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明
在中国古代社会,从血缘世袭到门第为宗,从崇尚品行到注重才学,从地方推荐到科举选拔,历代统治者为了治国安邦,隆振大业,无不在选人用人上殚精竭虑,孜孜探求,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规制和做法,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轶事和美谈。
这些制度和做法固然打着封建社会的烙印,有其历史局限和不足,但其中不乏科学进步之举,为后世提供了治国的借鉴。
南宋学者胡宏说:“治天下之乱者,必以知人为本。”如何从芸芸众生中识人选才,成为治国的最初环节和关键要素。而能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识人荐人,又不图回报和私利,则尤为难能可贵。唐朝宰相、名将娄师德出身进士,文武双全,他西征吐蕃,立有战功,两度拜相;为人宽厚,谦恭低调,不计得失。唐德宗时曾追封此前的宰相,娄师德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三十七人被定为“宰臣上等”。唐宣宗时,又将其画像挂在凌烟阁内,题为“纳言娄师德”。
娄师德重品爱才、知人善任,却从不公开宣扬、邀以为功。因看中狄仁杰的治国才能,他曾上表“十许通”向武则天力荐狄仁杰担任宰相。狄仁杰拜相后,对此却丝毫不知情。公元691年,狄仁杰刚刚担任宰相不到四个月,就被来俊臣诬陷谋反,打入监牢里,后又被武则天贬到彭泽,当了一名小小的县官。娄师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经常在武则天面前说狄仁杰的好话,恳请将狄仁杰调回京城担任要职。终于,狄仁杰再次得到了重用。
狄仁杰虽与娄师德同为宰相,但二人性格迥异,狄仁杰疾恶如仇、爱恨分明,娄师德则小心谨慎、谦和忍让。这也让几度沉浮的狄仁杰看不惯安居相位的娄师德,甚至多次非议娄师德,欲将他贬离京城。武则天有些看不下去了,她决意点破这一切,调解二人的关系。她问狄仁杰:“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答道:“他担任将领谨慎称职,但是否贤明,我就不知道了。”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答道:“臣曾与他同僚,没听说他知人。”武则天道:“我用你为宰相,就是娄师德大力举荐的,看来他确实知人啊。”然后拿出当初娄师德举荐狄仁杰的“十许通”奏表。狄仁杰看后大为羞愧,感叹道:“娄公盛德,我被他宽容相待却不自知,我远不如他啊!”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新唐书·娄师德传》中这样评价道:“(娄师德)深沈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娄师德举荐人才为社稷而不为私利,他不拉小圈子,不立小山头,不搞个人势力。这也是娄师德自身品行修养的体现。
历史鉴照古今,无论是选人用人还是干事创业,都要做到宽容大度,德行天下。为公不谋私,报国不图利,彰显的是境界;举荐不言谢,蒙辱不报怨,展示的是胸怀。
《资治通鉴·周纪》记载:孔子嫡孙子思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曾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的大军。”卫国国君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我听说苟变做小吏的时候,有一次在征税时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他如此不注重小节,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需要招募寻找锋爪利牙式的人才,现在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国国君听后恍然大悟,拜了两次,说道:“我接受你的指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选人用人时不可求全责备、苛求完美。我国古代,许多明君贤臣在选人用人时往往能做到不拘规制,不重资历,不看地位,不问远近,不避亲仇,而是以“人人皆人才”的胸怀,唯才是举。
春秋时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分别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接替自己,以及自己的儿子祁午任中军尉。祁奚以国家社稷为重,出于公心选贤任能,令后世称道。孟尝君招揽门客时,也不分来者身份的贵贱,只要有一定才能,就收留下来,于是能在关键时刻凭借“鸡鸣狗盗”之徒的“雕虫小技”而脱险。曹操素以不拘一格、知人善任著称,他曾再三颁布求贤令,“不拘微贱”,“明扬仄陋,唯才是举”,最终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有的时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选人用人也需容错、容败、容短,确立“人人有用武之地”的理念,做到因人而用、因材施用,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把人才用到合适的位置,予人以展示一技之长的空间。
