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面积扩大、耕地面积缩小的境况无法避免。回迁安置社区是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产物,越来越多的回迁安置社区在城乡交界处林立,此类社区所具有的诸多特殊性质导致社区内出现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文章以探讨将可食地景作为缓解现阶段城市回迁安置社区中出现的景观环境问题及邻里关系问题的有效方法为研究目的,通过运用列举西安地区常用的可食植物搭配方式、生态技术的融入、空间的具体选择以及居民参与模式的创新等研究方式来解决西安回迁安置社区内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旨在为回迁安置社区绿化创新提供思路,丰富绿化形式,满足社区绿化生态可持续发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居民社交隔阂。
关键词:可食地景;食物都市主义;景观公平;回迁安置社区绿化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3-0-04
1 研究背景
1.1 城市耕地面积紧缩
城镇化的推进、城市面积的扩张对乡村、农田的侵占导致人均耕地面积日益紧缩,与人均所需耕地面积不匹配。
1.2 城市食物系统的脆弱性
现代的食物系统并不具备可持续性,甚至在当下的疫情大环境下变得相当脆弱。在我国,后疫情时代的管理细分到社区层面,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居民的饮食需求耗费了许多的人力物力,因此现代社区具有构建更具韧性的可食植物系统的需求。
1.3 食品安全及社区内环境破坏问题
当下食品安全隐患及运输环节繁多,存在监管盲区且菜价波动较大,许多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顾虑,越来越多的市民渴望吃到完全放心且价格实惠的蔬果食物,而回迁安置社区中的居民由于无法快速适应从村民到小区居民的身份转变,在社区中出现了占用公共空间堆放废品、绿化用地私改菜地的现象,使得社区内环境杂乱,难以规划管理。
1.4 绿化基础设施缺乏人文性与创新性
回迁安置社区往往存在建设时间仓促、在绿化及其他基础设施上投资少且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在社区环境营造上往往难以考虑村民的需求与该地区的文化记忆,大都是千篇一律的社区景观程式,缺乏人文性与创新性。
1.5 人员构成问题导致社交隔阂
失去耕地后部分村民流失,将自己的房屋出售或出租给外来人员,但也有部分居民将房屋自用,这一现象打破了社区人员结构单一的局面,构成了全新的人员结构特点,形成原村民与租户交杂的状态,这也使得主体居民与外来居民之间很容易产生社交隔阂。
2 可食地景及相关概念
2.1 可食地景
可食地景的营造并非简单地种植农作物,再现乡村景观,而是通过包括对地域、气候等多方因素的考虑,搭配出人类可食用的新型景观模式,用生态理念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构建绿地、花园等场所,使其成为兼具美感与实用价值的景观场地。可食地景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景观场地的单一功能,使景观空间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够通过不同的植物搭配方式,产生食用与药用价值。
2.2 食物都市主义
食物都市主义概念围绕食物生产和食物系统两个概念展开讨论,食物生产归属食物系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且许多学者都将目光聚焦在食物生产这一环节。而食物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一方面联系起食物与农业、非农土地的利用,另一方面联系起食物系统与人类的身心系统。食物系统应该与社区活力、文化留存、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环境品质、生态整合和人类健康联系起来[1]。
2.3 景观公平
景观公平(Landscape Justice)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环境公平运动,并在之后拓展到物质环境,尤其强调城市绿色空间等资源和设施的公平获取[2]。景观公平将城市中的景观空间与城市社会中的公民平等这一社会问题相结合,期望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社会阶层在公共环境中存在的不公,优化社会景观资源的分配,不仅是为了促进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所用的空间景观资源在数量上的平等,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具有更好社会适应性的景观空间,即所创造的景观空间能够回应不同居民对景观环境的需求,增强景观空间的实用性与互动性。
3 回迁安置社区的内涵与成因
伴随著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和市场主导下的空间规划浪潮助推着城市区域面积及城市空间样貌的嬗变,大规模的城市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的建设以牺牲城郊农村为代价,许多村庄被“连根拔起”,大量农田迅速被高楼大厦所取代[3]。由于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被拆迁居民进行实物补贴,回迁安置社区应运而生。一般具有原址回迁和择地重建两种形式,规模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而大小不一。回迁安置社区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商品房,而是政府对拆迁居民的实物补贴,由于城市中的商品房与农村自建房存在建筑形式上的差异,政府对村民的实物补贴通常是按照一户人的实际人口数量来进行分配的。这使得回迁安置社区存在一个普遍现象:住在这里的原村民与外来租户都占有相当的比重。
