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区的“幸福密码”

2022-07-20 10:31向煜通讯员严未
现代苏州 2022年13期
关键词:辖区居民社区

记者 向煜 通讯员 严未

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组织文化课堂、传统节日宣传、基层道德建设……近年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宝邻社区不断聚焦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普及社区文化覆盖率,将文化“种”在基层,提升社区软实力,让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充实群众生活,使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各展其长,提高社区凝聚力,增强居民归属感。

挖掘“草根艺人”,弘扬传统文化

今年春节,为帮助外地来苏人员就地过好年,更好地感受苏州传统佳节的“年味儿”,宝邻社区党支部邀请辖区居民共同包饺子迎接新春佳节,新老苏州捋起衣袖一起干,让大家感受节日的气氛。“对应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我们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组织‘接地气’的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让老人在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宝邻社区党支部书记曹履芳说。

“手工编织达人”陈巧娥在宝邻社区党建阵地“同心空间”开始她的“户外教学”时间,利用白洋湾当地种植的麦穗,给居民科普麦秸秆文化,并现场教授大家如何用麦秸秆编制扇子、枕头和升箩等手工艺品,让居民零距离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为了方便陈巧娥研究和深挖麦秸秆文化,以及教授居民编织技巧,宝邻社区党支部专门成立了“巧姐儿工作室”,定期开展麦秸制作相关活动,传承老手艺。“我和老师学做了麦秸枕头。”居民贾慧玲一边说一边展示她的作品,“现在会做这种枕头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我学会了以后还能教小孙女。”贾慧玲乐滋滋地说到。

让传统手艺和文化在基层遍地开花,宝邻社区通过挖掘“草根”手艺人,开办工作室和作品展览将老手艺和老一辈的劳动精神“传帮带”。

线上、线下全覆盖,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为丰富辖区老年居民的文化生活,宝邻社区成立“睦邻学堂”,根据本辖区群众需求,将丰富多彩的课程搬到居民家门口。据介绍,“睦邻学堂”的课程丰富多彩,包括舞蹈、摄影、太极、书法等,还邀请专业老师和志愿者老师对参与课程的老年人进行培训和授课,让老年群体从家里“走出来”,通过结交辖区更多同龄群体,丰富退休生活。随着参与的居民增多,结合居民意愿,宝邻社区党支部牵头,居民代表组织发动,组建了社区舞蹈队和太极拳队,定时、规范进行学习排练并多次参加社区、街道文艺汇演。

与此同时,宝邻社区还积极探索“以点带面”文化覆盖工作方式,定期在“社区书屋”开展红色阅读、经典阅读、亲子阅读等阅读活动,浓厚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在辖区开展阅读宣传,营造“书香”社区。让阅读充实居民精神文化,让居民“幸福感”在阅读中不断提升。

针对辖区腿脚不便、身体不适的老党员们,宝邻社区党支部开展“送学上门”,将“精神粮食”送到家中,并由新老党员组成“读报团”。“我特别期盼他们来啊,感觉一来我家里就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年近八十的老党员王声宜对此赞不绝口。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社区新媒体平台,宝邻社区还将各类活动以短视频、直播等新潮的方式呈现给居民。“这为普通居民提供了一个才艺和文化展示的平台,平台虽小却精,也是融入传统文化和社区文化的耳目一新的方式。”曹履芳介绍,通过社区的线上平台,“家长学校”“时令美食新吃法”“节气美人”等节目应接不暇,不论是社区工作人员还是辖区多才多艺的居民在线上各显神通、大放异彩。

探索文化共建,提升社区“软实力”

近年来,宝邻社区围绕“文化强社区”发展思路,让“软实力”文化润物细无声般渗透到群众中去,同时也聚焦辖区优良家风家训的挖掘和传播。

记者了解到,社区通过主动挖掘模范家庭,加大宣传力度,让向善、向上、和谐、廉洁的家风成为社区靓丽的风景线,为“文化强社区”添砖加瓦。

失明的董洪根和毛学芬已经成为宝邻社区的“明星”,他们相濡以沫30年相敬如宾、彼此扶持,而且在社区的推荐下,他们参加了区人社局主办的“江南文化线上家庭音乐会”,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老党员李玉峰、贾慧玲夫妇以身作则,在社区为民服务工作,防疫工作中主动承担,彰显党员先锋精神,同时在家庭中将尽职尽责、廉洁为民的优良家风不断传递,成为辖区模范家庭的有力榜样。

“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加和谐的生活氛围,能让每个人都在这种和谐氛围中生活、互动,促进了社区成员和谐关系形成。”曹履芳表示,良好的社区文化需要将传统和现代文化相融合,让“老”与“新”碰撞出更夺目的火花,以更多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居民接受和吸收,也要求做到民主法治、和睦友好、互帮互助、健康生活,确保居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在家门口由内而外地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辖区居民社区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石器时代的居民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