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2022-07-21 02:38周志凌王晶晶周武洁任星煜袁凤男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诊断学医学影像思政

周志凌,王晶晶,周武洁,任星煜,袁凤男,李 萌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以思政为核心,是全面构建课程育人格局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能够有效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统一的目标[2]。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职业性”。因此,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影像诊断思维,临床综合素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及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准医疗,影像先行。如何将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隐性能力,注重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医者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高职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1 深入挖掘教材,提炼思政元素

顺利开展课程思政,必须准确把握思政元素。只有依托课程特点,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的教学理念,提炼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与专业知识巧妙融合,才能精准施策、灵活应变,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包括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与生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8个教学单元。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和整理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结合教材中专业教育与医学教育的“5 个对接”,即与人对接、与社会对接、与临床过程对接、与先进技术和手段对接、与行业准入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首先要吃透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重组,挖掘其中的显性及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同时厘清课程各单元的思政目标,并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及活动(见表1),从而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表1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2 开展课后实践活动,丰富育人形式

虽然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思政教育的主导者,但思政教育的场所不应局限于课堂,育人形式更不应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课后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借助校外实践基地,把思政教育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与影像协会社团、附属医院及合作企业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影像技术技能大赛、放射科志愿者活动、影像行业知识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入临床岗位见习实习,将课本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教师在日常临床工作中通过“传、帮、带”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不再停留于书本,而是将患者视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这对于学生职业素养、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1.3 优化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课程教学活动总体上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 部分,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将思政元素全方位、多角度融入课堂[3]。

课前主要采取线上教学模式,教师发布思政视频、自测作业和主题讨论,学生完成相应任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中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导向和任务驱动方式,比如在总论中讲到磁共振使用的安全问题时,可引入国内外多起因未严格遵守磁共振安全操作规程而引起重大事故的新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危害性,更好地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发布层层递进的任务模块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比如在骨关节系统中讲到骨折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临床实践中应如何发现隐匿性骨折,对患者有何意义”等问题,培养学生待患如亲、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意识。课后环节主要包括章节测验、线上任务和课后实践活动等,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思政元素的理解。

2 高职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思政的实施

2.1 转变传统思想,增强教师思政意识

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正所谓“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专业课教师必须开阔视野、转变思想,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医学院校培养的是为生命保驾护航的医务工作者,其特殊性在于工作对象是人,而且还是带着一身病痛和重重心事的人。这就决定了医学生在踏入医学院校的那一刻起,就要意识到解决医患矛盾、更好地服务患者不能仅仅依靠扎实的技术,人文关怀和职业精神同样是关键所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承担着教书和育人两大任务,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价值引领,按照“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的工作要求,从多角度、多方位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专业教学。教师要以语言艺术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培养出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这是对新时代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5],同样也是教师的责任所在。

2.2 树立先进榜样,坚定学生职业信仰

结合课程内容,从放射学家的先进事迹或党史故事中提炼思政元素,并融入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深刻感受榜样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比如,在总论讲解中,可从放射学的发展史入手,向学生介绍居里夫人、伦琴以及当代放射学专家(如中国工程院刘玉清院士、中国科学院柴之芳院士等)的感人事迹和卓越贡献,教育学生要学习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科学事业的精神,要有仁爱之心。此外,还可以结合党史故事,进一步对思政元素进行升华。比如在骨关节系统讲解中,可结合“独腿英雄”钟赤兵将军的故事教育学生。钟将军在战斗中被敌人击中小腿导致粉碎性骨折,医生先后为其进行了3 次无麻醉的截肢手术,即使这样他也坚持走完了万里长征路。以此教育学生继承先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教师应不断深挖思政教育资源,找准“切入点”“动情点”“融合点”,完善渠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库,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2.3 关注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课程相关知识点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当前医学影像诊断学的研究热点,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对祖国如今蓬勃发展的科学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充满自豪感、幸福感。比如在呼吸系统中讲解胸部CT 的临床应用时,可向学生介绍影像检查在新冠肺炎诊断、分型、治疗指导及预后评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影像技师的身影活跃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他们肩负使命、团结一心,展现了新一代影像技师的风采,彰显着家国情怀和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同时,还要根据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特色和优势,突出课程的人文性、艺术性和时代性。比如,案例教学中可模拟真实的临床情境,在引导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同时,使课堂更为生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

2.4 举办相关讲座,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我院积极开展“我的战场,我的信仰”援鄂医疗队抗疫事迹宣讲活动,“医德双馨,仁心仁术”医德教育与医患沟通活动,以“敬畏善待生命,培育仁心仁术”“聆听人文解剖,培育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生命永恒,感恩无语良师”等为主题的“医德医风与人文关怀系列教育”讲座,以及“做实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爱国情怀”座谈会。

医德医风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医学道德和风尚,医德医风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提升医学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在援鄂医疗队抗疫事迹宣讲中,专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用大量鲜活案例和真实图片向师生讲述援鄂医疗队71 天艰苦战疫的故事,创下当时驰援时间最长、接管病区最多、撤离时间最晚、救治任务重、患者零死亡的硬核抗疫成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 高职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思政的评价及效果

3.1 课程思政评价方式

教学效果评价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课程考核通常采用传统考试形式,多停留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很少涉及对学生道德层面的考查,这是课程思政建设中一个无法忽视的难题。

学生是课程思政最直接的感受者和获益者,因此立足于学生对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需要从获得感和长远性两个维度来分析,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纳入其中。一方面,评价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获得感。学生通过课程思政所获得的除专业医学知识外,还包括职业素养、医者精神等。教学评价应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的考查,也可通过阶段性学习展示汇报等方式来考查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融合效果,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要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长远性进行考查。将来学生离开学校走向临床工作岗位,也应该对其进行持续性的追踪评价,可采用问卷调查、综合测评、实地走访等方式对课程思政的有效性进行深度评价。思政教育目标的内隐性和价值性是评价的难点,评价方式也应根据课程性质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效果随时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2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在教师层面,我院影像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和探索,从多角度共同探讨如何深入挖掘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思政教育讲座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逐步形成“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理念,并能够积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践行。

在学生层面,一方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明显解决了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课程思政实践,学生对医生的奉献精神、职业素养、责任心及协作创新能力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职业素养得以提升,为将来走向临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4 结语

开展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识[6],只有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才能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具有“中国心、影像情”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诊断学医学影像思政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