3.1 回迁安置社区的特殊性与排他性
在部分村民将房屋转卖或租赁后,社区内人员结构不再具有原始单一性,而是转变为更加多元复合的状态。回迁安置社区与其他商品房社区相比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居环境、人文环境与居住人员三大方面[4]。人居环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回迁安置社区建设时间短、投资少、环境质量低、人文设施不健全,导致社区环境亟待优化。人文环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回迁安置社区的居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后变为无业状态,其生活习惯无法完全随着环境作出适应性改变,导致社区的综合环境也受到了影响。居住人员的特殊性体现在回迁安置社区内呈现的是村民与租户交杂的状态,失去耕地后部分村民流失,将自己的房屋租赁或出售给外来人员,使社区形成了全新的人员结构特点。由于城郊回迁安置社区主体的排他性和特殊性,社区公共空间的私人化倾向严重[5]。
3.2 西安回迁安置社区概况
据陕西省保障性住房中心官网统计,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长安区自2008年以来区域内共建有大约170个城中村安置住区,2011—2018年共安置有45.388 1万套安置住房[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安市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回迁安置社区,因此,反思回迁安置社区内不合理的绿化营造现状是当务之急,可食地景在回迁安置社区内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西安市回迁安置社区主要集中在三环以内,以老城区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分布。城市化初始阶段,西安回迁安置社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内,即二环以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处在城市边缘的村庄被城市取代,回迁安置社区逐渐分布到二环至三环之间。未央区作为经济开发区,回迁安置社区较多,且分布较为集中,而雁塔区因近几年的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域占地面积较广,回迁安置社区分布较稀疏分散[6]。
3.3 西安回迁安置社区当下存在的问题
西安回迁安置社区当下存在的问题主要聚焦在景观和居民两个层面。
3.3.1 景观方面
由于回迁安置社区内景观空间投资少、建设时间短、投入成本低,景观丧失活力,缺乏文化丰富性,形式单一、千篇一律,缺乏实用性与人文关怀,并在建设回迁安置社区时抹去了原场地的生态历史记忆。
3.3.2 居民方面
对于居住在回迁安置社区的原村民来说,土地消失和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形式的改变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公共空间中会发生群体之间的联系,但公共空间趋向私人占有,这都是因为居民的社区意识薄弱,无法快速完成从“村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导致的[5]。而回迁安置社区的新进租户难以融入本就相互熟识的原村民之中,加之繁忙的城市生活使其懒于拓展社交网络,且原村民的一些旧习难改的现象(如私改绿地、占用公共空间堆放废品、不规范停车、随地吐痰等),加深了两者之间的社交隔阂。
4 回迁安置社区可食地景营造策略
4.1 可食植物与观赏植物科学搭配
根据不同的观赏倾向,可将用于营造可食地景的植物分为观叶、观花、观果三类。基于回迁安置社区的地理条件,具体的搭配方式遵循可食用植物为主、观赏性植物为辅的原则。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最低平均温度为-0.5℃~1.3℃,因此在可食植物的种植上应考虑防寒防冻。夏季温度在26.4℃~26.9℃,应注意个别可食植物的防晒。整体平均温度为13.3℃,可种植多种北方常见蔬菜[7]。表1归纳了若干观叶、观花、观果类可食植物的常见种类,可供西安地区回迁安置社区搭配种植。
4.2 将生态技术融入可食地景营造
在回迁安置社区内设置完善的可食地景系统,需要充分考虑服务于可食地景的相关设施。为了体现可食地景的生态可持续原则与环保理念,常见的可食地景辅助方式一般为生态堆肥、宠物粪便集中收集利用、厨余垃圾肥料化处理以及雨水收集与灌溉系统的营造等等。其中常见的生态堆肥有蚯蚓堆肥和落叶堆肥,蚯蚓堆肥是一种将蚯蚓引入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中进行堆肥的处理过程,蚯蚓能利用自身丰富的酶系统(蛋白酶、脂肪酶、纤维酶、淀粉酶等)将有机废弃物迅速彻底分解,转化成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从而加速堆肥腐熟[8]。落叶堆肥则是将社区中的枯枝落葉进行收集堆放,并用粉碎机粉碎成直径5~20 mm,然后均匀添加腐熟菌剂,并且调节水分,进行好氧堆肥的生物技术[9]。
4.3 可食地景空间的选择
一些建成时间较久的回迁安置社区,大都存在一些废弃空间与未合理利用的闲置空间,但社区居民的活动空间与活动形式却十分有限。基于此,可以将社区内的废弃、闲置、不合理景观空间进行集约设计利用。比如对社区内的楼间空地加以利用;重新规划设计因建成时间较长、维护管理缺失而破败损毁的绿地空间;重新规划设计社区内长时间无人问津的景观空间。
