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瑶
九江市中医医院骨6 科 (江西 九江 332000)
骨质疏松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尤以绝经后女性发病率最高,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常导致患者骨脆性增加,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主要以调节激素、补充钙剂、补充维生素D 等方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虽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但治疗周期较长,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总体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仍需辅助有效干预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2]。中医特色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整体观,针对性进行辩证特色综合护理,以调节患者身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进程[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折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年龄47~76岁,平均(65.28±2.64)岁;绝经时间2~15年,平均(7.25±2.13)年;骨质疏松病程2~6年,平均(3.12±1.25)年。观察组年龄45~78岁,平均(66.01±2.68)岁;绝经时间2~17年,平均(7.31±2.15)年;骨质疏松病程2~5年,平均(3.08±1.2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符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痿)中医药诊疗指南(2019年版)》[4]中骨质疏松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双能X 线吸收检查骨密度>年轻正常成人平均值2.5个标准差,且伴有骨量减少。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无精神疾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子宫及其附件及卵巢功能正常。
排除条件:合并骨质代谢性相关疾病;有植入水泥型假体史、生物性假体史及骨折史;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性疾病;活动受限,无法配合相关护理干预。
两组均参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痿)中医药诊疗指南(2019年版)》中治疗相关内容进行常规对症治疗。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健康宣教、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长期食用高纤维素、高钙、高维生素D 食品,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禁食烟酒、碳酸饮料、浓茶等;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如慢跑、健身操、步行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1)中医情志护理:中医认为心主神志,而精神抑郁不畅则易致气血失和,影响机体代谢,诱发疾病,情志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清静养神、移情易性及暗示解惑疗法等,因此护理人员可积极引导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的焦虑及担忧,消除不良情绪,并积极引导患者家属参与,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消除患者的经济担忧及对家人愧疚感的压力,缓解其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确信疾病可治疗,并向患者介绍中医护理的优势,以取得患者的配合。(2)中医辩证饮食护理:中医主张药食同源,而“脾胃为水谷之海,得后天之气也”,合理饮食在促进身体疾病恢复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根据患者的中医辩证分型制定针对性膳食方案,阴肾阳虚患者可使用杜仲、茯苓、粳米、补骨脂、枸杞子等煮粥食用,肾阴亏虚患者可使用枸杞、黑豆、熟地黄、当归、黑芝麻及山茱萸煮粥食用,肝肾阳虚患者可使用枸杞、虾仁、灸升麻、粳米等煮粥食用,气血亏虚患者可使用山药、牛肉、阿胶、桂圆、红枣等烧汤或煮粥食用。(3)中医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身体综合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20~30 min/次,3~5次/周,适度为宜,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也可指导患者做下蹲(患者保持站立,两脚张开略比肩宽,手臂伸直,缓慢下蹲,膝盖呈90°,约10 s后站立,5次/组,3组/d)及脚跟起落运动(脚尖打开呈30°,双手叉腰,脚跟一起、一落,10~20次/组,3组/d)等,掌握方法后可在家自行坚持锻炼。
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
骨代谢指标: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集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离心速度3 000 r/min,离心半径15 cm,离心时间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及Ⅰ型胶原C端肽(collagen type C end peptide,CTX-Ⅰ)水平。
骨密度: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美国汤姆森有限公司 Pradigy 型双能X 线骨密度测试仪测量两组左股骨、L1-4部位骨密度。
骨折发生率:干预3个月后,两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记录随访期间骨折发生率。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取Shapiro-Wilk 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OPG、BALP、CTX-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OPG 水平均高于干预前,BALP、CTX-Ⅰ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OPG 为骨保护素,BALP 为骨碱性磷酸酶,CTX-Ⅰ为Ⅰ型胶原C 端肽
组别 例数 OPG(pg/ml)干预前 干预3 个月后对照组 42 1.35±0.17 1.86±0.21a观察组 43 1.33±0.15 2.19±0.29a t 0.576 5.997 P 0.567 0.000组别 例数 BALP(U/L)干预前 干预3 个月后对照组 42 76.28±6.15 54.28±5.14a观察组 43 76.17±6.08 45.25±4.67a t 0.083 8.481 P 0.934 0.000组别 例数 CTX-Ⅰ(ng/L)干预前 干预3 个月后对照组 42 0.82±0.38 0.58±0.24a观察组 43 0.85±0.41 0.48±0.18a t 0.350 2.177 P 0.728 0.032
干预前,两组左股骨、L1-4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左股骨、L1-4骨密度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密度比较(g/cm2,±s)
表2 两组骨密度比较(g/cm2,±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左股骨 L1-4干预前 干预3 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3 个月后对照组 42 0.83±0.08 0.91±0.16a 0.84±0.10a 0.90±0.14a观察组 43 0.84±0.11 1.01±0.25a 0.86±0.11a 0.98±0.18a t 0.478 2.410 0.877 2.284 P 0.634 0.018 0.383 0.025
随访期间,对照组发生骨折9例(21.43%),观察组发生骨折2例(4.65%)。观察组发生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8,P=0.2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多因女性绝经后机体内雌激素缺乏,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紊乱,诱发骨量减少,促使骨密度降低,诱发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变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5]。临床主要以补钙、调节骨代谢、增加骨量为主要治疗原则,但该疾病不仅需要治疗,还需预防钙的流失及调节机体自我代谢功能,因此在基础药物治疗前提下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必要[6]。
中医将绝经后骨质疏松归属于“骨痿”范畴,认为阴阳失调、脾肾亏虚为主要病机,故中医主张调节阴阳、滋阴补肾为主要治疗原则[7]。中医特色护理属于一种调动疗法,侧重整体调节,进行辨证施护,并结合传统中医药技术与方法对患者进行照顾及服务,以调节机体整体功能[8]。本研究将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中,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骨代谢指标调节效果优于对照组,左股骨、L1-4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特色护理可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代谢水平,提高骨密度。分析其原因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通过实施心理疏导、清静养神、移情易性及暗示解惑疗法,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减少负性情绪引起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继而利于维持激素代谢平衡,减少骨量丢失,利于提高骨密度;中医辨证饮食干预中根据患者不同证型给予针对性的中药膳食补给,而本研究中食疗具有健脾利湿、补血益精、调节阴阳的功效,且食补不滞、泻而不伤的特点利于改善骨组织细胞微循环,促进骨质形成,继而调节骨质代谢,提高骨密度;规律适度的运动锻炼利于增强患者体质,促使血液微循环及骨质代谢,改善骨骼功能,促进骨质吸收,提高骨密度。此外,本研究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中医特色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情志、饮食及运动护理,调节患者机体代谢,促进骨质吸收,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脆性,继而降低患者骨折发生率。
综上所述,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利于患者骨代谢指标的调节,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