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芮
(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不断增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大多会选择进入就业门槛相对较低的非正规部门谋生[1]。流动摊贩作为非正规经济活动的典型代表,占用城市空间经营,给城市环境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针对摊贩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城市治理的重点,城市管理者在不同时期采取的管理措施也不同,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利用改造到市场经济时期的处罚取缔再到和谐社会时期的分区治理,对摊贩的空间分布产生极大的影响[2]。近两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都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这使摊贩的空间分布再次发生新的变化。究其根本,摊贩空间分布变化是多元权力主体对空间争夺产生的,摊贩、城市管理者、正规商铺、居民、消费者等利益群体出于自身目的对城市空间有不同需求,城市空间因此具有摊贩经营空间和公共空间两种属性[3]。城市空间的再分配也成为各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关注的问题。
NOBLE AG[4]认为,东南亚城市的流动摊贩主要分布在城市中人流密集区域,以尽可能接近消费者为原则[4]。聚集性是摊贩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聚集形成规模吸引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收益[5]。摊贩与其他利益群体在对空间的争夺过程中会产生约定俗成的规则,对摊贩的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总体来看,目前有关摊贩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虽然也有对权力的探讨,但主要还是侧重于对摊贩空间分布表征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权力的作用机制关注不够,因此需要借助新的理论框架探究摊贩的空间问题。借助领域化理论这一研究权力作用空间的重要视角,结合实证案例,分析摊贩的空间演变特征及作用机制。
“领域”作为地理学的重要概念,最初是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指领地或领土[6]。20世纪80年代,SACK R D将领域的概念引入到对人的研究,提出领域是指有边界且被管制的空间,社会空间的建立产生了领域,其过程为“领域化”[7]。权力作用于空间使其发生变化的过程即为领域化过程,社会的运转即持续的领域化过程[8]。
基于领域化理论视角,摊贩空间分布演变即为领域化过程,是不同利益主体对城市空间的争夺,体现了空间资源分配的关系。究其根本,摊贩空间分布演变就是围绕城市公共空间争夺的领域化、去领域化和再领域化。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摊贩空间分布的特征以及多元权力主体是如何作用于空间演变的。
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南外街道渔湾里街区为研究案例。早年街区内房屋密集且杂乱无序,是典型的被城市主干道包围的城中村,也是摊贩的主要聚集地,深受摊贩占道经营问题困扰。2018年,渔湾里街区作为章贡区背街小巷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中的示范片区,被改造为以餐饮业为主的美食街区。渔湾里美食街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于2020年6月建立了渔湾里地摊广场,是目前赣州市地摊经济政策实践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摊贩的再次进入对空间分布产生新的影响,反映摊贩在不同权力主体作用下的领域化过程及摊贩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察案例及半结构访谈相结合对渔湾里街区进行多次实地调研。先后对渔湾里街区的摊贩、周边居民、城管人员、理事会工作人员以及正规店铺人员共19人进行了半结构访谈,目的是梳理渔湾里街区流动摊贩经营空间的演变过程及了解摊贩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同时持续关注“赣州渔湾里美食街”公众号,了解地摊广场的实际运营情况。
