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与城市要素的相关性研究
——以天津市鞍山道及其周边街道为例

2022-07-21 13:54陈立镜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层数密度道路

郑 璇,林 耕,陈立镜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384)

1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

基于对城市公共空间现状的反思,Margaret Crawford于1999年在其《日常都市主义》一书提出日常公共空间这一概念,指那些区别于广场、公园等经过官方规划设计呈现的,人们出于不同目的自发创造的活动场所.受到日常生活视角的影响,国外开始了对于类似空间现象的研究与探讨.一系列如“游击都市主义”、“临时性的都市主义”等概念的出现,以说明这类人们通过各种临时介入的方法试图对城市空间进行占据改造的现象.在此研究背景下,旅美华人学者侯志仁在其《反叛的公共空间》中提出“反抗的公共空间”这一概念,用来定义那些与被官方机构管控维护的城市公共空间相反的空间.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目标逐渐从“造城”转向“营城”[1],近年来国内相关活动与实践对此类与日常生活关系紧密的城市空间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国际城市规划》杂志于2019年举办了多期“日常都市主义”主题专辑,尝试明晰当代中国背景下“日常”的概念,并发出城市行动的呼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于2020年线上举办“超级平凡”系列讲座,世界各地学者与实践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谈及其各自对城市日常的看法,并通过回顾日常生活的一系列现象诠释社会、经济、文化种种因素带给个体的影响.汪原教授在《日常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终结与重生》一文中对城市日常公共空间这一概念加以明晰,指出那些根据自己的目的,个体和群体通过占据和重新使用“日常空间”,通过瞬时和不确定的行为活动,使空间得以形塑、再定义并获得不断变化的意义[2].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相较于正规的城市公共空间往往被人们赋予更多功能与内涵,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在当下的城市设计乃至建筑设计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日常”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也逐步被纳入研究范畴,从前自上而下的设计手法也逐步被打破,但研究日常公共空间本身始终还是难以窥其全貌.在现有的城市空间量化研究中,数据来源大都基于各类手机app的大数据信息,由于手机app的使用者都比较年轻,使得所获数据在一些老龄化明显区域与真实数据存在较大偏差.陈立镜在《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以汉口原租界为例》中提出以量化方式对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与城市要素相关性进行研究[3],该研究是基于南方地域背景下的案例而未对北方城市的此类空间现象加以探讨.本文借鉴以上量化研究方法,采取大数据与观察调研结合的方式以弥补仅将大数据信息作为数据来源的局限性,选择天津鞍山道及其周边街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天津地区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与城市要素相关性研究.

2 案例研究

2.1 研究区域

本文所选研究区域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平区,北至海河、福安大街,西至南门外大街,东至营口道,南至南京路,总面积为230.4 hm2(见图1).该区域整体功能完备,边界清晰,其内部大量历史风貌建筑及原有街道尺度均保存较为完好,部分区域属于天津原日、法租界所在地,内部建筑形态也较为丰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历史建筑由于建设条件的局限性其功能的转变也受到一定限制.曾经的部分仓库以及工业用地因不再适用于当下城市需求而被商业及其他公共设施用地所代替,居住用地因其居民较为稳定,大部分建筑保存较为完整且功能得以延续[4].这片窄路网高密度的低层居住片区中孕育着大量的日常活动,因此笔者选择这片区域进行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与城市要素的相关性研究.

图1 鞍山道及其周边历史街区

2.2 城市要素

城市要素是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的现实构成元素,亦可以理解为城市的建成环境.城市建成环境往往被认为由土地利用模式、交通系统和城市设计三部分组成[5],参照前人的对建成环境的研究成果并从城市尺度考虑,对纳入分析的城市要素进行选择与分类,可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划分为三大类,六个中类以及13个小类(见表1).

表1 城市要素分类

2.3 数据获取与量化

笔者在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间共取12个工作日与两个节假日在研究区域进行观察调研活动(调研时段为8:30—22:00),对鞍山道及其周边街区内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以及活动点进行统计.根据空间中是否有瞬时性、自发且重复的活动发生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通过长时间的观察采集,将研究区域内日常活动分为五大类:休闲活动、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商贩活动、其他活动,获得日常公共空间活动点共计723个.

通过对平均活动人数的统计实现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量化,并根据主要道路的平均长度和方向将研究区域划分为90个边长为160 m的基本量化单元以进行城市要素的量化.本次调研中发现研究区域内有日常活动的单元共51个,在综合考虑研究范围及周边建筑施工、道路封堵等暂时性因素的影响后,保证研究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利用邻域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域内活动点数据进行筛减和增补赋值(见图2).

图2 基本量化单元与无活动单元赋值

不同类型城市要素均在网格单元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量化方式,其中大型公建的量化通过百度POI数据的爬取与各兴趣点影响值的计算实现,道路可达性则使用空间句法进行量化.通过百度POI获取的各大型公共建筑的位置信息点共234个,根据人的步行活动半径400 m[6]以及人的可感知范围分层级设置缓冲区并赋值.

3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与城市要素相关性分析

3.1 土地利用模式

3.1.1 大型公建

选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内部及周边活动人群类型丰富的大型公建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有超市、菜场、大型商场、学校、医院(见表2).

表2 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相关性

通过表2相关性分析可知,菜场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相关性最高,达到0.445,超市和学校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与0.233,显示出弱正相关,医院与购物中心则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菜场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有空间边界模糊、开放度高、周边活动人群类型丰富等特征,故菜场周边存在着更丰富的日常活动.

