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文新(北京)
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产业园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从“三来一补”的低层次“加工”,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增加了内涵发展,提升发展的能级和层级,增加产业园的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加。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设立的政策特区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桥头堡,产业园区在国家吸引外资、加工制造出口创汇、吸纳外来先进技术、增加就业、促进城市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它已经成为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通过共享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商业生态圈的构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截至2019年10月,我国有各类产业园区15000多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28家、省级开发区2053家,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贡献达到30%以上,2013—2017年连续五年间,国家级开发区贡献的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在22.4%以上。
2021年1—9月,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的GDP达到10.2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2.4%。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提供的数据,2020年,中关村、张江、深圳、东湖等高新区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深圳、西安等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比重达到20%以上,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提供的2018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显示,从1985年到2018年,国家高新区52个增加到169个,入统企业从12980增加到120057个,年末从业人员99.1万增加到2091.6万。
在和新型城镇化协同联动方面,产业园区的发展呈现爆发式增长和在城市层面多点蔓延分布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园区的发展规模急速扩大,很多地方政府不断规划新的园区,各种名目的“筑巢引凤”式的产业园区发展如火如荼,投巨资建设新园区的现象遍地开花、方兴未艾。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显示,全国各类开发区数量共计2543个,其中包括国家级552家以及各类省级开发区共1991家。而我国当年的全部城市数量才只有2012座,这相当于平均每个城市都至少设立了1个国家级或者省级开发区,园区开发俨然成为了城镇化发展的“标配”。仅内陆省份的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就审核建立了开发区62个,其中工业园区58个(一类园区30个、二类园区28个)、其他类经济开发区4个(一类园区3个、二类园区1个)。
由于各类生产要素、工业企业、商业、各种职能服务部门等在产业园聚集集中,从而形成规模化的聚集经济,促进了产业园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然而,产业园区在产业集聚、推进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人气不足、公共服务设施短缺、城镇化动力不强、对周边地区带动有限等发展瓶颈。特别是大型园区开发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拆迁工程,原有的农村社区格局被强行打破,社区中农民的生活状态也随之产生很大的变化。由于大面积占用郊区农民土地,就地转居“新市民”的数量增加,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治安、就业、养老等社会问题,这与新型城镇化所倡导的“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此外,由于大多数园区仍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还停留在依靠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的阶段,园区内产业之间缺乏联系,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效率低下,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对推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升的潜力有限,需要转型升级,以符合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产业园逐步由单一功能的经济共同体向多种功能的经济社会共同体转变,以产业集聚为基础不断补充和完善城市功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区域共识和精神文化的培育,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形成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产城人”的融合,使产业园实现了向“社区化”的全面转型升级。
:从“产城分离”到“产城融合”。早期的产业园区,由于其目标就是发展工业,属于生产性的园区。因此,许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是相互隔离的,随着要素的不断集聚反而愈发成为一块“飞地”。“产城分离”式的发展使得园区的发展普遍面临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服务配套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基于对这种“产城分离”模式的反思,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十二五”规划后,“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应运而生,这种“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更加紧密,产业园在聚集产业要素同时还需聚集人口要素,因此新型产业园必须放在“产城融合”的大语境下进行规划设计,统筹专门性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和熟练劳动力培养、产业组织建设、生活环境建设、创业支持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建立园区开发和所在区域的联动及相互间合理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协调园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育,发挥产业园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引擎和助推器的作用。
:从加工型产业园到研发型科技园。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未来高科技研发类产业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相比于传统产业园区,新一代产业园区将由充满加工厂的工区变为高科技公司集聚的新型园区模式。产业结构上从初期完全二产主导逐步发展成二产为主、三产渐进再到以三产为主的阶段,注重产业内涵的提升,培育主导产业集群,经历了从要素驱动到投资驱动再到创新驱动的跃进。现阶段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科创产业链为引擎,高科技产业代表现代产业形态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为更好地发挥产业园在创新方面的优势,“社区化”的产业园需要打造产业创新中心,以研发创新型产业为主体,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培育新业态。
:从单一分散到多元综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加强现有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为促进人口集聚、发展服务经济拓展空间。”在这一政策的助推下,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加强调多元综合功能的复合发展,除单一的生产功能外,大力发展金融、研发、培训、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医疗、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成为集生产、居住、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功能区。多元综合的功能有利于产业园区提供宜居宜业的环境。比如,苏州工业园区是建设多元综合型功能园区的代表。和其他“产业主导”的产业园区不同,苏州工业园区从建设初期就摈弃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除生产功能外,还大力发展居住、商业、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功能,倡导园区内部用地功能的适度混合,有效地避免了园区人气不足的问题。
产业园“社区化”,也就是除了单一的生产功能之外,它要首先变成一个与周边社区融洽的社区,把周边整体的社区都融入其中,成为一个大的集产业发展、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多元综合型社区。
:从品质不佳到高品质。产业园从人本视角出发,将更加关注人的服务需求。为满足员工及居民的服务需求,在加大产业功能区的同时需要逐渐增加产业园区的绿化用地和服务设施用地,“社区化”的产业园就是要构建起层次分明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公共服务圈的建设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提高了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契合度。这种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调,也为园区及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总体而言,产业园“社区化”转型升级是产业园的一种发展趋势,相比于传统产业园区,将产业发展与城市的各个层面相融合,并在规划、产业、功能和环境方面有所转变,体现了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的目标导向,符合国家政策对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