长期以来,渔湾里街区都是赣州老城区内面积最大、环境最差的城中村。街区居住着很多低收入人群,潮泥湾菜市场是附近居民日常购物的主要场所,也是流动摊贩聚集的经营空间。
在赣州市开展“创文创卫”整治行动中,赣州市城管局下发的《赣州市中心城区市容市貌管理标准》明确规定不得占用城市道路摆摊设点经营。而摊贩在面对管理者的驱逐时,通常会选择暂时性的躲避。
这一阶段摊贩处于自下而上自发集聚的状态,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见图1a)。摊贩占用与道路相连的街巷及街巷交会处的公共空间经营,实现对空间的主导权。虽然管制力度也很大,但对于以此为生的摊贩和生活在此的低收入者来说,摊贩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此处摊贩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摊贩占用公共空间经营,附近居民也认可其存在的价值,默认了他们占用空间的行为,加上管制效果欠佳,因此摊贩在当时获得了街区内公共空间的使用权,实现了对空间的领域化。
经过背街小巷综合提升改造之后,渔湾里街区引入餐饮业态,发展为特色美食商业街。出于对街区整体形象及正规商铺的保护,街区内的摊贩受到管理者的驱逐及正规商铺的排斥,为避免发生正面冲突,街区内部成为摆摊的“禁区”。
渔湾里美食街的建立使摊贩的负面影响更加突出,摊贩遭到驱逐实际上是被去领域化,街区内公共空间的主导权开始由理事会掌握,供居民与正规商铺使用。
摊贩失去对公共空间的主导权之后要寻找新的经营场所,但因为对环境更为熟悉且想要继续在人流密集的区域经营,因此他们选择在街区周边的街巷摆摊,占据新的公共空间实现领域化。此时摊贩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环绕街区点状集聚的状态,主要是街区的出入口(见图1b)。
在发展地摊经济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南外街道和理事会设立地摊广场,将渔湾里街区打造为有特色、聚人气、高品质的夜间经济和地摊经济聚集区。地摊广场的设立改善了以往街区周边摊贩杂乱的空间分布状态,街区内的摊贩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状态(见图1c)。地摊广场为摊贩提供了固定的经营空间,使摊贩合法地再次获得公共空间的使用权,实现了再领域化。
图1 渔湾里街区流动摊贩空间分布变化(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但地摊广场的设立引起了周边居民的不满,营业时噪声过大影响居民休息。对此,理事会加强了对经营时间的管控,以尽量减少噪声影响。同时,地摊广场占用康体游园使居民无法正常使用其中的设施,主街的摆摊区域也给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在政策的支持下,居民对公共空间的话语权并未占上风,有关公共空间主导权的争夺也从摊贩与管理者之间转到摊贩与周边居民之间。
在不同阶段治理流动摊贩的政策背景下,各相关利益群体的持续作用推动了摊贩空间分布的演变,渔湾里街区公共空间主导权的归属发生了转变,以往由摊贩作为主导的权力关系格局被相互作用的多元权力关系打破(见表1)。
表1 摊贩空间分布演变过程中权力主体的转变
在摊贩空间分布演变过程中,理事会、周边居民、正规商户及摊贩的权力实施是通过领域化来实现的,体现在对空间的管控与利用上[9]。摊贩通过占用公共空间经营,形成相对自主的领域化,理事会通过建立正规的商业街区管控公共空间导致摊贩被去领域化,在地摊经济政策的推动下,理事会合理利用街区空间再次引入摊贩广场实现摊贩合法的再领域化。由此,权力对公共空间的管控是通过改变空间利用方式进而改变其主导权归属实现的,在领域化过程中权力的作用在空间上得到体现。
不同领域化阶段摊贩的空间分布状态是权力作用的空间呈现,而领域为多元权力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交流空间。流动摊贩空间分布演变的过程中有多方权力主体参与,他们的立场、诉求不同,因此占用空间的方式也不同,即权力主体行使权力要根据其自身的需求建立对应的领域来实现。在建立领域过程中,不同权力主体间有可能存在合作或竞争的关系,而领域最终受哪些权力的支配则取决于不同权力的作用与融合。
通过对渔湾里街区流动摊贩空间分布演变的分析,本文将其空间演变看作一个持续的领域化过程,主要结论如下:流动摊贩空间分布的演变是由领域与权力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导致的,多元权力主体相互作用建立领域的过程推动了摊贩空间分布的演变,各权力主体则是通过建立相应的领域来行使权力。城市公共空间中权力的实施与领域化紧密相连,权力想要对摊贩空间分布演变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则需要通过实现领域建构的空间化才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