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物为用寻妙理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2022-07-18 08:15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整本书教学学生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凤 潇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曹 帅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自有文字以来,阅读就成了人类知识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可以说,人类知识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来继承、传播和发扬的。在阅读中,人们可以提升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的认识,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使人生趋向于自我的实现。此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更是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放在15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位。作为语文学科研究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本书阅读推广,创造满溢书香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独特审美体验势在必行。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整本书阅读对习惯单篇阅读的中学生而言,作品的篇幅是挡在教学推进面前首要问题,学生缺乏整本书阅读经验;其次,对阅读篇目的选择,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对“经典”的认知和理解众说纷纭,耗时阅读的书目如果不足以堪称“经典”,是否会得不偿失;最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经验积累不足,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这个任务群的教学把握还不够精准。

鉴于这些教学困惑,本文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主要围绕如何推进阅读、如何构建整体阅读经验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

一、根据学生的阅读问题,设计核心任务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5课是《我与地坛(节选)》。由于作者史铁生的生活境遇与学生的生活差异很大,学生无法体会作为客观建筑物的地坛是怎样实现灵魂救赎的,更无法理解史铁生的人生思考、生命哲学,这些都对学生的阅读理解造成障碍。为了避免琐碎的提问、进行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核心任务,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笔者布置了两项任务:其一,要求学生进行《我与地坛》整本书阅读;其二,提出阅读困惑,然后自己查找资料解决阅读问题,并将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提交。

经过整理和整合,全班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①史铁生为什么偏偏选择地坛作为他心灵的港湾?②“我”和地坛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联系?③文章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什么写母亲和其他人?④第三章中为什么作者会说“感恩于自己的命运”?⑤为什么题目是《我与地坛》,有什么深意?⑥在《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中学过景物与作者的审美、身世、性格有关,这在地坛形象上是怎么体现的?⑦第六章中的观众和演员怎么理解?⑧如何理解第三章用不同事物比喻四季的描写?⑨全文为什么以这种顺序编排?

根据学生的阅读问题将核心任务设计为“我与地坛的关系是什么?”在解决核心任务的过程中逐一解答学生所有的阅读问题。从“关系”入手引领学生逐步探究“《我与地坛》中景物的关系”“《我与地坛》中人物的关系”,进而结合作品的关键语句分析“我与地坛的生命契合”。当学生发现“我”与地坛景物的契合,理解地坛人物给“我”的生存启悟时,就能进而领会史铁生是怎样把自己的生命状态寄寓到地坛之上的。在面对苦难的时候,史铁生将情感的需要投射在地坛上,化为亲情、友情、爱情的力量,这正是史铁生渴望走出彷徨的自我的精神力量,是其内心深处生长而出的博大的生命力量。至此,学生已经揭开了地坛神秘的面纱。

事实上,以学生阅读问题带动文学鉴赏的方法适用于很多文学作品的教学,如《变形记》《许三观卖血记》等,可以说,越是难懂的文章越适用。只有从学生的真问题切入,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突出学生主体性和生成能力。

二、设置阶段式任务,积累阅读经验

作品的体量是推进整本书阅读遇到的难题之一。对内容厚重、时代久远、情节繁复、人物复杂的作品设置阶段性的阅读任务,是激励学生深入阅读的有效策略。对阶段性任务的设置,不仅要关注整本书阅读作品的内容,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积累长文本的阅读经验,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阅读过程为例。《乡土中国》是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作为社科类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不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更无法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读者,因此,明确的、阶段性的阅读任务是相对切实的推进策略。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第一阶段的首要阅读任务是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费孝通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过程,自主阅读《重刊序言》《后记》和《个人社会群体》,圈画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了解费孝通,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观看纪录片《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并在课堂上交流纪录片中的要点或细节等。接下来要搭建阅读框架,指导学生翻看目录,发现目录特点,尝试依据目录为篇章分类,用图呈现出来,并说明分类的依据。根据《乡土中国》目录大致分为六类,即六个学习板块。

第二阶段,按照篇章分类逐步完成整本书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要求读书笔记内容包括绘制每一章的思维导图,以及关键概念的提炼与解释。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关键概念,在阅读完每一个板块之后,布置一个阅读问题。例如,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后分析,在鲁迅小说《故乡》里,乡下孩子闰土对文字并没有迫切的来自生活上的需求。闰土捕鸟厉害却不识字,迅哥识字而不会捕鸟。迅哥识字并不能说明他就比闰土更聪明。只能说明生活环境的不同决定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知识不同。(1)分析、比较闰土和迅哥的“未来”。思考:乡土社会真的不需要文字吗?(2)“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阶段,重新梳理整部作品的结构框架,分小组成果展示。分别探究本书的学术思想、学术价值、相关评价、作者的学术地位、作品十四章的整体结构关系,制作成幻灯片,班级汇报。

