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云 实习生 马维佳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数字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了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让工业制造、乡村发展、汽车产业、能源产业等行业都受到了全面的影响,并开创出经济发展新的赛道,催生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出版行业也不例外。
今年5月,中宣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对未来一个时期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本届江苏书展上,就出版论出版,同样有一场以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做大苏州数字文化产业的话题讨论,来自政府、传媒、出版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商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基于文化自觉的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为积极探索苏州数字化出版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彰显主流价值的数字文化产品,引领苏州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建言献策。
正如苏州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陆怡所说,优质的文化资源需要创造性的转化,传统的文化也需要数字的升级,这些都是伴随着数字产业发展出现的必然趋势。
推动出版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具体要求。当前,在互联网技术的强势推动下,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新的出版形态。从这次书展的现场也能感受到,现在的出版如果叫做“融合出版”会更合适一点。
当前的数字出版产业,一方面是产品创新问题,比如我们单纯对图书进行直播带货,效果一般。但假如我们将图书和在线课程相结合,赋予它更多高附加值的东西,那么对于直播带货的推动性也会更高。另一方面,举例来说,有一个做素质教育平台的企业,全国覆盖学校达到近4万所,单是上个月用户个人扫码下载的内容就有将近1000万元的收费。所以我们在国资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考虑要发展一些合资企业,这样技术创新才能日益重要起来。
还有就是行业环境,要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来共同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大家对数字出版的认识、对数字出版推动力的认可,我觉得还需要再加强。
很多人也许都会有起床收听新闻、开车打开FM频道、休憩时听书、睡前听电台的习惯。从早起到晚睡,从新闻到时政,从文化到休闲,从新基建到数字出版阅读,这些都是“耳朵经济”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体现。无论是出版、媒体,还是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在这一波数字化浪潮下都成为内容的传播者、文化的布道者、信息的发布者和平台的受益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疫情第一年,上线了已经酝酿三年的“云听”。到目前为止,它在安卓和苹果市场已经有了1.2亿的下载量,以及4600万的车联网用户。未来,数字产品的发展方向也离不开内容、平台、产业这三个话题——无论是出版、传媒还是有声阅读,优质的内容都是本质。通过打造可管、可控、可发挥的优势平台,形成与市场品牌联动的产业集群,价值才会越发凸显出来。
作为一个老出版人,必须要有思想,会思想,这个思想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以前“互联网+”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争论:有了数字出版和互联网以后,传统报业会不会死掉?后来我发表文章说,不可能,因为传统出版行业自有它的功能。互联网本质上还是一种应用工具,今年是互联网,明年也许就变了。所以我们出版业面对“互联网+”这个概念,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把互联网应用到我们出版社”?于是后来就有了“数字出版”的概念。
苏州有很多名片,苏州文化是名片,大运河文化是名片,园林文化是名片,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去把这些名片呈现出来。我们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来出版不同产品,从而去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
数字出版和纸质出版能不能并在一起谈论,纸质出版如何走向更多形式的多元化,都是很值得探讨的话题。一本书如何让大家去品读,我觉得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纸质阅读是一种,有声阅读也是一种,时代的发展给我们的阅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古吴轩出版社今年有一个小目标,就是把古籍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定位就叫“解读江南,扬古展美”。我们今年还推出了一个致敬古籍出版的项目,叫“苏州好礼•香芸帙”,选取了部分代表苏州文化的经典古籍,通过手工宣纸、仿真影印的方式呈现出来,向读者展示古籍原汁原味的魅力。其实我们并不是让大家真正地去把古籍拿过来研读,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种认识古籍的载体。包括我们接下来想要出版的《一座城的二十四节气》,也是想针对不同的群体,通过阅读、研学、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不同读者能够有更好的途径去了解江南文化。我们也想依托我们自己的一些资源,做好江南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