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防晒,这份攻略就够了

2022-07-20 14:04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7期
关键词:光敏太阳镜防晒霜

进入夏季后,不少人选择佩戴防晒帽、搽防晒霜等方式来对抗热辣辣的大太阳。但也有不少人选择“勇敢面对”,自诩不怕晒黑,裸着身子迎接阳光的挑战。不怕晒黑真的对吗?防晒,我们究竟在防什么?

首先我们得明确,防晒,不只是防晒黑。防晒,防的是藏在阳光里、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UV)。日光中有3种紫外线,一是长波紫外线UVA,不仅能穿透薄衣服,还能穿透玻璃,直达皮肤真皮层,主要引起光老化和皮肤肿瘤;二是中波紫外线UVB,可以穿透轻薄的衣服,到达皮肤表层,主要引起日晒伤;三是短波紫外线UVC,主要被大气层阻断,无法到达地面,可忽略不计。

夏季如果长时间待在室外又不注意防晒,就可能使皮肤被晒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江林介绍,皮肤晒伤有3个阶段:初期为皮肤发红发热;中期皮肤则有灼热和刺痛感,且缺水紧绷的感觉比较明显;后期,部分人晒伤后立即脱皮,也有经过初期、中期后慢慢脱皮的。皮肤晒伤后应进行紧急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是晒黑、留下晒斑,还会使肌肤變得敏感、出现皱纹、过早衰老等。晒伤的次数越多,造成的损伤越严重。有家族遗传性皮肤病的人,经反复晒伤,容易得皮肤癌。

张江林主任医师提醒,晒伤后的皮肤能否快速愈合,取决于3个方面,缺一不可:皮肤健康程度与天然愈合能力;晒伤的严重程度;晒后护理的方法正确与否。

阳光照射后6~8小时内予以肌肤正确保养,可大大减少变黑、变干或晒伤的机会。推荐用冷牛奶外敷,牛奶的酸性对皮肤具有消炎收敛的作用,而且不易过敏,缓解初期轻微晒伤效果较好。具体方法是:将牛奶放入4~10℃左右的冷藏室,放凉后,将干净的小毛巾或纱布浸湿牛奶,拧至不滴水,敷在晒伤的皮肤上。晒伤面积大时,可隔5分钟浸1次,每次敷30~60分钟,一天2~3次,持续3天左右,晒伤的皮肤就会得到修复。

晒后72小时内是黄金修复期,可针对暴晒程度予以不同护肤方式,重点是补水、美白或修复,迅速恢复晒前状况。这段时间需少量多次补充肌肤水分,如使用喷雾补水剂。这是因为紫外线照射皮肤后,水分流失较大,造成皮肤缺水、屏障功能丧失,导致肌肤光敏感。其次是清除紫外线照射产生的氧自由基,因为它会攻击正常细胞,推荐口服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C。急救期可以将维生素E丸切开,混着常用的润肤乳液搅拌,让两者完全混合,然后直接涂在晒伤处,能帮助发红、过敏的肌肤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还有滋润、美白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预防光敏性皮肤病,其所致的皮肤损害形态多样,可表现为水肿性红斑、丘疹、斑块、结节等,还会有不同程度的痒或灼热感。导致光敏性皮肤病的原因包括过敏性体质、紫外线照射、接触光敏物质。其中,过敏性体质是发生光敏性接触性皮炎的根本原因,而紫外线和光敏性物质是刺激光敏性皮炎发生的诱因。

含光敏物质的食物有香菜、芹菜、菠菜、苋菜、荠菜、芥菜、莴苣、茴香等蔬菜,以及无花果、柠檬、柑橘、芒果、菠萝等水果。这类食物建议晚上吃,这样经过一夜的代谢和排泄后,等到第二天阳光充足时,也不会给皮肤带来太大负担。使用光敏性药物后也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晒,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氯霉素等抗菌药物,格列苯脲等降糖药,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等调脂药,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等等。

我们通常用紫外线指数(UV指数)来衡量紫外线的强弱,它是指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到达地球表面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用数字0~15来表示,数字越大,紫外线就越强。

紫外线指数的大小通常与如下因素有关:

1.时间。

紫外线辐射最强的时间是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此时太阳在天空中处于最高点。

2.季节

在北半球紫外线辐射春季和夏季最高,秋季逐渐下降,冬季最低。

3.云层

厚重的云层可以阻挡紫外线辐射,降低紫外线指数。

4.纬度

越靠近赤道,紫外线辐射就越强。

5.高度

海拔越高,紫外线越强,海拔每升高100米,紫外线辐射强度就会增加1.3%。

6.环境

树木或高大建筑可以降低紫外线辐射水平。另一方面,水和雪这样的反光表面会加强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指数在0~2之间,意味着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量很少,被晒伤的风险很小,外出时可以仅佩戴遮阳帽。

紫外线指数为3~5,这是中等水平的紫外线辐射,如果在户外没有防晒措施,可能30~45分钟就会导致晒伤。因此建议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间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应在裸露的皮肤上使用防晒霜,同时使用遮阳帽、太阳镜、防晒服阻挡紫外线。

紫外线指数为6~7,这是高水平的紫外线辐射,如果没有防晒措施,一般人可能在15~25分钟就会被晒伤。除了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避免外出,还应每两小时涂抹一次防晒霜,同时使用遮阳帽、太阳镜、防晒服或长袖长裤防晒。

紫外线指数为8~10,是非常高水平的紫外线辐射,有可能在10分钟之内被晒伤,没有严格的保护措施就不要外出。

紫外线指数>11时尽量不要外出,应该采用各种预防措施防止晒伤,这种紫外线水平下,未受保护的皮肤几分钟内就会受伤。

目前防晒的手段主要有利用帽子、遮阳伞、衣物等物品进行物理防晒;利用防晒霜、防晒喷雾等防晒产品进行化学防晒,以达到阻隔紫外线吸收,防止皮肤被晒黑、晒伤等目的。两种防晒方式在日常使用中各有优缺点,也可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其中,防晒霜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防晒产品,它也有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之分。物理防晒霜是通过反射、散射紫外线来保护皮肤,但需要多涂抹才能有更好的防晒效果,所以一般较为厚重、油腻,会泛白。化学性防晒产品是通过吸收和转化紫外线来实现防晒,优点在于轻薄不油腻,透气清爽,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目前市面上80%的产品会同时添加这两种防晒剂,以达到更好的防晒效果。

一般防晒霜都会标有SPF值和PA值:SPF是防护UVB的能力,简单讲就是防晒红的,通常有SPF15、SPF20、SPF30、SPF50等;PA是防护UVA的能力,简单讲就是防晒黑的,通常用+、++、+++来表示。一般情况下,SPF值和PA防护等级越高,防晒效果越好,但指数高的防晒产品会加重肌肤负担,容易引起毛孔堵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陈少君建议,日常通勤防晒,可以选择SPF12~15、PA+的防晒霜;光敏感人群防晒,可以选择SPF15~20、PA++的防晒霜;野外、沙滩玩耍防晒,可以选择SPF30~50、PA+++的防晒霜。

专家指出,化学防晒霜在出门前半小时使用效果最好,用前建议先涂抹乳液做好保湿工作。关于防晒霜的用量,浙江省荣军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宇这样给大家推荐——

●只涂脸,1克防晒霜,差不多1元硬币大小的面积;

●“脸+脖子”,2克防晒霜,差不多2个1元硬币大小的面积;

●“脸+脖子+手臂”,8克防晒霜,差不多8个1元硬币大小的面积;

●“脸+脖子+手臂+小腿”,14克防晒霜,差不多14个1元硬币大小的面积。

●如果是穿着比基尼全身涂防晒霜,那差不多就需要一整瓶(30毫升)。

●大部分防晒霜的保护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如果一直在室外,那么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再涂抹一次。

如果需要长时间待在室外,那只涂抹防晒霜是不够的,还需要搭配物理防晒,如撑遮阳伞、戴墨镜、穿防晒衣等。疫情期间,宣称“全脸防晒”“久戴依然清爽”的防晒口罩也受到关注。那它能在防晒的同时兼具防疫功能吗?

