国的一部分[10]。而同年9月24日,美国主持举行了四方安全对话首次领袖高峰会议,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共同讨论抗衡中国的策略,其中南海问题就是一项重要的议题[11]。
除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传统盟友和伙伴,欧盟国家也是美国试图拉拢的对象,2021年12月3日,美国和欧盟举行了第二届“美欧中国议题对话”并发表联合声明,声明蕴含两层意思,一层是谴责中国在南海等海域的海上行动,认为中国对美欧的安全繁荣造成了挑战,另一层是深化美欧在对抗中国问题上的合作,并表示要与中国进行“系统性对抗”(system rivalry)[12]。此外,美国进一步扩大多边参与主体,2021年12月美国还召集召开了全球民主峰会,名义上是要致力于与拥有所有同样价值观的国家合作,制定民主发展的规则,实则是在用意识形态划线,将民主工具化和武器化,破坏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准则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13]。英国、法国和德国基于其各自国家利益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南海问题中来。在美英澳联盟、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美欧联合声明、民主峰会闹剧、五眼联盟等行径中,南海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议题。由此不难看出,南海问题已经不单纯是声索国之间的问题,而成为了大国进行权力斗争和博弈的媒介。
1.英国的南海政策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英美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特殊关系”,英国也是美国在欧洲最亲密的盟友,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英美关系也被定义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14]。在南海问题上,英国不管是在行动上还是在态度上对待中国都更为强硬。这主要是由于英国受到的结构压力较强,其在战略认知中对英美关系较为重视,而与中国的关系则是其作出的部分牺牲。进入新时期以来,英国的南海政策转变有两个节点,分别是“南海仲裁案”和英国的脱欧公投。“南海仲裁案”之所以会影响英国在南海的政策,乃是由于英国认为中国“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南海仲裁”的态度是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挑战,而作为强调海洋开放性和依赖海洋权益的传统海洋大国,英国不能容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受到忽视,这促使它会联合盟友和伙伴促使各国的有效遵守[15]。在“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当天,英国发布了“南海争端”的报告,重申英国在《五国联防协议》中共同应对外部威胁的责任。而脱欧在一定程度上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结构压力,一方面,英国对欧洲大陆事务的影响力下降;另一方面,英国失去了在美欧之间的中介作用,并且影响了国际社会对英国全球能力的认知。在这种背景下,英国认为,在关键问题上追随美国、强化英美关系对于降低英国脱欧后的不确定性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南海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英国提出了“全球英国”目标,之后提出“超越欧洲”计划,意欲在全球治理中获得重要影响力,而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英国加强了与印太国家的合作,试图从中获得军事、经贸和安全等方面的利益,并以此彰显自身的全球行动能力,因此,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其实就是英国争取全球身份的策略之一。
基于此,在南海问题上,英国放弃了以往的谨慎和中立态度,公然挑战中国南海权益,试图在亚太地区进行常态化的军事巡航。2021年,英国派“史佩号”和“塔马号”巡逻舰在所谓“印太地区”进行常态部署。这响应了美国对盟友在南海海域实施“航行自由”的呼吁,也助纣为虐,鼓励和强化了美国在南海军事存在的信心,对于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其他盟友采取类似行动也起到了“标榜”作用[16]。在美国纠集域外盟友介入南海事务的过程中,英国积极参与,加入到美国南海政策的集体造势中,使得本已企稳的南海形势又不平静了。2018年,英国派出军舰,未经中国允许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以“航行自由”挑战中国的领海主权,而源于美国的“航行自由计划”实则是打着遵循国际法的旗号,维护美国野心勃勃的单边主义的海洋军事存在的自由[17]。2018年英国与新加坡续签了两国在1998年的谅解备忘录,继续加强在防务科技上的合作,而除此之外,英国和新加坡也通过五国联防框架展开在军事上的协作①五国联防是指英国、马来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五国于1971年签署的军事协议,不仅是马新联合空防系统的一部分,还是重要的地区性军事组织。。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搭载英国空军和美国陆战队穿过南海海域,“里士满号”高调访问南海声索国之一的越南。可以说,不管是“南海仲裁案”还是英国脱欧都刺激了英国的结构压力,而在英国的全球大国战略定位中,中美两国对于英国的战略价值并不相同,为了对冲脱欧后国家能力的相对下降和中国崛起造成的对英国在“印太地区”战略空间的挤压,英国强化了在“印太地区”的存在,在南海问题上也采取追随美国遏制中国的明确站位。
