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研究

2022-07-21 09:22:50
乡村科技 2022年9期

张 斌

(泰宁县市政园林所,福建 泰宁 354400)

0 引言

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养护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程,包括较多环节和步骤,主要涉及的内容专业性也比较强。因此,当前需要从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养护出发,通过保障施工质量和提升管理效率达成预期的城市建设目标,为城市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1 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原则

作为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园林建设与道路绿化养护均需要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开展,这对于获得预期效果、达成绿色城市建设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需要遵循以下3项原则。

1.1 尊重自然原则

场地园林设计的基础是要对场地现状进行了解,尊重自然,将城市建设对自然、周围环境造成的伤害降至最低,这样才能够促进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尤其是道路绿化工作,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更加需要做好基础调研工作,在准确认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场地实际气候环境、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对下一步城市绿化工作给予指导。

1.2 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城市与自然环境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认识和理解城市、自然价值。城市实际是在人们不断改造环境过程中形成的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区域,是一个以地域、设施环境作为载体的生态系统。道路可以理解为其中的一个部分。要想维持系统的平衡,道路系统就必须与自然环境、市政工程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协调发展。

1.3 以人为本原则

不管是园林景观施工还是道路绿化养护工作,都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城市居民自身需求与城市发展壮大需求为主,有效落实园林建设和道路绿化相关工作。例如,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中需要与当地居民的实际要求和审美需求相适应,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要将园林景观与城市融为一体,使其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在道路绿化建设中,施工人员要保证不会对城市交通运输造成影响,在建设的同时要维护城市交通顺畅和安全,确保道路行车及行人安全。在优化城市道路景观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充分考量行人的视觉特点,在此基础上落实后续的养护工作,为建设成果持续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1.4 适应性原则

在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例如,要充分考量所用植物是否与城市实际情况相适应,包括植物种类、大小、水土适应性等,为植物提供适合的生存环境。在道路养护施工中,养护人员要了解是否会影响城市交通的运行,可以分段、分时间地开展道路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2 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要点

2.1 园林景观施工要点

2.1.1 图纸审查。园林景观施工设计图纸审查工作是整个施工的基础环节,在该环节中主要关注的是设计是否满足实际要求,是否能够为后续施工提供一定便利,保证施工顺利实施,并且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认真审查图纸、设计方案等相关文件,检查整个设计是否与施工文件、标准相适应。二是图纸作为施工的一种指导性文件,是整个施工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在组织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及时检查设计图纸,对图纸中存在的错误、矛盾之处与设计单位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实施图纸联合开展审查工作。三是设计图纸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图纸审查过程中对于各方提出的建议,要综合进行考量,满足市政、环境等各个部门的要求,尽量降低后续施工可能对周围造成的影响。四是按照协商好的整改内容,对设计图纸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2.1.2 现场勘察。设计人员在熟悉和了解设计图纸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要准确落实现场勘察工作,通过勘察进一步明确设计与实际环境相悖的内容,进一步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保证施工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现场勘察中要先熟悉现场的地形地貌,包括场地的平整度、是否存在闲置土方、是否存在硬质地面、是否存在保护建筑物及场地的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等。二是按照设计中的数据信息对实地进行测量,包括地面标高等数据。测量完成后,如果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相符合,或者是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则不需要进行处理;如果相差比较大,还需要与设计人员共同探讨是否要重新进行设计,或者是在现有的设计方案基础上修改,避免施工后修改造成成本增加、资源浪费等。三是现场勘察完成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平面总体布置方案的制订,并且按照实际情况对作业区域、生活区域进行合理安排。布局需要保证科学合理、整体大方,尽量满足实际要求。四是在场地环境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尽量节约用地。如果发现设计中存在较多空白,或者部分设计内容与实际情况不适应,可能会造成较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情况,也需要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五是现场勘察后,在利用场地实施总体规划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有效避免各个作业之间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要合理地对施工过程进行安排,如物料运输路线的确定、材料堆积场所的确定等,避免出现二次搬运的情况,节省人工成本。

2.1.3 进度控制。园林景观自身有着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尤其是在一些四季分明的城市,不同季节的景观为人们带来的感受、装饰城市的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要重点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通过保证施工进度满足园林景观在美化城市方面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出园林景观作用提供支持。在进度控制中,施工人员需要关注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在正式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保证按照图纸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保证已经完成的内容与图纸要求一致。由于园林景观施工的特殊性,在施工中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监督等相关工作,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支持。二是在施工中合理安排资金,这对于保证施工进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安排资金主要是指保证资金能够按照前期的资金规划准确落实到各个环节,避免由于资金不足造成施工进度减缓等。尤其是后续景观植物的采购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相关部门要注重保证植物采购资金充分。三是合理引进机械,实现机械设备与人工共同作业,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进度。

2.2 道路绿化养护要点

2.2.1 灌溉与排水。灌溉和排水是养护工作中的基础内容,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只有真正落实科学的灌溉和排水工作,才能够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满足道路绿化工程的要求,为建设更好的城市提供支持。在灌溉和排水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一是道路绿化工作完成后,养护人员要及时落实灌溉工作,按照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少量多次进行灌溉,并且按照景观种类与特点的差异性合理确定灌溉量及灌溉频率。例如,依据植物是否喜水等合理确定灌溉计划。二是在正常实施灌溉工作的过程中,养护人员要严格避免灌溉量太大造成植物出现死亡情况。三是在日常道路绿化养护工作中,养护人员在对土地实施平整处理时要尽量将地面设计成0.1%~0.3%的坡度,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流出,保证土壤含水稳定性的同时高效落实排水工作。

