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奉兴,陆 畅,马炳莲,张育香
(1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贵州 黔南 558000)
(2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高压氧科 贵州 黔南 558000)
痛风主要是机体嘌呤代谢出现异常,又或者是尿酸排泄出现障碍,进而引起血尿酸的水平增加,最终导致组织发生异质性的病变[1-2]。而痛风性关节炎则是痛风较为多见的一种表现,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饮食方面发生重大的改变,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过量均可能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并且当前在我国,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每年均有所增长[3-4]。如果对痛风性关节炎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炎症的反复,以及伴随病症的发展而引起相邻骨质和关节附属结构出现不利的损伤,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只有进行有效的诊断并掌握关节破坏的程度才能帮助临床的治疗,最终促进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5-6]。以往诊断痛风主要使用X 射线检查与关节滑膜液检查,但此类方法存在局限。伴随双能CT 检查的出现,其为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查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19 年3 月—2022 年4 月收治的60 例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和同期未出现痛风的关节炎患者60 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临床中使用双能CT检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选取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 年3 月—2022 年4 月收治的60 例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为试验组,均通过临床确诊,另选取同期未出现痛风的关节炎患者60 例为对比组。试验组中有男性患者40 例,女性患者20 例;年龄为30 ~80 岁,平均年龄为(52.36±10.11)岁;病程1 ~8 年,平均(4.03±1.95)年;血尿酸水平在160 ~630 μmol/L 之间,平均(452.11±79.92)μmol/L。对比组中有男性患者39 例,女性患者21 例;年龄28 ~78 岁,平均年龄为(53.01±9.52)岁;病程1 ~8 年,平均(2.52±1.75)年;血尿酸水平在201 ~558 μmol/L之间,平均(302.33±68.51)μmol/L。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通过《关节炎诊断与治疗》[7]的诊断;②配合研究者;③无精神疾病的患者;④入院时血尿酸升高者。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②伴有心脑血管及肝肾等严重疾病的患者;③伴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
对所有患者进行四肢体格检查,并记录出现疼痛的位置。再采用我院西门子双源双能量CT 进行检查,帮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和俯卧位,设定双能CT 的具体参数如下:A 球管和B 球管的管电压分别为Sn140 kV、80 kV,电流分别为82 mAs、164 mAs;球管旋转时间0.25 s/r,矩阵512×512,准直器64×0.6 mm,螺距0.7,视野250 mm×250 mm。然后对采取仰卧位患者的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以及双足进行扫描检查,再对采取俯卧位的患者双肘关节和双手以及腕关节位置进行扫描检查。
图像处理:使用西门子Syngo.Via 后处理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装载至双能量分析界面,经gout 程序分析后呈现双能量尿酸盐结晶的分析图,通过以软组织参考基准,在运行后获取容积再现图,以及得出横断面和冠状面以及矢状面重组伪彩图,最后标记尿酸盐结晶为绿色伪彩,钙盐为紫红色伪彩。
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和双能CT 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检查部位尿酸盐结晶情况。图像的评定由两位资深医师采取双盲法进行检查,观察关节和软组织等是否出现绿色伪彩,以疼痛关节、周围软组织呈绿色伪彩来评价为尿酸盐结晶沉积,即阳性。如果两位医师对结果存在差异,则通过第三位医师来评定,经过开会讨论后以一致结果加以确定。依据结果来计算双能CT 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阳性和阴性的预测值。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病程显著长于对比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比组(t=4.46、11.02,P<0.05)。
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使用双能CT 检查有53 例为阳性,7 例为阴性;而在对比组患者中,使用双能CT 检查出5 例为阳性,55 例为阴性。双能CT 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度为88.33%(53/60),特异度为91.67%(55/60),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8%(53/58)、88.71%(55/62)。见表1。