2.法国的南海政策
在2010年之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影响力尚不足以使法国认为中国是“潜在的风险”,而法国在欧洲也扮演着反对美国单边主义的角色。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法国不断在中美竞合关系的权力权重变化中衡量其国家战略,平衡一方优势,在中美之间进行对冲。在历史上,法国不仅有反美传统,且法国与美国在诸如军售问题上存在龃龉,美国多次“抢单”法国与第三方国家的军售订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美关系。法国在南海事务上的介入其实是在美国抗衡中国效力不佳基础上的战略考量,法国更希望在“印太地区”出现中美之间相互牵制的局面,而非一方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法国在中美之间的对冲从风险—收益的评估体系来看,将有利于增强其军事和经济收益,也有利于增强法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影响,提高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2021年,法国先后派出了“翡翠号”核潜艇巡航南海、“雷电号”攻击舰和“絮库夫号”护卫舰在“印太海域”完成“圣女贞德2021”部署任务、“牧月号”护卫舰所谓支持南海地区的“航行自由”,而早在2016年法国就高调介入南海事务,在南海海域进行了三次航行。在法国介入南海事务的逻辑中,美国对欧洲传统盟友的拉拢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应对所谓中国挑战在南海问题上获得军事优势的有效方式就是联合盟友和伙伴国,建立一个团结统一的合作框架[18]。基于此,美国积极召集域内和域外盟友及伙伴,或以安全保障和经济利益为借口,或基于对所谓共同“威胁”的恐惧。法国自认为它在“印太地区”具有军事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影响力方面的软权力利益。亚太地区的军火市场广阔,亚太国家对舰船等武器的需求较大,这使得多国参与竞争此地区的市场份额。法国增加在南海地区军事存在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展现海军装备的威慑能力以开拓武器销售市场。中国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来由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安全架构,法国对中国的战略意图难以把握和预测,因此,法国认为在美国无法有效平衡中国的南海优势之背景下,势必会改变法国在此地区的资本和位势,进而增加法国的结构压力。如果西方国家不能有效防范中国,对中国的影响力进行约束,那么其在南海地区的利益和安全,甚至在全球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19]。法美它们认为在南海问题上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并且都将约束中国的影响力视为其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法国在南海事务上的积极介入增强了美国的南海平衡力量。在结构压力和战略权衡的基础上,法国在南海问题上态度转变的背后其实是利用中美竞争的升级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契机对冲风险,维护和增加自身的利益,在国际社会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20],同时也是法国对其战略定位、有影响力的国际角色进行的重新建构。
3.德国的南海政策
相对而言,德国在南海事务中更为克制和谨慎,但呈现出介入不断深入的趋势,德国在南海问题上政策的转变有着更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2021年12月中旬,德国派出战斗力最强的“巴伐利亚”号护卫舰历时4个多月穿越南海,这是近20年来德国护卫舰首次出现在这一海域。德国扩大在“印太地区”的存在有着诸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彰显德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发展的良好态势,扩大在欧盟中的作用,增加申请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筹码;另一方面也向国际社会表达了德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态度。二战结束以来,由于德国对战争历史的深刻反思,所以之后一向不以军事实力示人,而是专注于发展经济、融入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摆脱历史包袱以扩大国际影响力。
