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华清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3)
当前,国家已大力推行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提倡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方针。为响应此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发展战略精神,全国各地纷纷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加大乡村振兴力度。美丽乡村建设就是以乡村原有资源为依托,以当前经济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保证乡村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科学规划,谋求长远发展[1]。自然资源是乡村最重要的发展资源,是乡村相较于城市的资源优势,然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也无法实现在无节制的开采利用中用之不竭,故而,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中必须对其进行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生态修复,以实现长久利用。人们所生活的生态系统中对于所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针对环境保护的同时进行科学发展的战略[2],其中包括对自然资源、文化景观的保护,体现人类理念的进步,以实现与城乡生态系统持续能力相适应的增长模式。支撑可持续发展的3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在面对全球化水平日益高涨的当今,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社会底层群众的需求和公平上,在尊重广大村民的个人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发展绿色产业应打造完成的农业乡村产业链,以此来提升乡村群众的整体收入水平和深入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把有限的生态资源合理利用,转化为刺激生产的源泉,并打造乡村人居环境的舒适度,保证环境的可适性。继而更要刺激乡村发展潜力、努力建立城市与乡村一体化建设,那么就要进一步加强城镇与乡村的统筹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规划的标准体系,在巩固城镇物质空间建设的同时积极地对乡村进行物质空间建设,尽早地缩小城乡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差距,同时健全和完善乡村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乡村向集约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要保护乡村生态经济和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3-4]。
在考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乡村发展规划以及乡村生态修复进行设计,通过乡村规划分类法对县城中的乡村进行整体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所有乡村进行合理规划整合,同时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实现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和集约化发展,对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以往的乡村规划中,有很多研究都是依靠个人的经验进行各类项目的评价和结果分析,最终进行乡村的整治规划分类。现阶段引入聚类分析法所得到的结果更加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可有效地避免因一些专家凭借个人经验进行主观的设计规划[5-6]。现阶段常用的聚类分析法主要有系统、动态、模糊3种聚类方法,本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编制乡村发展规划以及开展生态修复,在系统聚类分析中以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120个乡村为例,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合理的乡村规划及乡村生态修复。
把N个实验样本看作一类,规定各实验样本之间的距离,再进行依次的合并,直至将统计的样本整合为一种类型。目前使用的亲疏程度算法主要有重心法、离差平方和法、中间距离法等[7]。此次研究选择的是类间平均法,更加合理地设计出适合当地民情的乡村发展规划。
采用SPSS 25软件选择此次研究方法(层次聚类法),在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采用欧氏距离法对此次调查的平利县120个行政村进行产业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评价,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似性计算,公式为:
(1)
式中:Dij为第i个乡村和第j个乡村的相似系数;yik为第i个乡村k要素的计算结果;yjk为第j个乡村k要素的计算结果;n为该县所研究乡村的总体数量。
计算后发现,当两个乡村距离的平均值最小时,可以将两个村子合并为一个,以此类推,最终结合数据评价对整个县城的乡村进行合理规划[8]。
“熵”来源于物理,其原本概念是衡量一个物体微观粒子运动,目前被引用到信息论中,同时还提出了“熵权法”。截至目前,熵权法在工学和经济学领域应用相当广泛,而其在经济学中的概念是在变异性的数据分析中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合理地赋权,通常情况下,信息熵与指标相关的变异系数之间呈反比例关系[9]。即对某个指标的信息熵进行检测时,如果结果很小,那么对应的指标所表示的变异系数就会变大,同时该指标自身的数据量也会变大,从而说明该指标的作用和影响很大,定义中权值也大。
收集和整合已得到的数据信息,深入研究平利县各乡村具体情况、以往精准扶贫成果的检测报告、其他城镇针对乡村的规划资料[10-11]。以平利县120个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将所获得的数据分为自然数据和社会数据两种,自然数据来源主要通过网络进行搜索获取,以及县政府提供之前的调查数据。采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推算出坡度、高度等地理相关数据,用于此次研究的前置概况分析[12]。社会经济数据来源是从当地县政府各乡镇系统中获取历年的文献资料,对所研究的120个乡村进行人口、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另外,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现阶段贫困发生率等数据从对应的乡村扶贫开发部门获取。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干扰导致数据结果不准确,采用极差变换法对120个乡村的各类指标进行统计和归一化[13-14]。
(2)
(3)