第四阶段,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从居住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乡村管理等角度中任选一个,开展调查访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调查报告。

通过这样阶段式的阅读任务安排,学生的阅读有了“节奏”,形成有深度、有思考、个人化的阅读情志,更能形成辩证的思维认知,正是在这一点一滴中,在这一关一节中,学生有了审美兴趣,积累了阅读经验,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趣味任务伴随学习评价,激发独特审美体验

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有两个极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极点和美学极点。所谓艺术极点是指作家创作的作品;所谓美学极点就是由读者完成的过程。文学作品的美学极点在于读者阅读具体化的实现,在于读者与作者、与作品的对话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朗读,这实际上就是通过诵读的方式实现对话。

高中生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往往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因此,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人物性格层次丰富、情节性强的篇目,指导学生进行话剧表演。话剧表演再现文本并不是一个简单呈现的过程,它需要学生阅读作品、深入理解之后进行审美再创造。话剧演绎往往反映了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对人物的揣摩、对细节的关注,更易于形成阅读之后的应用转化。

以曹禺的话剧《雷雨》的教学为例。《雷雨》被节选收录在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二单元,被看作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整部戏剧发生在不超过一昼夜的时间内,周、鲁两家两代人之间三十年的恩怨、矛盾如“雷雨”一般集中爆发,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戏剧文本教学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忽略戏剧的体裁特点,只关注主要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为了提醒学生品味戏剧语言,理解戏剧的舞台性,把握戏剧冲突,采用舞台演绎是最佳的体验方式。

在完成基本的剧本研读和问题探讨之后,布置舞台演绎的编排要求。由学生自荐导演和编剧,并自行招募演员形成剧组。编排要求是选择《雷雨》片段,可以删减或穿插,但要尊重原作。学生在课下进行剧本研读打磨和分工排练,按照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进行表演。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评价标准。

表1 戏剧表演评价标准

学生分组表演结束后,各组《雷雨》人物扮演者就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谈谈个人的形象理解,由各组组长进行综合打分。最后教师对学生表演细节进行总结,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相对集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剖析。

问题1,在具体表演中,绝大多数鲁大海的扮演者能抓住鲁大海的勇敢和积极,在与周朴园的对弈中表现得激动和针锋相对,这些理解是很好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人阶级的代表,他没有认清复杂的斗争形势,在老奸巨猾的资本家面前缺乏斗争经验,在得知其他几名代表已经背叛工人罢工运动之后的不信任、失望乃至无力的表演缺乏层次性。问题2,周朴园对鲁侍萍保留生活习惯等纪念行为的理解存在误解,忽略了认出鲁侍萍前后的态度变化。问题3,对鲁侍萍“不公平的命”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这一幕中,鲁侍萍的台词很少,很多学生对这句台词与人物命运的关联性缺乏认识。

表演到位说明理解深入,表演过程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还是融入个人审美体悟的再次创造。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程录制,学生的话剧表演视频不仅是学习的资料,更是学生集体的青春记忆。

当然,趣味性的阅读任务绝不仅仅是话剧表演这一种形式,给作品的关键情节绘制插图,辩论赛等都是与作品对话、传承文学经典的有效策略。

四、基于专题学习,促进深度阅读

新版统编教材的篇目选择和单元设置凸显了专题教学的特点。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专题教学或比较阅读的方式。针对阅读对象,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选择教学资源,在已有阅读探究的基础上带动整本书阅读。专题阅读意在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提升,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特点,还可以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提升审美鉴赏的能力。

例如,专题设计《赴一场童心之约》,围绕“儿童视角”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萧红的《呼兰河传》设置在同一专题,并在专题中进行比较阅读。首先比较《呼兰河传》中“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在两者的冲突中成人世界的污浊与腐朽,缺乏生机和活力会更为明显地呈现出来。以儿童视角写世态炎凉,在看似天真的轻描淡写中,表现的是儿童真挚的情感和作者的悲悯沉痛。接下来比较《城南旧事》与《呼兰河传》在创作背景、写作意图、内容和视角等方面的异同,体会林海音和萧红同为女作家,同样在作品中采用“儿童视角”展现精神原乡风貌,以悲悯情怀关注人的生命存在,这与她们的童年情结有莫大的关系,但由于她们不同的童年经历,作品中儿童视角背后所呈现的是不同的情感色调。《城南旧事》是学生初中学习的内容,以熟悉的文本为参考更容易推动新作品的阅读。

在“双减”背景下,真正有效地将教学策略与整本书阅读融合,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才能既不忽略作品的鉴赏要点,也不降低教学难度;既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表达,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让整本书阅读真正深入学生的灵魂。目前很多的教学探索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范本,在未来如何更好地研究这一课题,仍需要语文教育和研究者不断尝试、反思与探索。

猜你喜欢
整本书教学学生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