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少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因为想做某件事或不想做某件事,会找出很多理由,千奇百怪,层出不穷。有的孩子看别有戴眼镜了,就说自己眼睛看不清黑板也要配眼镜;有的孩子想要个新书包,就谎称自己书包丢了;有的孩子不想上学就说自己肚子疼;有的孩子在学校调皮打架了,推说是对方先动手的……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的“欺骗”。
刘海艳,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心理專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效率学习训练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2年,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社团工作。获聘为大庆市医学会儿童青少年心理保健教育委员会委员。曾获得大庆市心理健康骨干教师荣誉称号。主持并参与多个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参与大庆市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校本教材《小学生心理健康》、电子书《抗疫复学前后教师家长心理调适100问》的编写。
下课了!
小贺和同学玩闹,同学推了他一下。
脚痛,脚崴(wai)了!
海艳老师的诊断
欺骗是指以虚假的言行掩盖事实真相。儿童的欺骗行为一般有几种情况:一是过度夸大事实,有不认输、攀比的心理倾向,如故事中小贺说他的文具盒是国外买的;二是逃避责罚,如当打碎花瓶时,孩子可能推卸责任说是猫打碎的,这种情况下孩子常常伴有眼神飘忽不定、闪烁其辞等表现;三是掩饰痛苦的经历,有极强的防卫心理,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会说“我爸爸在国外工作”。以上情况如果家长不加以正确引导,长此以往,孩子也许会说慌成性,孩子的人生也会受到影响。
海艳老师的提醒
孩子可能觉得欺骗别人是一种有趣的行为,有时欺骗别人还会意外地让自己得到赞扬、夸奖,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误以为欺骗别人是一种正确有效的手段。因此当孩子出现欺骗行为时,家长应及时正确引导。
正确认识欺骗行为,避免“贴标签”。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某行为并不算欺骗,即使是欺骗行为也不一定是道德问题,而是有某种心理需求。比如,孩子没坐过云朵,可在写作文时却能写出坐在云朵上的感觉和心情,我们不能说这是欺骗。如果家长加分析就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不仅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还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引导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的行为。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不实的言行时,应在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让他了解理想和现实的区别,了解直诚是人们相互信任的前提。如故事中的小贺,他谎称文具盒是国外买来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家长需让他知道,人际交往并不会因文具盒的产地而受到影响,大家更喜欢真诚的孩子。
找到欺骗行为的诱因,对症下。孩子的欺骗行为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一行为问题。比如小贺崴脚事件的诱因是逃避学习,这个行为就需要坚决制止。孩子的是非观念还不是很强,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考虑这一行为带来的后果,所以如果不及时制止,他会因得到了即时的“好处”而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次数。而小贺的文具盒事件则是孩子为了满足虚荣心,这是需要家长正确引导。小贺向妈妈歪曲事情真相,原因可能是平时妈妈对贺管教严厉,小贺害怕,想通过欺骗逃避妈妈的责罚。这就需要家长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掌握好度,避免过于严厉,导致孩子不敢说实话。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孩子出现欺骗行为可能是无意识的,家长要给孩子补救的机会,帮助、引导孩子想出补救的方法,补救的过程也能让孩子学会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