作为明朝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张居正的用人思想十分值得重视。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他洞悉人才的成长规律,做到用人不疑。信任一个人很容易做到,难的是长时间信任一个人。当然,这种信任不是盲目信任,而是在对人才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断。
明代杰出军事家戚继光,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离不开张居正对他的賞识与支持。张居正十分信赖和倚重有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志向的戚继光,他起用戚继光的时候,戚继光仅仅是总兵。当时的总兵虽然是队伍的“一把手”,但是上面还有一个总督。总督既是地方行政长官,又领导总兵。过去,只要总督和总兵产生矛盾,朝廷一定是撤换总兵,而不会换总督。但张居正并非如此,他“不求其备,不以小疵掩其大德”,不管朝野如何攻击戚继光,张居正始终对他信任有加,并委以重任,甚至对非议戚继光的人进行调整。“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在戚继光这个总兵和总督产生矛盾时,张居正撤换的是总督。而且每一个总督上任,张居正都会找他谈话,要他支持戚继光的工作。戚继光担任蓟辽总兵十三年,积极修建城防工事,还培养将领守卫北方城防要塞,发挥了戚家军能攻善守的特长。这期间,蓟辽地区没有发生一次战争,蒙古人也没有再南下侵扰。应该说,这既是戚继光的功劳,也有张居正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因素在。
宋代名臣欧阳修说:“夫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材,而可共成事。”选人用人贵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选择了一个人担当重任,就应该给予他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并为其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当然,用人不疑也应该建立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之上,要充分了解人才的优长短处和性格特点,再放手让其施展才干,做到不影响、不干扰其决策的制定和能力的发挥,不为流言蜚语所左右,不为偶发失误所动摇,这样才能收到“士为知己者死”的用人之效。
在选人用人上,用人不疑固然是对一个人的肯定和信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味放纵不管、听之任之,而是要能看清一个人的优长和短处,用之所长,制之所短,使其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上成就自己。
清雍正帝就是一位善于用人所長又能纠人之短的统治者。为了改变康熙晚年以来风气日下、弊政日生、吏治日坏的政治生态,雍正帝大力整顿和改革吏治,以正官场的不正之风。他一方面裁汰冗员,一方面任用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官员。这时,虽然是通过捐资入仕,但雷厉风行、行事干练的李卫进入了雍正的视线,得到了雍正的赏识和重用。
李卫担任云南盐驿道时,积极治理百弊丛生的盐务,严格管理、严肃法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于政绩卓著,官位一直做到直隶总督。在直隶总督任期内,“卫尤长于治盗”,他制定方案,周密部署,严追盗贼,“必尽得乃止”,“以是所部乃无盗”。李卫为雍正实行新政作出了巨大贡献,亦成为一代名臣。不可否认,李卫的成长和成就来源于雍正的“知卫才”,这里的“知”就是对李卫能力优长之处的了解与洞悉。
李卫并非完人,他也有明显的弱点和软肋。他对上级官员粗率无礼,对属下又比较刻薄。而雍正“察卫尚气,屡教诫之”,即知其长处而发扬光大,明其短处而进行批评教育。李卫在云南做官时,令人制作“钦用”牌子挂在仪仗队中以示众,这个做法过于张扬,雍正知道后对其进行了警示:“尔其谨慎,毋忽!”“汝宜勤修涵养,勉为全人,方不负知遇。”在雍正的教诲下,李卫的缺点得到节制或改正,成为当时颇负盛名的封疆大吏。
《管子·形势解》中说:“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这段话旨在强调选人用人要有识人之明,对所用之人要扬长避短,最终必能彼此成就,干成一番事业。这也启示我们,科学精准的用人,需认识到“才能参差,大小不同”的个体差异和长短之势,在具体用人过程中做到发扬其优势,规避其短处,才能让人才发挥自身的最大作用。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千秋大业,贵在用人。今天,伟大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干部。奋进新时代,更需重视选贤任能。应该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勇于放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切实拓宽选人用人的路径,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样必能激扬踔厉奋发之力,涌动创新向上之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