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FibroScan参数相关性及对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2022-07-18 07:22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乙肝纤维化肝硬化

王 丹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新乡 453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随着乙型肝炎病毒长期反复作用于肝脏,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最终发展为乙肝肝硬化,但大部分乙肝肝硬化患者无特异性症状,且其生物学指标多表现为正常水平,较难发现,一旦病情进展至失代偿期会出现肝衰竭、腹水、脾肿大等严重症状[1-3]。目前,肝组织活检术是临床诊断肝硬化及判断其肝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但此法属于有创材质,可重复性差,无法长期、动态反映肝硬化病情[4]。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是在超声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通过肝脏弹性值(LSM)反映肝硬化度及纤维化程度[5]。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FibroScan参数LSM值,分析其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乙肝肝硬化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征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A组,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B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C组。A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7~63岁,平均年龄(45.26±4.10)岁。B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2~61岁,平均年龄(45.11±5.93)岁。C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0~64岁,平均年龄(45.73±5.36)岁。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经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等相关检查确诊,符合乙肝肝硬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6];(2)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HIV、巨细胞病毒、嗜肝病毒、人类疱疹病毒感染者;(2)伴脂肪肝、酒精肝、自身免疫性感染、原发性肝癌者;(3)伴代谢性疾病者;(4)伴心、肺、肾严重原发性疾病者;(5)伴内分泌系统疾病者;(6)伴血液系统疾病者;(7)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采集受试者早晨空腹血液样本送检,采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法(ELISA)检测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1(IL-2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on)水平,所用仪器为美国Molecular Devices Flexstation 3酶标仪(美国RD公司),试剂盒购自上海恒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FibroScan瞬时弹性扫描仪(法国Echosens公司)扫描肝脏组织,选择患者的右侧腋前线至腋中线第7、8或8、9肋间作为监测点,测定肝脏组织的弹性值(LSM),连续有效检测10次,取中位值作为最终检测结果。随访3个月,根据生存状况将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死亡组(n=11)、生存组(n=49),比较两组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IFN-γ、IL-21水平及LSM值。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3组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IFN-γ、IL-21水平及LSM值比较

A组、B组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水平及LSM值显著高于C组,血清IFN-γ、IL-21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A组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水平及LSM值显著高于B组,血清IFN-γ、IL-21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1。

表1 3组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IFN-γ、IL-21水平及LSM值比较

2.2 不同预后结局患者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IFN-γ、IL-21水平及LSM值比较

死亡组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水平及LSM值显著高于存活组,血清IFN-γ、IL-21水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预后结局患者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IFN-γ、IL-21水平及LSM值比较

2.3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IFN-γ、IL-21水平与LSM值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水平与LSM值呈正相关(r>0,P<0.05),血清IFN-γ、IL-21水平与LSM值呈负相关(r<0,P<0.05),见表3。

表3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IFN-γ、IL-21水平与LSM值的相关性分析

2.4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ICAM1、IL-21、IFN-γ及LSM值是乙肝肝硬化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肝硬化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中肝纤维化发展的最终阶段,是由于肝细胞长期反复损害引起的肝脏组织质地变硬、弹性变差,乙肝肝硬化的病程包括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前者经治疗其生存期可达10年及以上,后者可能会出现腹水、脾肿大、肝衰竭等各种并发症,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4%~35%[7]。因此,加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对临床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尤为重要。FibroScan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无创纤维化诊断手段之一,可通过测量LSM值反映肝脏硬度及肝纤维化程度,以无创、无痛、快速、简单、客观性好、可重复性强而逐渐受到临床青睐[8]。目前,临床上关于FibroScan技术可反映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硬度及肝纤维化程度的报道较多,但关于FibroScan技术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病程中炎症状态评估的报道尚不充分。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程中由于乙肝病毒的反复、持续性感染会导致机体炎症因子异常激活,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促进肝脏纤维化发展[9]。sICAM1是T细胞与靶细胞有效作用的一种黏附分子,在肝脏受损后肝细胞被动释放会导致血液中浓度增加,sICAM1可作为评估肝脏炎症活动程度、肝细胞损伤程度、疗效及预后预测的中医指导[10]。IFN-γ是由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参与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刺激巨噬细胞释放活性氧,能够清除乙型肝炎病毒[11]。IL-21是一种新的免疫系统调节因子,有活化的CD4+细胞分泌,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乙型肝炎病毒[12]。MIF与sP-selection均是促炎因子,可促使机体炎症细胞向肝脏局部黏附、迁移[13]。

本研究结果表明,A组、B组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水平及LSM值显著高于C组,血清IFN-γ、IL-21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A组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水平及LSM值显著高于B组,血清IFN-γ、IL-21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结果提示,随着乙肝患者的病情进展,其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水平及LSM值越高,血清IFN-γ、IL-21水平越低,分析原因在于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机体促炎因子分泌增多,抗病毒细胞因子含量降低,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加剧,其肝脏硬度及肝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发展[14]。本研究发现,死亡组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水平及LSM值显著高于存活组,血清IFN-γ、IL-21水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提示上述血清炎症因子浓度及LDM值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结局具有密切联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sICAM1、MIF、sP-selection水平与LSM值呈正相关(r>0,P<0.05),血清IFN-γ、IL-21水平与LSM值呈负相关(r<0,P<0.05)。说明LSM值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可通过检测LSM值以反映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炎症症状[1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ICAM1、IL-21、IFN-γ及LSM值是乙肝肝硬化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果进一步证实血清sICAM1、IL-21、IFN-γ及LSM值在评估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及其独立性。

综上所述,FibroScan参数LSM值可反映乙肝肝硬化患者病程中炎症程度,可为病情监测、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乙肝纤维化肝硬化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用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