南京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符合防疫要求的口罩标准有5种,包括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日常防护型口罩(GB/T 32610-2016)、儿童口罩(GB/ T38880-2020)。

“冰丝类防晒口罩在紫外线强烈的地方佩戴可起到一定的防晒效果,但这种口罩材料的孔隙率较大,不能防御病毒。”相关执法人员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装饰类口罩,“有的口罩印了五颜六色的图案,如果固色不好,彩色油墨可能会刺激皮肤,造成过敏。”

另外,防晒帽、太阳镜、防晒口罩、防晒服……从头到脚、全副武装的“养蜂人”式防晒也不可取。

此前,30岁的林女士因老是腰酸背痛怀疑腰椎间盘突出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看着她一件件摘掉太阳镜、防晒口罩、防晒袖套,褪去“养蜂人”的装备,露出真容。负责接诊的陆慧杰副主任医师建议她检查腰部,同时做一下骨密度检查。经过系列檢查,排除了相关特殊疾病,结果显示林女士的腰酸背痛与她的骨质疏松有关。

结合林女士平时不爱出门、出门必做好足够的防晒、经常熬夜、爱喝咖啡等情况,陆医生表示,“很多女性都担心会被晒黑,所以不愿意主动晒太阳,甚至过度防晒,再加上长期缺乏运动,加速了骨流失;同时又过量摄入咖啡因,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的诱因。像小林这样的年轻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临床正越来越多见。”他进一步解释,“一方面女性本身骨架的骨含量就低,另一方面,因为宅家,晒太阳的时间相对变少,维生素D的有效合成减少,导致钙的吸收也少了。”

我们知道,补充维生素D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方法,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口服含有维生素D成分的药物,另一种就是是晒太阳。

“通过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是最实惠又最好的方法。”陆医生表示,过往研究显示,人体获得的维生素D中,80%~90% 都来源于晒太阳,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非酶光解反应转化为维生素D,由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经肝脏和肾脏作用,形成活性维生素D,从而为身体所用。而剩余的10%~20%维生素D则主要是从少量含维生素D的食物中获得的。所以对不少人来说,硬防晒、化学防晒做得越好,皮肤接收到的紫外线相对越少,合成的维生素D自然也就越少,就越容易缺乏维生素D了。

陆医生建议,不要完全把自己隔绝在阳光之外,要在有保护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接触阳光。炎热的夏天,不主张大家在阳光最猛烈的时候出去晒太阳,可以选择早晚光线相对比较柔和的时候,每天花20~30分钟,让身体15%的皮肤面积接触太阳光就可以了。

当然,该防晒还得防,重要的是科学防晒。浙江省荣军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宇推荐“ABC”原则:

A即avoid,避免被晒到。不被晒到是最好的防晒,尽可能减少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尤其减少夏季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间的户外活动时间。

B即block,遮挡。撑伞戴帽、穿长袖长裤都是比较有效的防晒措施,可以遮挡掉大部分的紫外线,一般情况下,防晒靠“全副‘捂’装”就够了。

C即cream,防晒霜。夏季的紫外线比其他三季更强,如果需要长时间在日光下作业,除了“全副‘捂’装”,可涂抹防晒霜,做进一步保护。

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引起眼睛流泪、视物模糊等不适,而日积月累的紫外线照射,则可能导致翼状胬肉、睑裂斑、白内障、黄斑变性等一系列眼部疾病。因此,夏季做好眼睛防晒也格外重要。

首先要避免直视太阳。夏季光线强烈,直视太阳时,阳光会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汇聚,成为一个光能量很强的小点落在眼球的视网膜上,从而易烧伤视网膜,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

其次,尽量避免在紫外线照射最为强烈的时间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则需要戴宽沿的遮阳帽,打遮阳伞,戴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镜,并尽量缩短在烈日下暴露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青光眼、视神经网膜炎、部分色盲和夜盲症的患者不建议用此方法护目,青光眼、视神经网膜炎患者佩戴太阳镜会导致康复减缓甚至病情加重,而色盲、夜盲症患者则可能因此视觉受影响。

最后,户外活动时应注意远离水面、沙滩表面等反射光强烈的地方,避免反射光给眼睛带来紫外线伤害。

要提醒的是,不是随便一对黑乎乎的墨镜都能防紫外线。通常来说,标注了这些字眼的太阳镜才靠谱——“UV400”“UV”“防紫外”“100%UV吸收”。

猜你喜欢
光敏太阳镜防晒霜
鸣律
太阳镜
鲜木耳真的有毒吗
太阳公公戴上了太阳镜
亲爱的,该戴太阳镜了!
喵、猫眼太阳镜来袭
吃了这些药要注意防晒
夏日海岛游
质地清爽就伤肤?NONONO! 全面解析防晒霜雪白美肌迎接美丽一夏
防晒霜的SPF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