德国在南海事务中之所以介入不断加深是因为其所受结构压力较大,这种结构压力来源于多个方面,有来自美国的压力,这是一种联盟的“牵连”困境,法国与德国在欧盟中的竞争也给德国造成了压力,法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积极表态刺激了德国不被“代表”的诉求,德国基于维护海上战略交通线的开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21]。自由贸易对于德国而言至关重要,属于德国的核心利益[22]。德国在其“印太报告”中提出,“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深刻影响着德国的国家利益,此地区的安全与开放对于德国经济以及海上战略通道有着直接关联[23]。德国不仅与中国也与印太其他国家有着紧密的经贸联系,可以说此地区对于德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意义。而德国的国家能力、战略定位以及对风险—收益的评估影响着德国对南海事务的战略认知。德国2019年至2021年的国家威力指数排名分别为第10、第13和第16位,其中海军力量和海军舰队力量在2021年分别排在第35位和第33位[24],德国海军实力的衰弱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国家能力的发挥。德国经过战后的恢复以及在欧盟中担任重要角色也促进了其对全球影响力大国地位的追求。中国的崛起以及在南海事务中的态度使得德国认为“印太地区”与中国存在矛盾冲突的国家不仅受到了中国的潜在威胁,还有可能会影响德国在此地区的国家利益。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南海地区俨然成了大国博弈的集中场域,此时德国派遣护卫舰进入南海就是为了参与权力博弈,但是又不直接介入中美之间的冲突,为德国长远的战略转圜留下了余地,这从德国曾向中国提出申请访问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上可得到验证。德国不想像传统联盟成员国那样在博弈双方间选边站队,只是为自身谋求更多实际利益[25]。德国在南海事务中的姿态虽谨慎却不断深入,但不管是其多重复杂的结构压力还是德国在欧盟及全球影响力的构建都表明,德国并不是简单地在战略上追随美国,通过介入南海事务获得象征性影响才是其背后的权力逻辑。
通过对地缘政治和国家位势影响下结构压力的分析,以及在国家能力、战略定位和对风险-收益评估作用下战略认知的梳理,可知英法德三国都介入了南海事务,但是它们的介入程度、战略出发点以及影响各不相同。而如何针对域外大国的特点打破美国构建的“印太安全网络体系”是解决南海问题的重要方面。
在大变局下,英法德虽都介入了南海事务,但三者的政策取向存在差异。第一,三国介入南海事务的程度不同。英国与美国的关系更为亲密,其追随美国制衡中国的意愿和能力都较强,积极而深入地加入美国对中国的围堵体系中。法国也积极参与南海事务,但程度不及英国。德国介入南海事务相对英法较晚,在审慎中逐渐加深介入程度。第二,三国的战略出发点不同。英国在南海事务上追随美国,一方面为了换取美国这一强盟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强化自身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法国虽然也是欲彰显国际秩序维护者和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形象,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平衡当前形势下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之间的力量差距,其实是采取对冲战略,防止出现一方的压倒性优势。德国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因素通过在南海的存在增强象征意义和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感。第三,三国介入的影响不同。英国和法国的介入增强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力量,相比来说,德国在南海军事部署上的规模和范围都较弱。虽三国的南海政策有所区别,但是从整体上看,它们介入南海事务都不同程度地营造了参与美国围堵中国体系的氛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印太”其他一些本来持观望态度的国家在南海事务中采取更激进的行动。
首先,推进“南海行为准则”(COC)的磋商,使准则真正发挥管控分歧、缓和矛盾和增进互信的有力工具。我们可在美国拉拢域内和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事务的背景下,坚定为“准则”的磋商营造有利环境,通过全面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强务实合作。同时利用磋商契机排除诉诸强制仲裁的程序,与东盟国家密切合作,综合运用外交、法律、文化等多重路径,处理在核心条款上的争议,为南海争端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构建一套界限分明、内容清晰的行为规范。在此过程中排除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干预。此外还需从外交、法律等方面做好应对强制仲裁的准备[26]。中国可继续努力推动“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建设,发挥经贸优势,以经济的外溢功能推进与声索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和联系,在疫情背景下,可以增强与相关方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合作,在经验分享和能力建设上促进交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平台,与南海问题当事国直接进行谈判协商,促进海上安全,针对争议进行平等对话和克制性处理,降低争端扩大化和复杂化的可能[27]。