相关性分析数据显示购物中心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相关性最低.购物中心看似是吸引了大量人流的聚集与活动,但这些活动属于游客们的非日常活动,当地居民的日常活动并不围绕这类建筑发生.为维持商场秩序其周边均有较为严格的安保管理体系,这也是导致其周边日常活动缺乏这一现象的潜在原因.同样医院周边出于交通秩序考虑也受到较为严格的管控,这类建筑对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影响不甚明显.

3.1.2 用地指标

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结构和形态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研究困难在于定量描述和数理分析,而困难的根源在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7].土地的混合利用可以实现不同类型人群的聚集以及人口的流动,这意味着混合度越高的地块往往更具成为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潜力.

土地利用混合度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未通过相关性检验.在进行用地功能现状统计时,原日租界中的许多街道存在如下现象:许多建筑一层或是前部空间对街开门对外营业,建筑一层后部以及二层以上则作为居住使用,对于此类地块的功能定义,本文根据天津市和平区控规将其划分为单一居住性质,致使最终所得混合度数据不能与现状完全契合,这可能也是导致相关性较低的原因.

居住用地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用地,分析后所得相关系数为0.234,显示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与居住面积弱相关.据调研,建设年代在2000年后的高层小区周边确实鲜有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存在,这类空间往往在原日租界内许多低层乃至多层小区周边出现,但在居住用地的相关性分析中将所有居住性质用地划分为同一类型,也是造成相关性不够明显的原因.

3.2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层面从人口指标下的人口密度与建筑形态下的建筑层数和建筑密度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3).

表3 城市设计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相关性

3.2.1 人口指标

城市的发展源于人类的聚集性活动[8],人群的聚集也是大量活动存在的前提.表3相关性分析中人口密度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相关系数为0.222,二者关系呈现弱相关.在进行社区人口统计过程中存在个别社区户籍人口与常驻人口差距巨大的现象,本文统一选择户籍人口进行人口密度的计算,户籍人口与真实活动人口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也是导致相关性不显著的原因.

3.2.2 建筑形态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多层建筑中只有最低的几层才有可能与地面活动产生有意义的接触”,依此推断建筑层数与地面活动之间可能存在负向影响.根据层数越低即影响效果越好这一规律,分别对单元内平均建筑层数进行赋值,平均层数越低赋值越高.表3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建筑层数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

建筑密度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25,表现出弱正相关.研究区域内平均建筑密度为0.340,排除两大城市级公共空间影响,活动更倾向于发生在建筑密度高于平均值的区域.

3.3 交通系统

街道所具有的双重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一方面,它作为基础设施赋予聚落中人和物的流动,构成聚落功能运作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它又作为一个公共空间,让信息得以交换、公共活动得以发生、社会得以形成[9].本文选取路网密度、交叉口数目以及道路全局整合度进行交通系统分类下的相关性分析(见表4).将研究区域内公共交通服务站点进行核密度分析并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核密度分析进行比对,没有呈现重叠状况,说明二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因此没有选择公共交通服务站点进行相关性分析.

表4 交通系统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相关性

3.3.1 全局整合度

全局整合度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相关系数为0.489,二者呈现中等正相关,说明道路全局整合度高,通达性好有利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产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本区域内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位置较为显著,并不完全呈现出前人研究中通常体现出的较为隐蔽的特征,这与本区域旅游开发程度不高,整体居住功能特征较为显著有一定关系.

3.3.2 路网密度与道路交叉口数目

路网密度与道路交叉口数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352和0.318,呈现弱相关性.研究区域内的原日租界内大部分街区还保留着原状,大部分可供车通行的道路宽度在5~7 m之间,还有许多机动车无法通行的街道,这样的街道不易对城市空间的连续性造成破坏,没有机动车的干扰居民更倾向选择在这些空间进行日常活动.道路交叉口处人群类型更为丰富,更易满足公共空间得以形成的需要多种人群汇聚的特征,因此许多闲聊类以及摊贩类日常活动发生于此处.

4 回归方程与相关性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得到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与多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超市、购物、菜场、学校、居住面积、用地混合度、建筑密度、层数、人口密度、路网密度、道路交叉口数目、全局整合度等数据进行正态处理后作为自变量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并且使用Robust稳健标准回归方法进行研究,得到模型的R2值为0.509,意味着该模型可以解释50.9%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存在.

剔除未呈现显著性数据后得到回归方程为

式中:A为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活动点;S为菜市场影响值;R为居住用地面积;D为建筑密度;F为层数;I为全局整合度;N为路网密度.

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菜市场、建筑密度、全局整合度、路网密度、道路交叉口数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表现出较高相关性(相关系数>0.3)(见表5).

表5 所有变量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活动点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值

所求的回归方程显示菜市场、居住用地面积、建筑层数、建筑密度、路网密度、全局整合度会对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活动及存在位置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在回归方程与相关性分析中菜市场、居住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全局整合度、路网密度一致呈现出对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而在建筑层数以及道路交叉口密度这两个影响因子上有一定差异.进一步通过散点图分析建筑层数以及道路交叉口密度对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影响效果进行求证(见图3).

图3 单元平均层数与道路交叉口数散点图

从图3可以看出,活动集中分布在建筑层数为3层或三四个道路交叉口的区域周边.这说明建筑层数以及道路交叉口数均能对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存在产生影响.

5 结语

以上研究表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形成受到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参考相关性分析结果及线性回归方程可得出结论:在居住区附近、道路通达性好(全局整合度高)、建筑密度大或道路交叉口数目多处、菜场周边有更大的概率存在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未来可根据城市发展与具体功能需要对这些空间周边采取针对性优化和管理,以创造更加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猜你喜欢
层数密度道路
浅探铺设土工格栅技术在软土路基加固处理中的运用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通过绞车钢丝绳计算井深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住在哪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