表1 双能CT 检查结果 单位:例
双能CT 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痛风结晶沉积共有330 处,其中78 处为手和手腕关节部位,36 处为肘关节部位,26 处为膝关节部位,190 处为足踝关节部位。临床关节超声检查确诊结果共有110 处,其中31 处为手和手腕关节部位,19 处为肘关节部位,13 处为膝关节部位,47 处为足踝关节部位。由此看出,双能CT 检出结果数量是关节超声检查的三倍。
临床中针对痛风开展的研究较多,而痛风性关节炎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病症,通常来讲,痛风性关节炎又划分成急性和慢性两种,而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因素复杂且多,例如血尿酸变化、pH、蛋白多糖、创伤等[8-9]。痛风性关节炎发生机制主要是因血尿酸水平长时间保持在饱和的状态,进而引起单钠尿酸盐结晶的出现,其通过沉积于关节和软组织等部位而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10-11]。而目前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大部分是依据尿酸盐结晶沉积的特异表现进行,例如关节滑膜液、CT、X 射线、MRI 等。常规CT 的局限是无法清晰地显示出周围软组织和骨髓腔内结构,特别是一些早期的关节软组织出现的改变。MRI 检查虽然密度分辨率非常高,但在钙化和骨细微结构方面的显示较为低下,与此同时,MRI 的检查费用较高,一些患者存在抵触的情况。但同时还有研究显示,MRI 检查痛风性关节炎时,其在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以及骨髓水肿检出率方面高于X 射线和CT 检查[12]。双能CT 检查是一种新的医学检查技术,其经同一检查时间对病变组织运用两种不同X 射线进行扫描检查,利用组织的衰减差异来得到特异性的图像,以不同的颜色区分标记,进而能够非常清晰直观地查看尿酸盐结晶的沉积情况。双能CT 是一种处在两个能级下,利用组织中不同的原子序数的物质对X 线吸收的特性具有差异的原理而进行诊断的一种技术。当暴露于两个不同能级的X 线时,和尿酸单钠等低原子序数物质不同,钙离子等高原子序数物质在衰减方面出现的差异则会更大,但尿酸单钠所表现出的衰减则显示较小的差异;利用80 kV、Sn140 kV的X 线束进行扫描,然后再经处理算法加以开展处理,其能区分在组织内表现出的不同的物质,例如钙、尿酸单钠等物质,进而揭示关节、肌腱、软组织等相关部位出现的沉积尿酸盐,还能够有效地利用感兴趣区域和显示体素的有效Z 值的直方图来对尿酸盐沉积量进行相应的测量。另外在图像重建功能中,其能自动地将包含尿酸盐的体素予以显示,根据标准的惯例可以把此类物质在二维图像、三维图像中显示成绿色。而在实践过程中,双能CT 主要通过单源CT、双源CT 加以实现。双源CT 扫描可以允许同时采集两个数据集来实现双能CT,所以会非常的快速和快捷。而使用单源CT 对患者进行扫描时则需要两次,又或者是快速的电压切换来进行扫描两次,此也可以实现双能CT 的作用。但利用双源CT 能够有效地缩短扫描的时间,进而降低辐射的剂量,对患者来讲非常的有利,而且其还能够消除图像受机体运动影响而导致精度的弊端,所以会更加的准确。而相关的研究证实,双能CT 准确率基本和关节液检查的效果一致[13]。
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病程和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由此说明在试验组存在多名慢性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和高血尿酸具有密切的联系。此主要是因为从食物摄入和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而正常人则处于正常的一定水平,再经肾脏将其排出。嘌呤代谢出现异常时则会导致血尿酸增多,进而促进单钠尿酸盐结晶的出现。另外,试验组患者使用双能CT 检查有53 例为阳性,7 例为阴性;而在对比组患者中,使用双能CT 检查出5 例为阳性,55 例为阴性。双能CT 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灵敏度88.33%(53/60),特异度为91.67%(55/60),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8%(53/58)、88.71%(55/62)。表明使用双能CT 检查的准确性较高,可以有效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Ramon 等[14]的研究显示,以关节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开展研究得出,总敏感度为90%(78%~100%),特异度为80%(48%~100%)。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双能CT 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5]。本研究中双能CT 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痛风结晶沉积共有330 处,其中78 处为手和手腕关节部位,36 处为肘关节部位,26 处为膝关节部位,190 处为足踝关节部位。临床关节超声检查确诊结果共有110 处,其中31 处为手和手腕关节部位,19 处为肘关节部位,13 处为膝关节部位,47 处为足踝关节部位。由此看出,双能CT 检出结果数量是关节超声检查的三倍,进一步表明,双能CT 能够准确地发现尿酸盐结晶的沉积。
综上所述,临床中使用双能CT 检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准确率较高,而且尿酸盐结晶沉积准确率也非常高,其在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检出率也比临床的体格检查要高,所以在临床应多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