其次,建设有效的反制机制,增强统筹能力,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上促进中国与相关方解决南海问题的进程。在美国对盟友的压力之下,英法德日澳等域外大国不断介入南海事务,使得南海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美国在印太地区构建牵制中国的机制也更加多样。从国际形势的发展来看,域外大国在南海事务上的存在短时间内并不会消除,且其力量呈现不断增强之势。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一方面整合海上资源,提升海上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还需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通过“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与当事国以及亚太其他国家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推进南海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建设,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在应对域内和域外大国的威胁之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针对性反制,在有理有利有节的基础上充分掌握主动权和主导权。同时,需要探索切实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将风险和冲突控制在有限范围内。
最后,针对域外大国的介入特点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英法德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各不相同,在统筹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时就需要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而面对美国在“印太”构建的安全网络,中国更需要从其网络的节点上寻找突破口。以英法德为例,英国积极追随美国进入南海,不仅有效增强了美国的“印太”力量,还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姿态,中国便可利用经济、外交等措施对英国进行一定程度的反制。面对法国的对冲策略,中国则可通过外交、经贸、科技、人文交流等方面强化合作、管控分歧,不刺激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弱化对方力量的举措。德国在南海事务中所追求的象征意义重大,虽然德国进入了“后默克尔时期”,但其“基于经济的非对抗主义”仍在发挥着重要影响,中国可利用其贸易大国的特点从经贸和海上交通线上与德国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且可以创新合作路径,适度展开军事、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在诸多国际事务中,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对于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海地区在美国的搅局下已经成了大国权力博弈的场域,而在这一场域中不同国家所占资本的比重影响着它们各自的位势。美国在其霸权逻辑下所谓的不安全感使得其不仅在背后支持声索国阻碍南海问题的解决,还将其他域外国家拉拢进来,形成共同牵制中国的态势,英法德的介入不仅有美国的因素作用还有这些国家各自对风险-收益的考量。中国在进行应对之时,不仅需要强化自身的能力建设,还需要从制度和机制方面搭建解决路径,同时针对性地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以打破美国的所谓“印太安全网络”。
在国际政治问题上,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它囊括了体系、国家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分析要素,同时综合了主客观两个方面,对政治系统内部的剖析也更为科学和客观。本文以新古典现实主义为视角,根据南海问题的具体形势和当前国际背景,重新建构了新的模型,提炼出结构压力和战略认知两个关键变量,地缘政治和国家位势影响着一国的结构压力,而国家能力、战略定位和对风险-收益的评估作用于战略认知。南海问题的背后体现的是大国的权力博弈,美国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不仅产生了结构压力还有较大程度上的霸权焦虑,在其所谓“印太地区”构建了遏制中国的网络,利用南海问题拉拢域内和域外大国,英法德作为重要的欧洲大国,在美国的联盟压力和各自国家战略利益的考量下不同程度地介入到了南海事务中。但是三国的结构压力和战略认知存在差异,他们在南海事务中的介入程度、出发点以及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相对而言,英国所受结构压力更大,且坚定追随美国,将中国视为切实的“威胁”,因此英国在南海问题上更为积极,介入的程度也更深。法国基于扩大自身国际和地区影响力的考虑,再加上与美国在军售等问题上的冲突和反美的氛围,同时认为中国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潜在“风险”,基于此,法国采取了对冲策略。由于战争历史的因素和扩大在国际事务中存在的需求,德国在南海问题上较为审慎,但是也逐渐加深了在这一区域的存在,通过分析其背后逻辑可知,德国此举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军事意义。针对不同国家的南海政策,本文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策: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坚持对话磋商,捍卫不干涉原则,加强多边合作,共同将南海打造成和平与合作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