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及价值分析

2022-07-18 09:23:28习实玲
大医生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丙型肝炎乙型肝炎

习实玲

(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山东 菏泽 274000)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临床孕检人数不断增加,但是进行产前免疫检验的人数却十分有限[1]。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孕妇及家属认为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没有太大意义,未意识到免疫检验对于了解胎儿发育及孕妇健康的重要性,甚至会对免疫检验存在质疑的态度[2]。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属于优生优育检查之一,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疾病发生率,且可及时反映孕妇的健康水平,有效提高良好妊娠结局的发生率[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500例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250例)和观察组(250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7.54±2.33)岁;初产妇150例,经产妇100例。观察组孕妇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27.55±2.68)岁;初产妇154例,经产妇96例。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规律产检;②产检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或心理性疾病而无法正常沟通者。②存在影响检查结果的其他因素,例如检查前服用激素类药物等。

1.2 检验方法 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孕前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超声检查、血常规检查及尿常规检查等。观察组孕妇在接受常规孕前检查的基础上采取免疫检验,采集孕妇空腹静脉血10 mL,于37 ℃的恒温水浴箱中放置30 min,检验前对血样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将其储存于-20 ℃的冰箱内待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52401143,型号:BS-430)检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指标的检验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若检验结果为阳性,需再次收集孕妇血样后进行进一步检验工作。梅毒抗体指标使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进行检验。此外,还需进行TORCH检验[TORCH是指一组病原体:TO即刚地弓形虫(TOX);R即风疹病毒(RV),C即巨细胞病毒(CMV),H即单纯疱疹病毒(HSV)],若这4项检验结果为阳性,说明孕妇属于此类微生物的感染者或携带者。若孕妇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呈阳性,应要求其后续继续参与复查,以明确病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障健康妊娠或作出终止妊娠的决定,以确保孕妇优生优育。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孕妇高危妊娠因素发生率。观察两组孕妇在妊娠及分娩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微生物感染。②比较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新生儿出生缺陷、死胎、新生儿窒息。③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包括剖宫产、阴道顺产并计算助产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高危妊娠因素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孕妇高危妊娠因素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高危妊娠因素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比较[例(%)]

2.3 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妇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在临床产检工作中的不断应用及推广,将极大程度上改善妊娠结局,为提高产检工作的质量提供新途径[4]。

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微生物感染属于基础性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现阶段,随着我国乙型肝炎疫苗的不断普及,使得乙型肝炎患病群体极大减少,但是母婴传播仍为此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5]。丙型肝炎病毒在临床中的患病率虽然低于乙型肝炎病毒,但是发生丙型肝炎后,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加剧对肝脏组织的损害程度,进而增加肝炎和肝纤维化疾病的发生概率,性传播及血液传播均为临床中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6]。

目前,艾滋病仍为临床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性难题,当此类免疫缺陷病毒攻击人体后,将造成机体免疫功能极大受损。其不仅会增加感染相关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还会极大程度上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及早对艾滋病患者进行病情诊疗,将有效降低其死亡率。有研究发现,在感染艾滋病病毒6周内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将有利于提高母婴安全,保障妊娠安全性,防止胎儿携带艾滋病病毒[7]。梅毒属于一种性转播病毒,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8],病毒会随着病情进展浸润至机体各个组织器官中,对于合并此病的孕妇而言,将增加死胎及流产等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率。但是临床研究显示,若能在妊娠前4个月内及时有效地清除梅毒病毒,则可起到保障胎儿健康的效果[9]。

微生物感染有很多类型,例如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及病毒感染等。受妊娠因素的影响,孕妇免疫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导致原本机体内不存在的微生物,透过有天然屏障作用的正常菌群而侵入机体,一旦某种入侵微生物与正常菌种相互抗衡的过程中出现优势,就会增加孕妇发生感染性疾病概率[10]。实施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检验工作,可有效对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微生物感染等疾病进行筛查,并依据检验结果为孕妇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提高胎儿健康水平,防范孕妇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出现风险,且积极开展此项工作,对于提高我国社会人口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高危妊娠因素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在常规孕前检查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检验项目,将有利于减少高危妊娠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分娩方式,优化妊娠结局。增加免疫检验项目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为高危妊娠孕妇采取相关干预措施,阻断母婴传播,进而减少高危妊娠因素,有效控制病毒感染等概率的效果。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检验,在产前判断其有无肝炎病毒、HIV病毒、梅毒等不良情况,便于产前有效掌握孕妇状态及胎儿状况,可依据孕妇及胎儿的健康状态,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最大程度确保母婴身心健康状态,积极规避不良因素对妊娠状态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妊娠风险。为保障孕妇在产检中积极接受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检验工作,建议在实施此项措施前注重对孕妇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使其充分了解此项产检工作的必要性及优越性,进而积极配合检查工作[12]。

综上所述,注重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利于及时发现及处理高危妊娠因素,提高妊娠结局,改善妊娠方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丙型肝炎乙型肝炎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4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用人单位能否限定女职工产前检查次数
北方人(2017年18期)2017-10-10 03:16:16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
河北中医(2015年11期)2015-02-27 13:36: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