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双减”政策颁布实施之后,各地学校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教学总量上做“减法”,紧扣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不断优化问题的设置,激活学生内在思维,达成“高效低耗”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尝试和思考。
阅读的能力体系分为六个不同的层级,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教师理清每一道习题背后所指向的训练价值,才能让问题的设置、提炼,处于不断优化的状态之中。
“复述”,通常表现为对准确信息的提炼和摘抄;“解释”,即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难懂或者没有接触过的词句;“重组”,即对文本或者语段内容进行分析、综述,洞察作者的表达方法;“延展”,即探寻文本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深入理解语言所裹挟的引申之义;“评析”,即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分析,并尝试以鉴赏的方式品味语言;“创造”,即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新方法,开辟新渠道,解决新问题。
“双减”政策下,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不仅要关注课文,更需要关注教材编者所设定的助学系统,这是编者紧扣课文内容设置的学习抓手。
比如,在《观潮》一课的课后练习中,编者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第一道题,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和第四自然段;第二道題,要求学生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画面,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与同学交流;第三道题要求学生阅读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从课文中找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语句。
我们可以运用阅读能力的层级体系,对这三道题进行解读:第一道题,旨在引导学生多阅读,重点指向学生的“复述”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对作品获得了初步感知,体会到了作品中凝聚的情感,同时也对文中的词句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续就可以快速抓住重点,深入探究。第二道题则是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在结构和顺序重新进行梳理,并通过想象再现文字描述的画面,指向的能力层级为“重组”。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这方面的练习有助于他们有条理地分析问题,让思维得到提升和发展。第三道题,将学生的关注视野从课文扩展到课外的素材资源,指向阅读能力的“延展”。学生能将课堂学习中掌握的分析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有助于提升对比分析能力。
在明晰教材编者设置的题型指向的阅读能力层级体系之后,教师就要以“减法”思维,在“解释”“评析”等方面,对《观潮》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进行补充和拓展。
在“解释”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横贯江面”中“贯”字的意思,借助这道题,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评析”方面,教师可以紧扣课文开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结合每年在观潮时被潮水吞没的相关报道,组织学生进行思考:钱塘江大潮是否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思维对钱塘江大潮进行评价,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总之,“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要在减少问题总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问题设置的结构,依循阅读能力体系,对教材中的助学系统进行补充,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