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红
河南沁阳市西北15千米太行山脚下有村曰捏掌,村中有尧圣廟,庙前有尧泉池。清乾隆年间《怀庆府志》(以下简称《怀庆府志》)记载,尧泉池“在府城(今沁阳)西北三十里。按:此泉土名尧河,源出太行山麓捏掌村。泉畔有尧庙,庙前处处有泉,掬手可饮,汇而东南流,灌稻田十余里,经卫村西汇于贝涧,合流至龙泉村入于沁。”其中的贝涧,亦作倍涧水、贝涧水,据《怀庆府志》记载:“(倍涧水)今在城西北贝涧山。”《水经注》载:“沁水又东,倍涧水注之;水北出五行之山,南流注于沁。”
关于捏掌村的由来,相传帝尧巡视天下到覃怀,对这里的旱情很是焦虑。为给百姓寻找水源,帝尧到处勘查。他来到太行山口前,发现龟裂的土地有些湿润。他弯腰抓起一把泥土,捏在手掌内,一握一松,土粘成团。帝尧大喜,立即让人向下挖掘。刚挖数尺,就有一股清泉喷涌而出。周围百姓闻讯赶来,在帝尧指引下,引泉水向南凿成一条河,沿河农田从此得到灌溉,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尧圣庙中现存宋绍圣二年(1095年)《重修尧圣庙碑记》记录了这个传说:“昔帝因巡狩率师至此,困息思浆,求无获济。忽睹斯境,犹掌润泽。帝乃圣意阴符,龙指按捏,寻感醴泉应手,源涌无涯……”后来陆续有百姓迁居泉边,人们感念尧帝恩德,称其居处为捏掌村。由字形演变也写作坦掌,由读音演变又作聂掌。
实际上,太行山沿线一带旧时多有泉水分布。据《水经注·沁水》:“沁水又东经沁水亭北,世谓之小沁城。沁水又东,右合小沁水,水出北山台淳渊,南流为台淳水,东南入沁水。”《怀庆府志》收录明代张四维的《修建河内县河渠记》说:“沁水自太行南出,由枋口而东会尧王泉水,又东,丹水注之。丹沁之名古今甚著。尧王泉不见于传记,征之《水经注》,沁水又东合小沁水,水出北山台淳渊,南流为台淳水。疑即此水云。”据此则北魏时泉池称为台淳渊,流出河水称台淳水,又称小沁河。
唐朝以后,台淳渊改称尧池泉、尧王泉。当地村民在尧圣庙前筑尧泉池,泉水向东南流经南作、长乐、鲁村、清河、高村、解住、魏村,在魏村西合贝涧河至龙泉村、东西沁阳入于沁河。
宋绍圣二年《重修尧圣庙碑记》记载当时的尧池泉水:“滔滔而莫测浅深,混混而不舍昼夜。”泉水顺河奔流,方圆数十里植水稻、种莲藕、织苇席、捞黄纸,经济富庶,生活安宁。到了金元时期,依然数泉奔涌,人们“灌溉田园,植竹种稻,获利盖多。”据金代李论、王克所作《创修泉池之记》记载,金大定五年(1165年),河内县南金村李安、田进,李封村王成、李成,古杨村姚善,修武县东狗村程德富、仁屯村程忠、王褚村向客等人,在捏掌村民李整等人带领下,疏浚壅塞污浊的尧池河渠。他们把尧泉池用砖石加以垒砌,在尧泉池周围种竹植树,美化尧圣庙周边环境,便利人们入庙敬奉祈雨,提高尧河灌溉用水效益。
明代张四维在《修建河内县河渠记》中说,隆庆二年(1567年)怀庆知府纪诫修整引沁丹河渠时,“又引尧王泉为惠民河”。娄枢在《重开丹沁河渠记》中进一步明确惠民河“引尧王泉以过五花泉,阔一丈,深称之,底半之,建桥闸七,行十五里,附广惠北河入沁,可灌田五十顷。”明朝万历年间,河内知县邸存性又引尧泉池水,开渠至龙泉村入于沁。清乾隆年间河内人《读史方舆纪要》记怀庆府河内县:“尧河,一名尧池水。……在府城北出太行谷中,资以灌溉,甚为民利,东南流入沁。”清代范照藜的《怀怀诗》中有一首写道:“处处清泉绕绿畴,帝尧遗迹著千秋。尧池流出台淳水,小沁城东合沁流。”
清道光年间《河内县志》对尧河流域有着详尽的描述:尧池水,又名安阜河。……源出捏掌尧池,经长乐、鲁村、清河、高村、解住、魏村、沁阳流入于沁河。如今,尧泉池已无泉水,尧河成了一条排涝河。沁河支流安全河从常乐村以下的河道,仍是历史上尧河的河道。
据《怀庆府志》:“帝尧庙,在府城北三十里,宋绍圣二年建。”然而,在捏掌村人看来,这庙却是尧圣庙,当地人也称尧王庙。范照藜在其《怀怀诗》中还写道:“祠庙流传不可凭,公然帝降复王升。殷勤说与村夫子,汤帝尧王速改称。”他认为尧是帝不能称尧王庙,同时今豫西北地区有数量众多的“汤帝庙”是误将汤王称为帝。可能是受范照藜的影响,乾隆年间编撰的《怀庆府志》将尧圣庙记作“帝尧庙”。尧圣庙在金代、元代、明代、清代历经重修,现存建筑包括尧池、山门、过殿、牛王殿、马王殿、尧圣殿、蔡伦殿、关帝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