2.2.2 施肥。道路绿化植物虽然看起来种类比较单一,均是绿色植物,但不同区域的植物种类会存在较大差异。例如,道路中央的绿化隔离带一般种植矮灌木,避免遮挡视线的同时保证一定的道路绿化效果;道路两旁一般会种植高大的树木,不同地区种植的树木种类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养护人员要注重做好对应的施肥工作,根据植物实际需求供给营养,保证道路绿化的整体效果。养护人员在施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前了解不同植物的养分需求,结合当地的土壤情况合理制订施肥方案,避免盲目提供营养的情况出现。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资源浪费,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养护工作高效开展。二是对于道路绿化工程中应用的观赏性植物,要注重给予充足、全面的养分。

2.2.3 病虫害防治。城市中由于没有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植物出现病害、遭受虫害的概率会不断增大。因此,在道路绿化养护工作中,养护人员要注重做好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道路绿化成效。在防治工作中,养护人员需要注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于道路绿化工程中植物引进环节来说,相关部门要引进一些经过改良的植物种类,尤其是抵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二是在种植后的养护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要注重观察植物,一旦发现病虫害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分析病虫害的种类,探索出现该病虫害的根本原因并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三是针对病虫害比较严重的植物,养护人员要及时将其移出种植区域,避免对其他植物造成影响。

3 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不足

3.1 重视程度不足

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作为生态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其直接影响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实施,以及城市建设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预期目标的达到,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部分工作人员对于该项工作的认识不够清晰,认为其仅仅是一项将植物移栽到城市中的工作,在植物选择、搭配等方面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这不仅容易造成景观施工最终效果与城市不适应,也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园林景观施工的需求。二是在道路绿化养护工作中,相关人员不重视养护工作,或者对于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造成植物无法得到有效管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化效果。

3.2 植物管理不到位

不管是园林景观施工还是道路绿化养护,对象都是各种各样的植物。但养护人员管理不到位,极易导致植物出现大量死亡、观赏价值降低等问题,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高效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景观施工往往涉及比较多的植物种类,如此才能够满足美化城市的需求,但在对这些植物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养护人员缺少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易造成植物大量死亡,或者出现病虫害大面积传播的问题。二是在道路绿化养护中,较常出现植物管理不当问题。如在不合理的情况下对植物进行移栽,虽然满足了城市建设需求,但不符合植物的生长需求,易造成植物大量死亡。

3.3 工作人员能力不强

施工与养护工作均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给予支持,才能够保证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达成预期的城市绿化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技术不佳,造成景观施工与绿化养护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情况时有发生,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景观规划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或者其对部分植物的特性了解不够清晰,而将一些生长特性不相符的植物配植在一起,造成植物生长受到影响,达不到景观美化的实际需求。二是在道路绿化养护工作中,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无法准确落实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影响了养护工作的日常开展,造成整体养护管理工作无法起到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作用。

4 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改善措施

4.1 树立正确认知

为了保证景观施工与绿化养护工作顺利实施,为城市建设整体提供支持,保证绿色城市的建设成果,相关部门需要引导全员树立正确认知。首先,规划设计部门要注重做好工程整体规划工作,如在开工前由市政绿化部门提出对应的方案,并且将方案内容、细节等传递给施工人员,使其能够了解更多的施工细节,准确落实景观施工。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应加强不同专业和环节之间的联系,如景观设计和道路养护同时进行,通过有效管理保证设计目标能够达成。其次,针对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来说,相关部门要及时提升管理人员的意识,做好绿化养护工作。例如,针对病虫害,养护人员要及时邀请园林技术人员参与防治工作,保证防治手段和方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2 科学管理植物

植物作为景观和绿化管理中的主体,对其实施有效管理是园林景观施工与绿化养护的基本要求。因此,针对目前植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相关部门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对植物实施针对性管理,保证植物能够更好地存活。首先,景观施工中强调景观组合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设计人员要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不同植物进行组合搭配,避免相克植物生长在同一区域内,影响植物的存活率。其次,在绿化养护工作中,养护人员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工作,根据区域气候条件、土壤特点等合理地对植物进行移栽、补种、病虫害防治、施肥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植物的存活率,保证其能够在城市中长久生存。

4.3 建设专业队伍

工作人员能力能够直接影响景观施工与绿化养护工作的有效性。针对目前专业队伍缺失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从建立和培养专业队伍的角度发挥出组织作用,为更好地推进城市建设提供支持。首先,施工单位要在考查合作方专业资质的情况下,选择最专业的合作单位,保证园林景观施工能够顺利实施。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及时考查景观设计单位的资质、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从根本上保障整个队伍的专业度,为施工高质量进行提供支持。其次,城市道路绿化相关部门要及时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拓展人员的知识范围。这不仅要求其需要掌握对应的养护知识,也要求其了解一些与植物特性、栽培等相关的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保证养护工作的整体效果。

5 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能否有序开展,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进度和成效。因此,在准确了解实际工作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要采取树立正确认知、科学管理植物、建设专业队伍等措施,从根本上确保园林景观施工、道路绿化养护工作有序开展,从而真正建设出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绿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