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振远
战国中晚期,黄河西岸的渭北高原上矗立着两列长城,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长城一律朝外,面向敌对的一方,而这两列长城却是相对而立,一列向东,背靠关中面对黄河;一列向西,背靠黄河面朝关中。两列长城像两位相互较劲的壮汉,暴起的青筋下,是不服的底气。
两列长城都起于华山脚下的华阴市,一列沿着起伏的渭北高原,依地势蜿蜒北上,直到龙门山下;一列同样沿着渭北高原向西北蜿蜒,越过渭河、跨过洛水,北止于黄龙山麓。两列不孤状的长城像两张拉紧了的弓,都铆足了劲,不定哪一刻就会射向对方。
按照现在的叫法,面向黄河的长城叫秦东长城,面向关中的长城叫魏长城,两列长城之间相距不过百里。据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说,魏长城有一部分是塌入黄河的。如今,在陕西韩城附近,还是能找见魏长城的遗迹,只是当年巍峨的魏长城已矮如地垄,不仔细看,恍如看见黄土高原上常见的土梁。
秦东长城又叫堑洛长城,修筑方法与一般长城不同。别的长城是筑土夯墙而成,堑洛长城则是沿着洛水,削崖掘岸,在无崖、无岸处才夯起土墙来。魏长城与秦东长城地理状况相同,想来也采用过相同的方法,但多数地段还是用了夯筑之法。当年史念海先生考察时,曾发现魏长城“夯窝至为密集,口径不大,却相当深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农民用炸药爆破,“魏长城却巍然未动,毫无残缺之外,也应算得上一宗奇迹”。
在国人的概念中,长城是用来防御游牧民族的,这两列长城却是华夏民族之间的对垒。两列不同的长城是两个标志,都面对着相夹的那片狭长地带,共同演绎出战国晚期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
这片面积不大的土地,用相对的两列长城告诉后人:这里曾经是秦、魏之间战火最密集的古战场,于敌对两方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关系到魏、秦两国生死存亡的河西地。
黄河就在这片土地边缘处流淌,看起来从容温驯的河水,不经意中,便冲出了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战国中晚期,秦、魏两国在这片土地上正好也表现出了这种形态,你来我往、你进我退,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两国之争如同滔滔河水一样,时而浪花飞溅、时而惊涛骇浪,一番涌动之后终归大海。
这片土地又是战国年间归属变化最多的地方,时而属魏、时而属秦,在金戈铁马、战火硝烟中,两国争夺了200多年。两列相对的长城就是两国征战的见证。
战国初年,刚刚从三家分晋中缓了一口气的魏国君主魏斯,不待当上诸侯,就开始与秦人在这片土地上征战。这时的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文有李悝变法、武有吴起整军,以三晋之一卿,与立国数百年的秦国交手,魏国反倒完全占了上風。此时,秦国的国君是秦简公,眼看魏军步步推进,就要进入关中平原,与魏军周旋之余,举一国之力,在洛水西岸修筑长城,这就是秦东长城。
现在,已经没人知道秦东长城有多高,只知道它被称之为堑洛,依地势削掘而成,可见当时修筑之匆忙。就是这样一列长城,却挡住了魏军的攻势,以后数十年间,秦国蛰伏在这列长城内休养生息,积攒着力量。
魏国的失误在于没能趁秦国新败一鼓作气进军关中,占领西河后,即使后来有所作为的魏武侯也沉浸于裾带山河的小天地中,而无后来秦国君臣的戾气、霸气,他忘了洛水西岸的秦东长城内还有一支如同洪水猛兽般的虎狼之师。
魏长城比秦东长城晚修50年。魏武侯去世后,魏惠王继位,以公孙痤为相,虽一度破秦孝公于栎阳,迫使秦国重新将国都迁回雍城;但是,后来,魏惠王却把都城从安邑(今运城夏县)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远离秦国,显示出比其父魏武侯更保守的心态。不久,商鞅来到秦国开始变法,秦国国力大增,魏国的厄运来了。
就在秦国酝酿变法之际,魏惠王下令在西河修筑长城。
魏国修长城看似无奈,实际是一种无进取心的表现。所谓无奈,是因为吃了几场不大不小的败仗。公元前366年,魏国在“洛阴之战”中惨败;公元前364年,秦军渡过黄河,深入河东,在石门大败魏军,斩首6万;公元前362年,秦攻魏少梁(今韩城),破魏军,擒魏将公孙痤,夺得庞(庞繁)。虽经数败,但经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对秦的胜利,魏国的实力仍远在秦国之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魏惠王害怕了,为防止秦军侵扰,公元前358年,魏国开始在黄河以西与秦交界处修筑长城。《水经注》中说: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公元前352年,魏国再次大举工役,“筑长城,塞固阳(当为合阳)”;公元前351年长城修成,次年又进一步扩建,这一修就是8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第一次变法,魏国修长城8年中的6年,是秦国休养生息、变法图强的6年。
公元前350年,魏长城修成了,如此费时费力,一定是座巍峨雄伟的长城。渭河之畔、洛水沿岸,出现了一道奇特的景观,秦、魏两列长城并峙,蜿蜒数百里。
从当时的情形看,魏国采取守势,修起一列长城,等于告诉秦人,此后可以放心大胆地在长城外变法图强、积攒力量了。精明的秦孝公深知这一点,在秦国变法期间,尽量避免与魏发生冲突,甚至装出友好的样子,与魏惠王在彤(陕西华县西南)相会,商议休战结盟。新修的魏长城就颤巍巍地立在不远处,强劲的西邻总算表现出善意,魏惠王此时大概还在暗自为修这列长城庆幸呢。
魏长城为秦国的变法提供了一种心理环境,秦国的变法在这种环境中大获成功。面对崛起的秦国,魏惠王和他修起的长城一定瑟瑟发抖。
有人说:长城是中国先人最公开的心理。魏长城正是魏惠王心理的表现,从此,魏、秦两王战略地位互换,魏国变攻为守,步步退缩。
然而,仅仅靠一列长城就能挡住势若洪水的秦国吗?
秦、魏之间素来水火不容,“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一嗣商鞅变法成功,秦国马上开始对魏国动手。公元前342年,趁魏国被齐国打败,商鞅建议秦孝公趁机伐魏,迫其东徙,这样,秦国即可“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第二年9月,商鞅亲率秦军击魏大胜。
公元前332年,在秦国如狼似虎的攻势下,魏国不得不把阴晋之地(今华阴市东部与潼关县境)割让给秦;第二年,秦派大良造公孙衍率军攻魏,两国军队在雕阴(今甘泉县南)展开激烈交锋,魏军8万余人被全歼,主帅龙贾战败被俘。雕阴之战决定了魏国的败局,魏国已无足够的兵力保守河洛间地,当年就“予秦河西之地”以求和,即割让了今澄城、合阳一带土地。公元前330年,魏又“尽纳上郡于秦”凡15县,即今黄龙、宜川、延安东南部的地方,魏从此完全放弃了对黄河以西地区的统治。用时8年、耗费巨大的魏长城变成了秦国境内一列高大绵长的土墙,成为魏国耻辱的见证,只和秦长城对峙了不到20年就崩溃了。
商鞅死了,其法不废;魏长城虽然还矗立在黄河岸边,却已经死了。直到今天,2000多年间,它就是黄土高原上的一道土梁、战国烽烟的一种回忆、保守失败的一个标志。
选自《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