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

2022-07-20 10:47朱小宇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6期

朱小宇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有些教师提问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也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能及时给予全面深入的点评。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改进提问的方式,以便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笔者认为想要优化提问方式,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扣文章主旨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英语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前后环环相扣,由浅人深。教师在提问时,要紧扣文本主旨,遵循从“低阶”训练到“高阶”训练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换句话说,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拘泥于传统的“skimming”和“scanning”,而是要让学生学会从整体角度来把握文章内容,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新版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1中的“Be a critical news reader”为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先提出两个问题:1.文本主旨是什么?2.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阐述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无法直接从文本章节中找到答案,而是必须通过信息的比较、分析.推理、整合、概括等方式來找出答案。其中,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能归纳、提炼主旨,这个“抓主旨”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语言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第二个问题在“抓主旨”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主要是培养学生“梳理结构”的能力。学生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抽丝剥茧,利用找“关键词”“主题句”等方法,将文章划分成这几个部分:

Part l:(Para.l) News reports usually come withdifferences.

Part 2:(Para.2-3)Differences between news re-ports may depend on how and when the events happen.

Part 3:(Para.4) We can become critical news read-ers with our efforts.

紧扣主旨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着眼全局,对相互联系的各个段落进行梳理和整体归纳,提高他们的文本理解能力。

二、多提问How与Why,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当前,许多教师的提问停留在简单查找信息阶段,比如提问“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处)”之类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从文中找出信息,但这对他们的“高阶思维”训练毫无裨益。教师应该从改变提问词开始,多提问“How(怎么样)”和“Why(为什么)”,这不失为一种有效提升学生能力的提问方式。回答“How”的问题,能推动学生挖掘文章内涵,确立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回答“Why”的问题,则能让学生追根溯源,或是沉浸式地体会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学会解决“认知冲突”。这些解决“How”和“Why”问题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过程。

仍然以“Be a critical news reader”的教学为例,我们不妨把设计的课堂提问从“What are the differencesbetween news reports?”改为“Why do news reports dif-fer from or even contradict each other?”那么学生就不只是关注新闻报道的不同点,他们还会追溯针对同一事件各媒体有着不一样报道的根源了。同样,我们也可以把问题“What does'a critical reader' mean?”换为“How can we be critical news readers?”,由此把问题重心转向我们自己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成为有判断力的读者。学生在阅读后通过分析、比较,明白如何做一个明智的、有判断力的读者,他们甚至可以依据文本的内容分析出很多的“Do”和“Don't”,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抓住这几个点:1.记者写报道的时间不同,事件的发展阶段也不相同;2.记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各不相同;3.记者优先考虑的事项不同;4.记者的写作手法不同。如果我们想要成为有判断力的读者,则需要针对同一事件多读几篇相关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该新闻。回答完上述的这几个问题,学生在进一步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三、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在分析语篇内容和进行语言输入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此时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内化所学知识,并且使得他们能够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有逻辑地表达和应用这门语言。 根据这个单元的主题——“做一个有判断力的新闻读者”,教师创设了一个“新闻大侦探”的环节。首先让一位学生A叙述一件亦真亦假的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接下来其他同学可以根据A的叙述向他提问,比如“When did it happen?(这件事是什么时间发生的?)“How did you feel at that moment?(你当时心里作何感受?)”“Anyone else knows about it?(还有其他人知道此事吗?)”等。通过A回答的内容、前后叙述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以及他的表情等肢体语言,整体判断他所叙述的这个经历或见闻是真还是假,并举手投票表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叙述者从容不迫、头头是道,其他同学积极提问,期望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关键线索而做出正确判断。教师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如何做一名有判断力的新闻读者。不难看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在阅读新闻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至此,英语教学上升到了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层次。

总而言之,英语课堂应该是生机勃勃的、丰富多彩的,它不应只是语法、词汇的堆砌。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重视自己的提问方式,在语言输入过程中注重文本的内在关联性,紧扣主旨设计问题,多提问How与Why,提升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和培养批判性思维;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强学生语言的内化与应用,培养他们的迁移能力。教师只有坚持做到这几点,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