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宇晖
人体正常体温在36~37℃,临床上将核心体温低于36℃时称为低体温,而这种情况在麻醉和手术中都很常见。有文献报道,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
术中低体温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能力以及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手术患者有着极大的危害。
1.增加术后感染风险
当机体体温降低时,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增加,体循环血液中的氧气不利于扩散到组织中,容易造成组织的缺氧。缺氧使得机体白细胞介素生成减少,体内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失衡,同时降低了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使得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从而增加了术中和术后感染的概率。
2.影响凝血功能
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会降低凝血酶的相关活性,使机体血小板功能减弱,诱发血小板释放肝素样因子发挥抗凝作用,抑制凝血功能,造成出血和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就会增加输血需求,同时大量输血又会增加术中低体温发生风险。
3.影响心血管功能
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会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使得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会上升,增加心脏负荷,从而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
4.影响机体代谢
术中低体温的出现会影响机体代谢以及氧气供应,体温每下降1℃,机体需氧量降低7%,氧气供应不足时,容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同时术中低体温会导致麻醉药物代谢速度减慢,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5.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术中低体温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这主要是由于体温下降1℃,脑血灌注量会降低6~7%,从而引起意识障碍、判断力下降等。
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麻醉药物、环境因素、输血输液引起的“冷稀释”效应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根据术中低体温发生诱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心理干预
患者对于手术过于紧张焦虑,容易诱发应激反应,增加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风险。因此在术前需要加强心理護理,做好术前宣教,通过与患者沟通,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手术大致流程,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为了更好地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需要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理念,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评估患者的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2.调节手术室温湿度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分钟,应将手术间温度调节在21~25℃之间,湿度保持在30%~60%,并根据手术不同时段及时调节温度。对于婴幼儿、老年患者,可适当调高室温,保障患者的正常体温。
3.减少热量流失
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暴露,必要时使用保温毯,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进手术室时最好使用保温棉被掩盖。由于乙醇擦拭皮肤之后会快速蒸发,导致体表温度下降,因此手术过程中最好使用无挥发性的消毒液。
4.减少体腔热量流失
(1)输血输液加温处理:术中大量输血、输液,大量体腔冲洗是造成术中低体温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指出,液体及血液加温至36~37℃,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风险。因此在术中输血、输液,冲洗体腔时需要做好加温处理。(2)呼吸道加温:吸入冷空气会导致呼吸道温度下降,从而导致核心温度下降。因此对于全麻患者,可以在麻醉呼吸回路上使用湿热交换器来维持呼吸道的温度湿度。
5.加强术中体温监测
手术期间巡回护士需要做好患者的体温监测,可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