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园·嘉树老年公寓 熊农山
5月20日,是“网络情人节”。“520” 喻意为 “我爱你”。在这个特别而又浪漫的日子里,很多人都在花式表白。
在海月随园嘉树有这样一位长者,熊农山,9旬高龄,朱颜鹤发,精神矍铄,他要表白的对象是他的母校,74年的情缘,四代的情深,感人至深。为迎接5月21日浙江大学125周年庆,他特意书写一篇《祝愿浙大人,更上一层楼》的文章,以爱之名,为母校献礼。
《祝愿浙大人,更上一层楼》
我的父亲当年应竺可桢校长之聘,任教于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母亲任教于浙江大学文学院外文系;我自己于1948年考入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2年毕业;我的次子于改革开放后考入浙江大学材料学系读到工学博士;而他的儿子也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一门四代浙大人,对浙大既如数家珍,更眷恋情深!
1948年夏季,我从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毕业后即买舟东下经南京转杭州回到已在国立浙江大学任教的父母身边。本来当时浙大有一项优待本校教职工子女入学的规定:可以不经过入学考试而直接申请入校当“试读生”一年,如果一年级的各科考试都及格便可转为“正式生”。然而我情愿放弃,直接报考。当年一同考取浙大的还有数学系毛路真教授之女毛雪绵、化工系李寿恒教授之女李息云、植物病虫害系陈鸿逵教授之子陈建宁等。感到惋惜的是我们那一届成为敬爱的竺可桢校长手上为国立浙江大学招收的“末届新生”。我们沐浴竺校长的春风化雨时间太短了!
1952年夏季,为全面学习苏联,全国范围的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开始了。作为以工科为重点的浙江大学调整成纯工科高校,把其他六个学院(文、理、农、医、法、师范)全部剥离。因而我们1952届非工科毕业生就沦落为浙江大学该学科“末届毕业生”。进校末届,出校又末届,匪夷所思!东方剑桥,风貌不再。后来才明白是对旧中国传递下来的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一次新民主主义的改造。
从20世纪中叶到临近21世纪近五十年时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院系大调整后的高等教育获得很大发展,培养出大批急需的人才。作为原浙江大学的嫡传姊妹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及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做出很大成绩。前三所当时均已列入“211高校”序列。为更好地整合四校资源,经几位原浙江大学资深老教授向中央郑重建议,国务院批准四校合并重建新的综合性浙江大学。
百年浙大于1998年掀开新的一页。二十多年来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下,在海内外校友的襄助中再铸辉煌。在国内,浙江大学已稳居清华、北大后第二梯队的前列,正在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祝愿浙大人,更上一层楼!
后记:目前有14位浙大人安居在杭州市萧山区海月随园嘉树养老公寓(据悉,随园嘉树有60多位浙大退休教师),对公寓员工真诚细致的服务特别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