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乡村零售品消费额超过5.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连续8年高于城镇。乡村网购用户规模近2亿,前三季度乡村网络零售额超过1.4万亿元。
可以预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结构的优化,以及城市集群的进一步建设,低线市场消费潜力将被加速释放。
在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咨询董事总经理张逊看来,下沉市场并不是一、二线市场原有产品的复制,而有着独特的消费和使用场景,企业必须用新眼光看待这一“蓝海”,只有着力适应消费者需求,才能强化消费意愿。
先从体量看,中国近七成人口,来自于来自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即下沉市场。
2021年,全国乡村零售品消费额超过5.9万亿元,相对全社会44.1万亿元的总额,规模占比并不大,但成长空间非常大。
相较于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的日常消费意愿更为旺盛,更愿意多花些钱获得产品和服务,政府、企业也在思考,如何在帮助下沉市场人群提升收入的同时,提供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下沉市场消费观念、消费决策模式也在变化。
不同于过往纯粹性价比的考虑,消费者开始更多考虑产品外观、售后服务等。在这里,部分产品和服务的品牌认知尚在建立阶段,这给予各类品牌足够的成长和竞争空间。
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也在改变下沉市场的渠道形态。消费品和服务的下沉,高触达速度和触达面,成为各方竞争下沉市场的关键。
商品供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互联网平台和渠道的下沉,消费信息和理念的传播速度加快,也有助于引导、培养下沉市场的消费偏好和习惯。
从调研结果看,食品饮料、服饰鞋服和教育支出,是下沉市场用户的前三大消费品类,也是未来预计增加消费的助力品类。
我们发现,下沉市场有些消费需求没有被满足:以智能产品为例,低线城市消费者对智能产品有强烈的兴趣,目前渗透率并不高。
未来,他们对智能产品、服务類消费、绿色消费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下沉市场消费者更看重实用,且更热衷比较。
例如,在充电宝销售领域,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追求轻便、美观,超大容量充电宝却很受下沉市场用户的欢迎。
这里的消费者既关注实用性,也注重“颜值”——更广泛意义上的颜值,指的是产品设计和所表达的产品属性、消费认知,比如绿色环保、体现个人价值等。
下沉市场落地服务,存在着较大空白。
比如,用户不熟悉部分电子设备的使用,对产品质量的信任也存在担忧,因此看中这些产品的本地售后服务。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把专卖店变成售后服务点、销服一体,就很关键。
在这方面,某些手机和电器品牌制定了“一县一销服”策略,消费者在店内购买产品,又能在遇到使用问题时提供服务。这样,提高了维修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也会促进门店整体销售。
我们认为,若要在供给端更好满足下沉市场的需求和偏好,设计服务产品时,应当深入挖掘、充分结合当地资源的力量。
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色,商家在产品上要有针对性进行设计和创新;针对需要售后服务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应当建立起线下服务伙伴,并开拓新的机会。
举例来说,研究发现,三、四、五线城市消费者,已关注医疗保健等服务型产品的供给效率、质量等问题。这不仅要提高线上诊疗的覆盖率和质量,也要针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开展远程技能培训和帮扶,以助力提高线下基层乡村诊疗水平。
对于有志于下沉市场的企业,我们提出了三个发力方向:
第一,要持续创新产品与服务。
下沉市场并不是中低端市场,企业不能想当然认为,在上线市场成功的产品,在下沉市场也会复制成功,一定要针对下沉市场的特点做创新。无论是产品的服务,还是服务化的产品,要把针对下沉市场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发力点。
第二,差异化的消费者运营。
企业要建立线上分销渠道,创新消费者互动方式,实现用户增长和活跃;利用下沉市场看重会员权益实用性的心理,设计和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会员营销体系,促进用户留存和消费。
第三,加速数字化技术应用赋能。
从会员互动的手段,产品研发各环节都有数字化的身影。下沉市场地域广大、区域差异大、渠道链条长,通过数字技术,可为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消费服务奠定数据基础,构建敏捷的研产供销服链条模式,持续领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