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可行性研究

2022-07-18 02:45:34蓝晶晶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素养大学生

崔 云,苗 静,蓝晶晶

(山东农业大学 图书馆,山东 泰安 271018)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多次提到健康素养。健康素养作为健康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正成为21世纪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研究领域[1-3]。

公众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依靠医疗卫生机构,它需要全社会多部门的共同参与,包括图书馆。国外实践证明,图书馆在公众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中大有可为,已经形成科学规范的教育和服务体系[4],而且美国图书情报学院已经开设健康信息专业,以培养最佳健康图书馆员[5]。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重要人才储备资源,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健康意识淡薄,健康知识缺乏,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6]。低健康素养使得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问题突出,不仅危害着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了学业。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教育,可快速有效地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7],增强他们现在与未来的健康管理能力,以阻断不良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目前高校的健康教育普遍缺失,图书馆可否承担起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的重任,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1 健康素养的内涵与发展

1974年S.K.Simonds在有关健康教育社会政策的论文中提出“健康素养”这一概念[8]。我国于2008年编制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明确指出“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公民健康素养包括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为了帮助公民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并每年对全国居民的健康素养进行监测和出具报告,作为综合反映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和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健康素养直接影响着健康结果和医疗成本支出[9,1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11]。教育部于2017年6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12],指出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加强高校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建设健康中国、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健康素养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必将成为高校素养教育的新目标和新领域。

张镭等[13]围绕信息获取、理解、评价和利用4个指标,研究提出了具备健康基本知识,掌握获取、理解、甄别和利用健康信息的新媒体健康素养技能,以及拥有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2021年5月7日,登录中国知网检索“健康素养”方面的期刊文献,如表1所示。我国的健康素养研究从2006年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由2006年的4篇迅速上升为2020年的1 035篇,文献总量达到5 545篇,其中署名单位为“图书馆”的有107篇,占比1.93%,署名单位为“高校图书馆”的有96篇,占比1.73%。极低的文献数量,说明图书馆对健康中国战略缺乏关注,未能充分认识自己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健康素养工作中的角色与使命,值得深思。目前,高校图书馆对健康素养的研究略有涉及,主要是介绍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情况[14,15]、文献计量分析[16,17]和测评工具[18]等,但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的研究涉及甚少。

表1 健康素养学术期刊文献产出情况

2 图书馆开展健康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经过多年发展,图书馆拥有了丰富的专业文献资源和系统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形成了开放、统一、规范的服务体系和平台,借助现代技术和服务,拥有更加广泛而关系密切的读者群体,这有利于图书馆开展健康素养教育工作(见图1)。

图1 图书馆参与健康素养教育可行性分析

2.1 信息素养教育是健康素养教育的基石

国家赋予图书馆承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任。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与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培训讲座服务、资源推介和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等都非常成熟。健康素养教育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专业化和学科化发展的结果。因此,信息素养教育的成果和模式既可以移植到健康素养教育促进工作中,也可以嵌入到信息素养教育中。信息素养教育可对健康素养教育(尤其是健康素养的功能性技能方面)发挥着支撑和促进作用。

2.2 提供权威可靠的健康资源是健康素养教育的根本

图书馆拥有海量的权威可靠的文献资源,为教学、科研和育人功能服务。其中,健康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可以查阅这些健康资源,学习和增加健康知识。同时,图书馆具备对健康资源进行挖掘和整理的能力,制作融纸质、电子、音视频或是文本与音视频于一体的健康知识资源库,供大学生阅读和学习。图书馆在提供健康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3 成熟的服务体系,为健康素养教育的宣传、培训和咨询等服务提供了良好环境

图书馆普遍开展信息检索课程教学、阅读推广、培训讲座、新生入馆教育、图书荐购、读书交流会、参考咨询、信息检索大赛等线上线下服务形式,为全校读者提供知识服务。这些服务形式可以作为健康素养教育的有效载体,对宣传推广图书馆的健康资源和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健康素养,解答大学生的健康问题,提高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获取健康知识的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4 现代化技术和平台,为健康素养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平台支持

图书馆已经成为现代技术的集大成者,拥有RFID、新媒体、座位预约系统、新生入馆教育系统、书目查询系统、图书荐购系统等。在技术支撑下,搭建了参考咨询、微信、书目检索和图书荐购等多个平台。每个平台中又嵌入了多项服务,如微信平台融合信息发布、资源、图书推荐、座位预约和图书借阅等功能强大。这些技术的运用和平台的建设,既密切了图书馆与大学生的关系,扩大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圈,又形成了统一开放的架构体系,服务于图书馆。大学生可以据此便捷地获取和学习健康知识,咨询健康问题并得到及时解答。