通过设计,能够使以上景观空间恢复其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营造出可以被多样人群利用,具有科普教化意义且实用的景观空间,同时,可食景观也是社区内许多中老年人乐于接受的景观空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景观公平。除此之外,可食景观还可以在建筑屋顶上进行设计,使景观更加立体化,丰富城市平面空间,构建城市生态平衡。
4.4 参与模式与管理制度创新
为了响应现代城市更新发展的要求,在社区的更新治理中,自下而上的民主参与和自上而下的政策要求相结合替代了以往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粗放管理模式。可食地景在回迁安置社区的营造不仅关系到规划设计方,更重要的是居民、社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多方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区可食地景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与良性循环。可食地景具有设计、营造、维护、分享全周期参与的特点,可以有效调动社区居民对可食地景营造过程的参与热情。对于回迁安置社区内可食地景的营造与参与模式具有以下几点设想。
4.4.1 共同认养、共同分享
在回迁安置社区内进行可食地景营造是有土地资源限制的,而社区人口与可食地景资源往往不匹配。为了满足有意愿参与到可食地景营造与维护过程中的居民的需求,可以在回迁安置社区内采取共同认养、共同分享可食地景资源的模式。考虑到回迁安置社区内租户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以采取房东与租客结成小组,共同经营可食地景单元的方式并以可食植物的成熟周期为节点轮流进行维护管理,这样不仅利于消除社区内常住居民与租户之间的社交隔阂,还使更多居民体会到参与可食地景营造过程的乐趣。
4.4.2 社区内定期举行可食植物分享与科普活动
居委会定期在社区内举行可食植物果实分享与生物技术科普活动,使社区内的居民体会到“都市田园”的乐趣,并切身体会到通过对宠物粪便、厨余垃圾等生活废物的利用促进可食地景的低碳环保与永续发展的诸多益处。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均耕地面积紧缩的今天,这些活动也能让很多青年人获益良多。
4.4.3 设置社区蔬菜集市
定期以社区为单位面向街区开放蔬菜集市,并同时设置餐会、烹饪等项目,吸引周边社区及未参与到可食地景营造中的居民前来了解可食地景的价值与意义。获得的资金用在可食地景的后期维护与技术投入中。同时在这个环节也可以加入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与宣传,扩大可食地景在同类型社区中的宣传普及,共同促进生态理念渗透到社区生活中。
5 结语
社区作为城市更新与治理的基础单元,对于实践景观创新营造与生态观念的普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回迁安置社区因其人员结构与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在可食地景研究方面具有更大的价值。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回迁安置社区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甚至是中心区域拔地而起,在城市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而可食地景作为具有可食与可赏双重属性的新型景观在此类社区普及,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均耕地面积紧缩的局面,而且还能消除社区内的社交隔阂,实现社区绿化生态可持续的价值拓展。
相较于传统的城市社区绿化基础设施,可食地景具有更高的居民参与度,展现了更优越的实用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与可持续性。因此,对未来回迁安置社中可食地景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挖潜空间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娟娟,李保峰,宁云飞,等.食物都市主义的概念、理论基础及策略体系[J].规划师,2012,28(3):91-95.
[2] 陈泓,吕梦凡.景观公平视角下儿童游戏景观的通用设计实践[J].裝饰,2020(11):23-28.
[3] 秦和.空间重组中的回迁社区微治理研究:以合肥市K园社区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20.
[4] 贺梦茹,王诗雅,王琪.回迁社区微更新策略研究:以合肥市绿怡居社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8):178-179.
[5] 梅晓静.排斥与融入:城郊回迁安置社区的公共空间私有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6):147-152.
[6] 潘婷.场所精神视角下西安回迁安置住区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21.
[7] 张诗语.基于可食地景的西安旧居住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8] 周健民,沈仁芳.土壤学大辞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0.
[9] 聂阳,姜高亮,张雅君,等.基于枯枝落叶堆肥资源化利用初探[J].广东化工,2017,44(15):40-41,60.
作者简介:肖瑶(1996—),女,四川自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