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荣
父母住在国道旁边的小镇里,一直不肯进城,考虑到父亲的就医问题,家人及亲戚多次劝说但无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我猜想,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母亲放不下她每年种植果蔬花草的那个小院。
父母居住的是占地近五百平方米的平房,雖是平房,但水电方便,暖气和天然气皆通。整排房红砖蓝瓦,错落整齐。父母年龄大了,喜欢清静,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个小院,圆了母亲的一个梦想。平时虽忙一点,累一点,但母亲也乐意,她觉着日子过得充实自在。
母亲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下了不少功夫。她将小院划分为两大功能区。靠近墙及院中间的部分,用水泥硬化了出来,便于晾晒、放置物品,也便于进出行走。很平常的水泥路面,既解决了雨天的不便,也显得干净整洁。东西靠墙的地方,母亲种了一垄红葱,几行高钙菜,还有一畦韭菜。这成了小院中别样的风景。春天,三种植物偷偷冒出覆盖的泥土,竞相争绿,长势显眼,直到晚秋初冬时才相继枯萎,使人到初冬时都不会觉得荒凉和沉寂,时时都给人以生机。高钙菜是一种新品种,耐旱且生长快,营养相当于苦菜,常温下储存时间长,几乎全年是桌上的绿色食品。
春天,母亲把各种蔬菜和花的种子撒进泥土里。而后,母亲娴熟地收拾着菜园,定时浇灌,等着种子的萌发。一夜春风过境,各种花次第开放,院落中纷纷攘攘百花争艳,就好似落了一场花雨。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番瓜的花很小,颜色白里透黄,给人一种很素净的感觉。这时,春天早已悄悄地溜走。玉米和山药也长高了,碧绿繁茂,葱茏一片,把那些铜钱大的白色、粉色花朵,掩映在浓重的绿叶中间,花若隐若现,不引人注目,却给人一种朦胧的意境。我每次从城里回到家中,总会有不少时间在院里徜徉,心旷神怡。菜园里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青椒、茄子、豆角、西红柿、黄瓜几乎同时登场,菜花在早晨的阳光下开放出来,姹紫嫣红,挂着露珠,晶莹闪亮。淡淡的芳香熏醉了蜜蜂,它们躲在花蕊里睡大觉呢。小院里各种花轮番登场后,大出气花(蜀葵)也开了。红绸似的花瓣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花蕊中间散发出来的那种特别的馨香,很浓很重,沁人心脾。蝴蝶也成了菜园里的常客。院子里的玉米,最能沉得住气了,不急不躁,不争春夏,默默地拔高。
夏末秋初之际,各种植物开始绽放生命的魅力,争相爬高。园中茂密不通透,满眼都是果实。豆角叶蔓沿着架杆盘旋、延展,一直触及到窗台。南瓜挂在架上,像一盏盏小灯笼,很亮堂,很显眼。小院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外套,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邻居对母亲的菜园赞叹不已,母亲也乐在其中。母亲的小院虽然不大,但功劳不小,地里种出的菜蔬,不仅足够父母自己食用,几个舅舅和我们弟兄几个都跟着沾了光。她经常把蔬菜捎到城里来,这是让人放心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萧瑟的秋风四起,绿色的瓜蔓渐渐没了生气,暗淡和枯黄开始疯狂地在植株中蔓延开来。收获完最后的一茬秋白菜,趁着周末的闲暇,我们帮着母亲清理了菜园里的所有枯枝败叶,院落里又恢复了冬日往日的姿态。初冬的阳光冰凉而又纯净,直直地通过窗户透进屋内,不再有菜叶的斑驳身影。我便开始怀念那片片绿色,母亲安慰说,种子已经准备好了,来年的院子里还是一片绿荫。
在这春华秋实的变换中,我们也跟随母亲体味了辛勤耕耘之后收获的乐趣,而当母亲将不同季节的瓜果烹制成可口的美味佳肴时,我们亦安然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最质朴的馈赠。这些味道,似乎已经超越了果实本身的含义,成了对生活独有的追求。小小的果实却又包含了太多的滋味,只因从养育它的泥土开始便注入了母亲的情感,还有餐桌上父母带给这个家最真挚的温暖。
农家小院,平常的小院,但也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这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感觉是每个对泥土、对种子心存一份期待的人共同的情感。久居城里,享受精彩生活的人们,多么渴望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小院,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母亲的小院,是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缩影,是农民毅力和恒心的体现;是一种淡泊心态,一种不为外力所动的定力。
母亲的小院,作为栖身之所,是母亲勤劳的象征,是一种朴素简单生活的象征。看似简单,却使人享受着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怡然之乐。
生活在农家小院,是许多人美好而又遥远的梦想。
(朱权利摘自《西部散文选刊》 图/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