2.5 图书馆发展所需是健康素养教育的动力之源

信息时代,随着图书馆可替代产品的日益增多和大学生阅读行为的不断变化,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呈现不断萎缩的发展态势,图书馆面临生存威胁。这就需要紧密结合大学生需求,敏锐地发现和拓展服务空间。健康素养教育是目前非常切合大学生需求的新型业务,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转型的新领域[19]。因此,图书馆一定要抓住机会,积极开展和研究健康素养教育。

综上所述,图书馆在培养学生健康素养的功能性技能、提供权威可靠的健康资源,以及强大的服务支持系统方面的独特优势,是学校其他部门都无法比拟的。图书馆可以在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中大有作为。

3 图书馆开展健康素养教育策略

根据健康素养的内容,健康素养教育可以通过提供健康知识、健康培训和健康咨询3条主要途径来实现。因此,健康素养教育策略也主要围绕这3条途径来制定和实施。

3.1 引进和培育健康素养专业人才

人才是健康素养教育的关键因素和启动因子。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健康素养教育的环境已经完备,唯一缺乏的是健康素养教育人才。因此,图书馆要高度重视健康素养人才建设。主要途径如下:①争取学校支持,增加人才招聘名额,积极引进医学、食品科学和体育等专业方面的人才;②请专业人士来图书馆讲课,提高馆员的健康素养,培养馆员的健康素养兴趣;③鼓励具备一定健康素养知识或对健康素养感兴趣的馆员外出培训或自学考取健康管理师和公共营养师等证书;④寻找或是聘请对健康素养感兴趣的机构和人才,形成稳定的伙伴关系。图书馆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途径,快速搭建和丰富健康素养人才队伍,为专业化和深度性地开展工作。

3.2 成立健康素养小组

图书馆领导对健康素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健康素养工作开展的速度和效率。在领导的重视和组织管理下,成立健康素养小组,负责健康素养的具体业务,并向学校申请开设健康素养教育课程。健康素养小组围绕健康素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图书馆现有的馆藏健康资源为依托,编制权威可靠的健康知识资源库和健康知识宣传材料,通过图书馆已有的架构体系和服务平台,发布健康知识,推介健康资源,举办健康讲座和大赛,设计健康素养游戏,搭建健康素养咨询平台,加强健康素养教育,并把健康素养嵌入到新生入馆教育中,提高读者对健康素养的知悉度和关注度,从而在高校形成健康素养教育的氛围,促进健康素养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3 成立图书馆健康素养联盟

健康素养必定会快速成为图书馆界又一热门服务,但是因图书馆个体间的差异,部分图书馆由于条件所限,难以独自开展此项业务。信息时代,图书馆呈现地域性和专业性联合发展的模式。因此,建立图书馆健康素养联盟,由联盟做好顶层设计,组织专业人才建设健康知识资源库,打造在线培训课程,帮助培养健康素养师资,策划宣传活动,建立健康素养联合咨询平台等,发挥联盟优势,由上至下做好健康素养工作的推介和普及,充分利用各合作馆资源优势,扶持弱馆,集合力促进健康素养工作在图书馆间快速启动和发展。

3.4 设立健康素养科研项目

健康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医学、营养学、运动学、信息素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健康素养教育模式涉及课程体系建设、健康知识库建设、培训讲座、咨询和推广等多个方面和环节。因此,设立专门的健康素养科研项目,可以鼓励图书馆员参与此项工作,进行思考和研究,不断创新,在具体的服务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逐步提升健康素养教育的深度、广度、专业化和科学性。

3.5 强化校内外多部门协同合作

健康素养教育需要图书馆的参与,更需要社会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如高校内部的校医院、体育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学工处、校团委、工会等,他们都可以在学生和老师的健康素养教育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资源优势或管理优势。高校外部的医院、健身机构、养生机构、营养协会等,它们具有专业实用的健康资源、丰富的处理健康危机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因此,图书馆有意加强与校内外这些机构的合作,可以借助外力来发展和强化健康素养教育工作,丰富健康素养工作的模式、深度和内容。

4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已经具备开展健康素养教育的良好条件和环境。积极参与健康中国战略,开展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这既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使命,又是图书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由图书馆联盟组织牵头和引领,呼吁各高校图书馆高度重视和快速启动健康素养教育,并对其进行统一筹划和科学规划,跨越各馆独立发展的缓慢期,实现图书馆联盟或是区域间的统一领导和协作发展、资源与策略共享,健康素养教育必定会快速普及并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图书馆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