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读书类节目的文化坚守及创新

2022-07-19 15:56广西广播电视台杨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2期
关键词:类节目媒介受众

广西广播电视台:杨静

传统媒体时代,读书类节目向来拥有极为固定化的受众群体与忠实拥趸,并且许多优质的电视读书类节目深入民心,为我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不断融合发展的融媒体时代正式到来,受众们的读书观念备受互联网以及各类新媒体的挑战。这种媒体全新发展形势下,电视媒体想要保持自身读书类节目的固有优势与优秀品质,就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创新化节目调整与转型。不断整合各类优质的新媒体资源和利用新媒体平台,对自身节目形式与风格及时进行调整,进而从容面对融媒体时代电视读书类节目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把握全新的发展机遇,从全面提升自身节目质量与传播效果出发,完美实现电视读书类节目自身的文化坚守与文化传承。

1.解析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读书类节目面临的现实困境

融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读书类节目自身必然面临诸多问题、困境与挑战。某种程度上来讲,电视读书类节目的兴盛与衰退也能够客观反映和折射出我国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自身的生态环境。结合新时期媒介生态系统自身固有的结构状态而言,通常可以将媒介生态大体上划分成两大层级,即媒介外生态与媒介内生态。具体来讲,媒介外生态通常指的就是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等主体环境,重点展现出媒介与社会控制体系之间具体的从属关系、管控关系与互动关系;从主体内涵上来讲,媒介内生态通常是指不同媒介之间以及媒介内部各大构成要素之间所具有的融合与互动关系。在本文中主要针对媒介内生态展开相应的系统化解读与分析,也就是融媒体时代各家电视台自身拥有的主流电视栏目种类、数量、时长与占比等客观因素。毋庸置疑,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或者是融媒体时代,电视栏目必然会生存于电视媒体自身的内环境中,并且会受到各种制约与影响。结合当前各种节目调查与统计不难发现:融媒体时代,我国拥有电视读书类节目的主流电视台,例如央视1、2、4、10套节目以及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凤凰卫视等省级卫视中,读书类节目的占比与媒体播出时间与空间极为有限。以央视的核心频道CCTV-1为例进行数据化说明,结合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央视1套节目CCTV-1在每天节目设定过程中,与读书栏目相关的文化类栏目总时长约为50分钟,其总时长在全天播出时长的占比为3.5%左右,然而针对央视1套的其他类型节目相比而言,电视剧播出时长占比达到27%左右、综艺类节目的时长也在10%左右。通过央视1套节目的读书类节目时长对比不难发现,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荧屏已经被影视剧和综艺类节目所“全面入侵”。读书类节目只能在极为有限的“夹缝中”赖以生存,并且受众度和粉丝数仍然处于一个不断下滑的尴尬趋势,整体发展空间与传播途径可谓“举步维艰”。

2.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读书类节目的文化坚守与创新路径

2.1 电视读书类节目应始终坚守文化传播重任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读书类节目想要获得创新化发展与进步,首先必须坚守和秉承自身文化传播的重任。现如今,我国群众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且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种情况下,群众必然会对于精神文明提出不同需求与更高的要求。在各类新媒体强势冲击整个媒体市场的大环境下,针对电视读书类节目而言,其自身应当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主体原则,并且做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发扬的各项工作。电视读书类节目的制作者与制作团队必须要对各种优质书籍和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化的了解,让节目能够更加深入受众内心,与受众现实生活完美融合。与此同时,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也需要通过优质的节目引导和文化传播引发受众对于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探究与思考,让优质的节目全面提高观众和媒体用户自身的理解力和认知力。举例说明,2017年,央视精心打造和推广的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读书节目——《朗读者》,在当年整个电视行业内获得一致好评与引发极大反响。从节目内容框架上来看,《朗读者》在每期节目中都会设定一个极富情感性或者文化意识的关键词,进而让广大受众自身的阅读行为与淳朴情感进行完美融合,让节目成为衔接书籍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和纽带。与此同时,在我国各地“朗读亭”相关活动的创新化开展更是与节目相得益彰,完美形成一种线下推广与宣传,让更多的观众和粉丝能够与节目进行实时化的交流、沟通与互动。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朗读者》这一优质读书类节目能够成为融媒体时代受众的热点话题,是因为该节目不仅创意十足、文化感十足、形式新颖别致,而且每期节目都会邀请一位具有一定社会热度的重量嘉宾,这无疑成为该档节目收视率极高的又一大重要因素。总而言之,《朗读者》的成功为融媒体时代电视读书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内容与方案。当前阶段,电视读书类节目必须要在确保文化底蕴、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同时,丰富节目形式,创新节目理念,有效解决节目形式乏味枯燥、内容同质化严重、主题曲高和寡等问题和不足,进而充分利用多样化的传统媒体平台以及新媒体传播途径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激发受众的观看兴趣与欲望。

