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感慨,自己赶上了两大波汽车产业的浪潮。
1997年,刘涛从吉林工业大学毕业,进入上汽集团工作,正碰上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红利期。彼时,中国汽车年产量不过百万辆。
经过20多年发展,2021年的年产量已超过2000万辆。刘涛说:“(汽车行业)到了平台期之后,我们这一代汽车人,突然又赶上一波智能电动车的超级风口。”
在燃油车时代,中国品牌更多扮演追随者的角色,高端市场多由外资品牌把持。而当行业朝着新能源转型之际,国内车企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刘涛及早为新产业浪潮做好了准备。早在2010年,他主导开发了中国首个基于3G网络的车联网系统“inkanet”,随后将其装入荣威350汽车中。
到了2018年,上汽集团筹备高端智能电动汽车“L”项目,拥有汽车智能网联经验的刘涛,担任项目组副组长。
刘涛与团队一起用两年时间内,撰写了1万页PPT,举行了9次集团项目论证会,终于在2020年推出了纯电智能汽车品牌“智己”,聚焦高端用户。
“电动化的迭代,重构汽车行业游戏规则,是对燃油车的一种颠覆式的打击。” 刘涛告诉《21CBR》记者,豪华燃油车品牌积累了100多年的动力和操控的优势,在如今的智能电动车面前,几乎化于无形。
上汽集团也有多年燃油车发展历史,同样面临自我变革的挑战。在智己项目成立初期,就定下了“市场化资本运作”的发展策略。智己在2020年面世之际,就引入了阿里巴巴等外部投资方。
智己在公司管理、运营等方面,也向科技创新企业看齐。成立之初,就拿出5.1%的创始股权,建立核心员工持股平台,激励优秀员工。据刘涛透露,有将近半数员工来自高科技、互联网等跨行业领域。
目前,智己的总人数破千,平均年龄为32 岁,90 后员工占比近半。其中,产品和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三分之二,除传统汽车研发人才之外,还引入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领域人才。
尽管从上汽集团独立出去,作为“一号工程”,智己汽车通过上汽的朋友圈,有着其他新创品牌无法企及的优势,让首款量产车敏捷开发成为可能。
以产品的电子电气架构为例,涉及智驾、智舱、智算、智联四大领域,有90多个子系统,40多个车端控制器,系统特别复杂。
智己团队采用多轮攻坚大会战的形式,上汽旗下的零束,從千人软件团队中抽调精英支援团队;由上汽参股、阿里控股的斑马,团队超过一半为智己进行智能座舱软件开发。此外,智己还与这两个合作伙伴建立“作战室”,联合作战,不断迭代,一个月架构软件迭代88版。
在生产端,有60余年专业造车经验的上汽集团,“使智己汽车起步即拥有百万级OEM的系统支持,确保概念即量产”。刘涛称,为制造智己汽车,上汽在临港工厂投入巨资更新换代全新冲压、油漆等制造设备,并提升自动化程度。
2021年12月,智己汽车首款车型L7 Beta体验版,在上汽集团临港智能工厂下线交付。从项目立项到产品下线,智己仅用了22个月时间。
“中国经济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这将带动中国整体消费升级和审美升级,给了中国品牌换道超车的机会。”刘涛认为,汽车行业也不再局限于功能硬件的迭代,开始转向数据驱动智能场景,数据决定体验。
智己团队认为,高端智能电动车的市场份额,有机会大幅度提升,重演当年智能手机的繁荣。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新能源汽车用户参与度也更高。据悉,L7研发团队开展了超过30场线下用户沟通会,累计有数千名用户参与,并对产品提供建议。
比如,智己L7中枢屏使用的是曲面,通过用户盲评调研发现,平面屏在车载环境的体验更加理想。团队最终决定用4个月时间,把曲面屏改成平面屏。
智能驾驶方面,智己合作的阿里云,拥有超过1000万次汽车OTA(Over the Air,在线更新)升级,又有上汽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分布式架构)的加持。与此同时,智己汽车突破软件OTA的瓶颈,智能驾驶硬件也可升级。
对于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团队推出了原石谷数据权益计划,用3亿枚原石,给予用户数据权益的回馈。用户可通过数据权益,去升级激光雷达融合智驾系统,以及超级高阶能量电池等。
作为上汽集团的重要项目,智己是其冲击高端电动市场的重要布局。售价方面,智己L7定价在40万元档,聚焦高端市场。
在刘涛看来,智能电动车这一全新市场中,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拥有独特的优势。行业仍在保持高速增长,25万元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销量,在中高端市场的销量占比,从2018年的2.5%跃升至2021年的17.9%。
不过,蔚来在2018年初就交付了ES8,相较这些新势力品牌,智己汽车是后来者。并且,新势力仍在加快推出新产品。今年6月,除了智己L7交付,蔚来、理想也相继推出新产品,售价同样在40万元档。
刘涛表示,无论在极致驾控还是豪华品质上,都有信心超越其他新能源品牌。据悉,智己L7的整体订单形势超出团队预期。
“智能电动车带给我们一种新的美感,一种新的想象空间,这个是最迷人的地方。”刘涛说,智能场景没有天花板,未来,用户会对智能汽车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