按经济水平、生态环境条件、生态旅游资源以及产业发展潜力的不同,将评价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
平利县120个乡村的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比重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发现,乡村的农业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且受交通因素影响导致农业发展速度相当缓慢,各乡村基本上都以小规模生产为主,无大规模的集体农业作业,生产效率低下,收入也比较低,导致人均收入偏低,出现贫困现象。平利县将工作偏重于工业,在财政方面对农业的支持较低。从202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平利县120个乡村的村民收入比2019年增长11%左右,其中,第一产业的增长率为4%,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为14%,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为8%,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第一产业占比最小。产业之间的对比渐次悬殊,此次乡村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农业和工业的结合,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使乡村居民每年均可增产增收,彻底脱贫脱困。
图1 平利县120个乡村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
平利县120个乡村的经济水平和生态环境等级统计结果见图2。
由图2分析得出,经济水平为优等级的乡村占比较小,其经济水平略高于其他乡村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县城较近或者附近有工业基地,使其不仅有农业收入,还有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收入。但大部分乡村因远离县城,交通不便,导致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乡村经济水平一直处于县城整体情况的中下水平。对120个乡村的生态环境等级进行调查发现,优质生态环境的乡村仅占20%左右,超过50%的乡村生态环境指标低于正常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农业耕地面积不足,导致大面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毁坏了原始生态环境;工业化的乡村逐步增多,导致大量的污染性物质破坏了生态环境。此外,近几年地质灾害频发(如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使乡村周围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因此,规划中要着重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图2 平利县120个乡村经济水平和生态环境等级评价结果
平利县120个乡村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结果见图3。
图3 平利县120个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结果
由图3可以看出,只有少数几个乡村有较好的生态旅游资源,虽然该县城地处秦巴山区,自然环境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但由于交通极度不发达,导致很多乡村的旅游资源并未有效地开发出来,现主要以女娲山、古仙湖等旅游景区开发为主。旅游资源开发是有效帮扶贫困乡村脱贫的方式,还可以解决乡村就业问题并带动农村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调查发现,该县现代化农业水平整体不高,尚处于传统的人工种植阶段,根据政府提供的数据,25个现代化农业村庄主要分布在县城的中部和东部,因为这些区域距离县城较近,且地势平缓,交通便利,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等级为中和差的村庄主要分布在县城的北部和西部,生产方式以个体户经营居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
可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乡村等级为优,可以发展两个产业的为良,发展单个产业的为中,无产业发展的为差。平利县乡村发展规划中对于产业发展潜力的调查结果见图4。
图4 平利县120个乡村产业发展潜力评价结果
从图4可以看出,产业等级为优和差的乡村数量均较少,且大部分乡村都以单一产业为主,占据所有乡村的70%,人均收入水平低于6 500元,等级为差的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小于3 000元。因此,协调优质产业到差等级乡村,吸引外资投入到中等级乡村成为有效缓解乡村贫困的最佳方式。在此基础上将现有的产业整合为现代化产业集群,通过乡村产业集聚整合,可有效提高产业效率和效益,并鼓励周边村民积极入社,采取将固有土地进行流转、入市、入股等方式,扩大以村为整体的集体经济,引入外资企业入驻村庄,加快乡村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过度,促进乡村各级产业的融合发展(表1)。
表1 乡村企业管理优化结果
本次研究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现阶段乡村发展规划。通过对平利县中120个乡村进行经济水平评估、各级产业统计、生态环境及生态旅游资源等级评价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发展规划。结果表明,乡村第一产业占比最小,第二产业增长率达14%,规划中应注重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优质生态环境乡村仅占20%,超过50%的乡村生态环境指标低于正常水平,应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少数几个乡村有较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由于交通的极度不发达所致;产业等级为优的乡村较少,应协调优质产业到差等级乡村,吸引外资投入到中等级乡村来缓解乡村贫困,并整合产业成为现代化产业集群,有效提高产业效率和效益。交通发展是限制乡村经济水平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各级产业的丰富度和对现有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而言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中,自然资源是重要依托也是保护对象,应对乡村自然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加大全员参与力度,创建特色发展模式,调整不合理结构,将经济与生态并重,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长效发展,使建设对象真正成为“美丽乡村”,保证其具有长远发展潜力。此次研究依然存在局限性,规划措施仍建立在传统规模上,为了适应科技的不断发展,必须加快乡村科技化进程,提高科技水平,走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