2.2 读书类节目应倡议全民阅读引导正确风气

早在2009年,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便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全民阅读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之高超乎想象。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读书类节目应当充分响应国家相关号召,积极倡议全民阅读理念,并且在节目中引导正确的阅读风气和提醒受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客观而言,全新的融媒体大环境让受众自身的阅读时间不断减少,并且各类电子书、电子阅读器、电子阅读APP等新媒体让读者们拥有更多选择。导致当前受众自身的阅读呈现出一种浅表化、碎片化、个性化的特征。鉴于此,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读书类节目在制作与传播过程中,需要强调纸质书籍与报刊的阅读讲解与心得分享,让传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风气重新渗透到受众的内心世界之中。在优质电视读书类节目的熏陶与感染下,我国的国民阅读习惯与风气必然会得到质的提升,进而真正意义上地形成全民阅读,确保电视读书类节目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与更加强大的媒体市场竞争力。

2.3 电视媒体应不充分满足受众不同人文需求

当前阶段,电视媒体必然要面对市场经济的各种压力与挑战。对于任何一家电视媒体而言,其不仅要保持自身经济效益、媒体收视率、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还必须要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思想,满足受众不容的人文需求。鉴于此,融媒体视域下,电视媒体自身在读书类节目的创新发展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文化的反哺,进而反哺读书以及文化普及,让更多的受众和读者能够重新激发读书的欲望和兴趣。毫无疑问,电视媒体的各大文化栏目中,读书类节目堪称为一大重要角色与主流代表。电视媒体在创设这一类栏目的初衷也是要为我国文化传播贡献一份力量,保持一种良好的风范与崇高的姿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彰显出电视媒体所独具的人文气质和文化素养。客观而言,当前各大电视媒体必须也应当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需要对受众自身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深入化地解读与分析,尽管影视节目、娱乐节目拥有众多的粉丝拥趸和宽广的媒体市场,但还是有众多粉丝对于人文节目,例如读书类节目存在巨大且强烈的观看需求。这无疑也为读书类节目的未来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客观支持。

2.4 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化发展全新节目模式

除了上述几大创新策略之外,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想要让电视读书类节目得到质的提升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一大创新路径就是积极学习国外优秀电视读书类节目的长处,进而有效弥补自身的短板。真正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化发展全新的节目模式。举例说明,美国的金牌电视读书类节目《奥普拉书友会》以及法国观众极为推崇的读书类节目《毕沃读书》等,这些优秀节目都堪称为经久不衰的优质品牌栏目。此类栏目成功的共性在于拥有奥普拉、毕沃等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极高且主持经验极为丰富的节目主持人,其自身的文化修养与文化造诣让整个节目无形中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与此同时,这类节目播出过程中,只要经过主持人精心推荐的各种图书,几乎百分百成为受众度极高的畅销书。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让优质的读书类节目与优秀作家、出版商形成极为稳定和长期的商务合作关系。鉴于此,我国电视读书类节目也需要“取他人之所长”,能够在一档节目的创新化制作过程中确保整个制作人与制作团队投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与充分的时间,确保自身节目能够深入到每一名受众和读者的内心世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环境下,各类新媒体的创新化发展与强势冲击让电视读书类节目的文化坚守与创新之路面临诸多考验和挑战。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电视读书类节目都需要不忘初心,始终肩负起宣传主流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各项工作的主体职责,通过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积极打造与精心制作更加优秀的读书类文化节目,进而充分满足融媒体时代受众们对于精神世界的更高要求,确保电视读书类节目整体质量与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类节目媒介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不喜欢胖的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